玩酷网

楼市

亏惨了!如今房价大幅下跌,我124万买的房子,挂中介89万半个月,无人问津。我家

亏惨了!如今房价大幅下跌,我124万买的房子,挂中介89万半个月,无人问津。我家

亏惨了!如今房价大幅下跌,我124万买的房子,挂中介89万半个月,无人问津。我家房子是在2017年1月买的,当时正值高价,一万三一平,一共花了124万,付了两成,其余的全是贷款!每月还款4800左右!2021年我们一家搬进了一个更大的房子里,就把原来的房子出租了!上个月月底租客到期不续租了,我收拾了两天就联系了中介过来拍VR,最后挂了个89万,如今半个月过去了,房子一共才带看一次,而是对方出价70万,我上来怼了一句:你怎么不去抢?有网友表示:劝告你一句,想卖,70万成交,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以后的房子,除了少部分好地段的外,房子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了。最后变成死资产,一文不值。笔者认为,再过3年更没人要了,房屋折旧快,二是买房刚需的人少,三是房子积压太多,慢慢在手里从旧房变成危房,最后成为一堆垃圾。道理简单,任何一件东西长期不用,就是多余的,最终就是一件垃圾这就是个自住房,每年利息就超多,刚搬家那会还能保本,现在低太多了,又怕接着赔,又不甘心的对此你怎么看?
好家伙,今晚愣是睡不着了——地产这架势,怕不是要起飞?国务院第九次会议上,

好家伙,今晚愣是睡不着了——地产这架势,怕不是要起飞?国务院第九次会议上,

好家伙,今晚愣是睡不着了——地产这架势,怕不是要起飞?国务院第九次会议上,高层可是明明白白说了,要“出重拳稳住房地产,让它别跌了、赶紧站稳”。既然用上了“有力措施”这词儿,那意思就是:这事儿得抓紧,不能拖!再加上城市更新、城中村和老破小改造齐上阵,多管齐下让大家有改善住房的欲望,这么一看,房地产长远来说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所以啊,一线城市那些地段好、地段硬的房子,照样值得咱高看一眼,这眼光估计错不了!
让人不禁想起了前几年贷款900万买1500万房子的那个贷款姐,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让人不禁想起了前几年贷款900万买1500万房子的那个贷款姐,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让人不禁想起了前几年贷款900万买1500万房子的那个贷款姐,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摘转)爱炫耀,祸就到。你瞧,那些精明人,房子全款拿下,对外讲是贷款买的;车值六

(摘转)爱炫耀,祸就到。你瞧,那些精明人,房子全款拿下,对外讲是贷款买的;车值六

(摘转)爱炫耀,祸就到。你瞧,那些精明人,房子全款拿下,对外讲是贷款买的;车值六十多万,和人就说是二手的;月入好几万,跟朋友只说几千块。人得藏好两样:心和事。心事放肚里,说出来就成别人嘴里的谈资。本事也得留三分,它像刺,容易扎到熟人。人都有嫉妒心,能接受陌生人发达,却难容身边人冒尖。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平和谦逊,低调行事,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福气。(图文无相关)
为什么大家都说要等到2026年在买房?因为2026年是一个人口结构的拐点,不是

为什么大家都说要等到2026年在买房?因为2026年是一个人口结构的拐点,不是

为什么大家都说要等到2026年在买房?因为2026年是一个人口结构的拐点,不是利率,不是政策,而是2019的中国新生儿数量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也就意味着2026年开始读小学一年级的人数会骤降。这逻辑听着有点绕,拆开了其实很简单。家长买房,一大半心思盯着学区。学校旁边的房子再贵,为了孩子上学也得咬牙买。可孩子数量少了,情况就变了。2019年新生儿比2018年少了58万,到2022年更是跌破千万。这些数字堆到2026年,就是学校学位供大于求。学区房的价值,说白了就是跟孩子数量绑在一起的。以前是抢着要,以后供多了求少了,价格能不松动?不光是学区房,整个楼市的底气都藏在人口里。买房的主力是年轻人,新生儿少了,十几年后买房的人自然就少了。市场规律就是这样,需求撑不住的时候,再硬的泡沫也得软下来。2026年这个拐点,不过是把藏在数字里的真相摆到明面上。当然,不是说所有房子都会跌。核心城市、好地段的房子,再怎么着也有底线。但那些靠人口红利撑起来的虚高房价,怕是真要等2026年见分晓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房产税没等到,“房东税”倒是先来了!我一直觉得,房东啥都不干躺着收房租是不劳

