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开会,彭德怀拍桌说道:“黄朝天,你给我站起来!”全场吓懵,黄朝天也没敢吭声,可紧接着,彭德怀又说:“你干得好哇!”
1951年,彭德怀在会议上高声点名黄朝天,要求他站起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彭德怀曾严厉批评梁兴初贻误战机,这让黄朝天心头一紧,于是,坐在会议后排的他,缓慢起身。 但没想到的是,彭德怀接下来的话语出人意料,他高声称赞黄朝天“干得好”,甚至要给他记头功,称其挽救了几十万志愿军的生命。 会议室随即爆发雷鸣般的掌声,黄朝天却对这突如其来的赞誉感到不解。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志愿军在前四次战役后急需一场胜利。 此时,彭德怀决定发动第五次战役,目标是与联合国军展开战略决战。 但没想到,美军新任指挥官李奇微发明了“磁性战术”,旨在消耗志愿军补给,彭德怀察觉到战场态势变化后,便下令全线后撤以保存有生力量。 因此,铁原地区的防御成为全军安危的关键,而华川,正是东线志愿军如12军、27军数十万部队唯一的后勤与撤退通道,一旦华川失守,美军将切断志愿军补给线和退路,后果不堪设想。 5月27日凌晨,黄朝天乘坐吉普车在华川城北山路急刹,跳下车观察,他听到炮弹爆炸声,侦察连长报告发现美军坦克履带印,至少两个团兵力正穿插而来。 同时,美军运输机频繁掠过华川上空,向后方空投部队,黄朝天判断美军意图抢占华川,切断志愿军退路,数十万将士可能被堵在撤退路线上。 当时,58师接到的是军部继续北撤的命令,但面对华川即将失守的危机,黄朝天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讨论,指挥员们一致认为必须死守华川,以局部牺牲换取全局安全。 但黄朝天果断抽出腰间驳壳枪,语气坚定表示:“我是师长,现在听我的!出了问题,我一人承担!”他决定停止北撤,抢占313高地和将军山。 彼时,美军第7师师长巴尔少将收到侦察机报告,误以为华川以北只有零星志愿军,自信机械化部队能轻松突破。 于是,一场力量悬殊的阻击战即将打响。 58师刚刚结束恶战,弹药所剩无几,战士们疲惫不堪,华川地势平坦,无险可守,58师兵力不足敌军三分之一,通讯线路被炸断,无法及时向上级请示。 黄朝天部署防御,派通讯兵抢修线路,激励战士们:“人在阵地在!就算打光最后一颗子弹,也要把敌人钉死在这里!” 就这样,173团隐蔽在313高地反斜面,枪管缠树枝伪装,美军坦克群进入射程后,火箭筒手发射炮弹,首发便掀飞最前面坦克的炮塔,打乱了敌军攻势。 174团反坦克小组从侧翼冲出,手持集束手榴弹炸毁三辆美军坦克,志愿军迫击炮群随即开火,压制美军步兵。 战斗第三天,173团5连防守的280.7高地已换三任连长,排长卜广德抱着最后一箱手榴弹,拉响与敌同归于尽。 黄朝天默默在笔记本上画红星,记录下当天第11位烈士,美军第24师一个营迂回到侧后,企图切断补给线。 172团放弃次要阵地,采用“火海战术”,将炸药包绑在弹药箱上,用同归于尽的方式阻挡坦克,战士们挖单兵坑,等敌人靠近再开火,用缴获武器、石头、刺刀搏斗,阵地多次易手又多次夺回。 华川阻击战持续了12天,打到第7天,通讯兵才接通兵团司令部电话,上级立即调派增援部队。 5月30日凌晨,志愿军司令部收到密电:58师建四道防线,歼敌1200余人,27军主力安全转移。 58师的死守,成功拖住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为志愿军主力安全转移、重新组织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后统计显示,若非58师死守华川,全军伤亡人数可能增加数