房产税没等到,“房东税”倒是先来了!我一直觉得,房东啥都不干躺着收房租是不劳

房产税没等到,“房东税”倒是先来了!我一直觉得,房东啥都不干躺着收房租是不劳而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和崇拜。房东税的出台非常及时,只可惜收的少了,就应该多收点!房东这个群体都是什么人?大部分都是大城市里的“土著”原住民,就是原先生活在城市郊区的农民,得益于祖国城市化建设,侥幸把自己村划入了城市变成了城中村,然后趁机自建了几层住房,出租给进城务工人员,房东啥都不干就躺着收租。有网友表示:房东税啥税?那个脑缠提出的,人家买房子的时候就已经纳过税了还变着法的收税以后用点水是不是除了交水费还得纳税呀,我的一个同学他只不过读书的时候努力了点,一路考了硕士博士,现在在大学教书,每月两万多,而我累死累活,一个月几千块钱,这也太不公平了,他应该多交税平均平均。对此你怎么看?
昨天晚上打了一个网约车,和司机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城市的房价。他说我们这里都有白送房

昨天晚上打了一个网约车,和司机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城市的房价。他说我们这里都有白送房

昨天晚上打了一个网约车,和司机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城市的房价。他说我们这里都有白送房子的了,我一听吓了一跳,我说是买一送一吗。他笑了,说白送你房子但是你要还清剩下的房贷。他举了一个例子,说自己一个朋友两年前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房价是1万多,首付30多万,贷款了70多万,现在还了两年多房贷。关键这两年房价下跌之后,房子连70万都值不了,谁愿意买,谁负责还70多万房贷就可以了,30万首付都白送了。原来他说的白送是这个意思,这可不是白送。不过前两年入市房子的,确实跌了不少,心里面应该是挺痛的。
朱镕基曾经说:很多房子老百姓买不起,一万多块钱一平方米,盖了给谁住呀? 当然

朱镕基曾经说:很多房子老百姓买不起,一万多块钱一平方米,盖了给谁住呀? 当然

朱镕基曾经说:很多房子老百姓买不起,一万多块钱一平方米,盖了给谁住呀?当然,这句话是朱镕基在2002年说的,那时候的房价还没有现在这么高,但一平米一万多块钱,就已经让朱镕基总理感觉受不了了。二十年后再回头看,这话简直像预言。当时他坐在香港商界大佬们面前,掰着指头算账:全国20%的房地产公司靠银行贷款养着,30%的买房人靠按揭撑着,整个行业60%以上的资金链拴在银行裤腰带上。更扎眼的是空置房——1.2亿平方米房子晾在那儿晒太阳,空置率26%,比国际警戒线高出一倍还多。深圳那时已经没地了,得跑到惠州换地开发,急得他直问:“这么搞能撑多久?深圳的明天就是香港的今天!”结果呢?香港的“今天”后来真成了房价癫狂的代名词。当年朱镕基的焦虑其实很有分寸。他反复强调“不是说全部城市,是某些地方有点热”,像医生给病人量体温时说“低烧也得退烧”。2002年的调控也确实动了真格:七部委联合整顿市场,土地“招拍挂”终结协议出让,杭州这类热点城市甚至开始禁止炒房号。可病灶没切掉——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捆成了利益共同体。开发商痛快拿地却挤牙膏式开发,政府默契地调容积率、改规划护盘,横竖不能断了土地财政的奶。结果本该退的烧,硬是拖成了慢性病。现在想想最唏嘘的,反倒是朱镕基开的“药方”被晾在抽屉里落灰。他当年说得明白:别光指望房地产拉GDP,得让老百姓有钱花!“培养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特别是农民的”,涨工资、补社保、刺激消费才是正路。可现实跑偏了:农民购买力?2025年城乡收入差还有两倍多。普通工人工资?追房价像自行车追高铁。倒是房地产贷款魔幻变身,全家凑首付、月供压半生成了常态,连德国人看了都懵——他们贷款得证明未来二十年收入不断流,咱这儿三个钱包掏空就能加杠杆。所以房价蹿到十万八万一平的今天,朱总理那句“盖了给谁住”倒有了新答案:给银行抵押报表住,给地方财政的账簿住,给投资客的杠杆游戏住。只是老百姓真住进去时,背上已驮着三十年的债。而当年被预警的“香港今天”,早蔓延成北上广深港的集体症候群。或许解药还藏在老处方里。当老龄化撞上“90后继承三套房”的未来,当土地财政转向税收重构,那些曾被忽视的“常识”终要浮出水面:房子终归要回归砖瓦水泥的居住本质,经济也不能总靠钢筋水泥打兴奋剂。朱镕基的“恐高症”从来不是悲观——是提醒系好安全带的信号灯。毕竟,飞机冲得太高时,最可怕的不是颠簸,是没人记得降落伞在哪儿。素材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周刊》官方账号2018-12-2617:24
这种人能拉低这一栋楼的房价[打脸]

这种人能拉低这一栋楼的房价[打脸]

这种人能拉低这一栋楼的房价[打脸]
罗列了一下我家全部的吃穿外的支出,突然发现,花不很多钱了。首先,房贷每个月约

罗列了一下我家全部的吃穿外的支出,突然发现,花不很多钱了。首先,房贷每个月约

罗列了一下我家全部的吃穿外的支出,突然发现,花不很多钱了。首先,房贷每个月约6000,房租也是6000,互抵,相当于我没房贷。哈哈哈,仰天大笑,我是个无房贷的人,这年头,赢了90%的中国人。其次,保姆已辞退,每个月减少8000支出(基本工资6000,加班费1000,吃用1000)。然后,算一下吃穿外的支出:1.一辆家用车,月均支出2000多。2.欠的外债146万,利息3769一个月。3.一个女儿开学初二,补课费一个月2000。一个儿子,课外班一个月2400。培训班费用4400。4.旅游支出另计,如果穷了没钱就不花。2000+3769+4400=10169,向上取整11000。吃穿:娃爸月均公司吃饭2000,我仨月均生活开销5000。水电物业煤气通讯等杂费2000。总计:月支出11000+2000+5000+2000=20000。一个月只要花20000就行。等九月份,对一下是不是这个金额。
普通人的生活不可能体面!昨天我们夫妻开了8000块钱的工资,扣除房贷车贷400

普通人的生活不可能体面!昨天我们夫妻开了8000块钱的工资,扣除房贷车贷400

普通人的生活不可能体面!昨天我们夫妻开了8000块钱的工资,扣除房贷车贷4000块钱,还有水电费、燃气费物业费、我俩的电话费,就算500块钱,就剩3500元了,我俩还要去医院每人做一次复查,连检查再开药最少都要1000块钱,这样算下来我俩就剩2500块钱了,想想真的很无奈,再给老公点零花钱就所剩无几了!想想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这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不到2000块钱了,我还要精打细算过好每一天,生怕老人再生病,生怕哪个亲戚朋友家有个红白喜事,还要人情来往,人活着好难啊!这个月又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底层人的生活就是要有计划的消费,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不然真的会喝西北风,做梦都想体面的活着那是不可能的!
马云的一条预言、一条承诺,都已成真一条预言,“房价如葱”,这是2017年马云

马云的一条预言、一条承诺,都已成真一条预言,“房价如葱”,这是2017年马云

马云的一条预言、一条承诺,都已成真一条预言,“房价如葱”,这是2017年马云说的一句话,曾轰动一时,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话,当时正是购房高潮期,没人相信房价会如葱。一条承诺,“天下无贼”,蚂蚁集团新研发出一款AI软件应用,只需拍照就能识别出真假医药和虚假保健品广告,“让天下患者不再被忽悠”。
看到这个消息,地产的大轮动也应该要来了会议上明确,将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

看到这个消息,地产的大轮动也应该要来了会议上明确,将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

看到这个消息,地产的大轮动也应该要来了会议上明确,将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的止跌企稳。既然用了“有力措施”,那就有了预期差,“有力”一词更紧迫也更务实。今日正宗的地产大都是缩量震荡,市场近4000家上涨,地产大都跌,主要原因还是周末传闻的“房东税”,受消息影响,早盘港股的万科企业和龙湖都低开明显,A股也大都小低开一点,小幅下探之后都震荡,但基本不会触及零轴线上方。盘后也辟谣了,备案不等于征税。短期肯定是利好的。回到盘面,今日增量5000多亿,量能来到了2.8万亿,但是市场并不算火爆,一些抱团的拉高,大部分涨幅有限,和之前市场2.5万亿相比,这次算是滞涨,当下更多的是集中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所以市场还是以轮动看待这次2.8万亿和去年9月底相比要温和一些,因为这里指数涨的更慢,而不是短时间大幅度拉升,既然有量,那么后续就会有更多的轮动短期部分加速的品种剧烈分化,底部的轮动补涨,cpo三剑客每一次大涨之后都是震荡调整几日,但调整的时候会有其余板块接力。现在继续维持高点在月底的看法,现在来看箭头3大幅度减弱,就是上周四剧烈分化了一天,然后就到了箭头4,所以可以认为没有箭头3,直接箭头2到4。对应的顶部就会变成双顶。现在就是加速的逐步兑现,没有涨的,就等到月底,看看有没有像样的轮动。行情基本上是雨露均沾的,目前估计也就只有地产没有大轮动,因为像万科这样的基本没涨。地产基本面好的已经走了趋势,有些已经筑底完成,有些还没见止跌的迹象,基本面不同,个股所在周期也不同,等地产消息即可,这种环境,稍微一点火星,也能迸发大能量地产涨大部分可能都不太好,这也是轮动的一部分。
买房千万不要买挨着公园的我家房子就在公园旁边,我觉得挺好呀!过个马路就是,方便散

买房千万不要买挨着公园的我家房子就在公园旁边,我觉得挺好呀!过个马路就是,方便散

买房千万不要买挨着公园的我家房子就在公园旁边,我觉得挺好呀!过个马路就是,方便散步遛弯。而且对面还有个图书馆,几乎没有噪音。​​​
前两年冲动买房的人怎么样了?​​​

前两年冲动买房的人怎么样了?​​​

前两年冲动买房的人怎么样了?​​​
住房公积金等级的划分,依据是单边公积金金额,从低到高共分为多个层级,对应不同的“

住房公积金等级的划分,依据是单边公积金金额,从低到高共分为多个层级,对应不同的“

住房公积金等级的划分,依据是单边公积金金额,从低到高共分为多个层级,对应不同的“段位”名称,你属于哪一级别?1.单边低区间(金额相对较低):-100元:英勇黄铜(1级)-300元:不屈白银(2级)-500元:荣耀黄金(3级)-1000元:华贵铂金(4级)2.中等区间:-1500元:流光翡翠(5级)-2000元:璀璨钻石(6级)-2500元:超凡大师(7级)-3000元:傲世宗师(8级)3.单边高区间(金额相对较高):-5000元:最强王者(9级)
房价涨势几乎肉眼可见了,已强烈感受到各种资本正在朝楼市汹涌而来,但令人悲哀的是,

房价涨势几乎肉眼可见了,已强烈感受到各种资本正在朝楼市汹涌而来,但令人悲哀的是,

房价涨势几乎肉眼可见了,已强烈感受到各种资本正在朝楼市汹涌而来,但令人悲哀的是,自己手上却没有多余的的资金。别看全国各地的存量房似乎很多,但对于即将觉醒的资本,那就是潜力股是唐僧肉,资本有能力把房价从高位拉下来,也有能力将他再度推上去。因为,放眼世界,中国这两个字,本身就应该是最耀眼的吸金石,中国资产在未来三年,将增长起码一倍,房地产则必将首当其冲。不要不信,国庆前后应该会开牌,还有两个月,想想办法,或许我们还能赶得上。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因为大家终于可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因为大家终于可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因为大家终于可以把钱取出来去投资了。当然这些钱,大多没有流向楼市,而是转向了股市。大家可以看到股市,最近一片红火,比较繁盛。就连一直是股市百草枯的王小雨,天天就喊着挣钱了。以前王小雨是投资什么亏什么,买大A股亏的爹娘不认识,买美股也是被套得牢牢的。结果现在王小雨整天高歌猛进,天天喊着挣钱了,挣钱了,可见股市确实升到3600到3700点以后,确实厉害了很多。还记得2015年的时候,已经到了5000点的股市。现在距离5000点,还早着呢。能够维持住当前的局势,再发展到4000点,也是不错的。主要是钱不能都在存款里面放着,能取出来投资到股市当中,能够红火了以后,楼市可能就会起来。有的人说楼市起不来,但是大家也知道,美国只有3.4亿人口,但是房地产仍然非常火爆,咱们有14亿人口,难道就一直会低迷吗?就像股市也跌了很多年,但现在不也起来了。所以经济是无法预测的,只要有足够好的政策,足够强的信心,就可以发展起来,所以楼市会好起来,大家也不要着急。
五万一平的房价,这能做点啥

五万一平的房价,这能做点啥

五万一平的房价,这能做点啥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房价都跌了,买房的人却少了?房价最贵的时候,大家贷款都想着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房价都跌了,买房的人却少了?房价最贵的时候,大家贷款都想着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房价都跌了,买房的人却少了?房价最贵的时候,大家贷款都想着买,可现在房价便宜了,买的人却少了?大家到底是咋想的呀!我就纳闷了,咋回事儿呢?前两天跟老同学聊天,他说现在工资没涨,房贷却像座大山压着,谁还敢轻易出手啊。想想也是,每个月工资刚到手,还没捂热乎就得给银行上供,日子过得跟挤牙膏似的,哪还有心思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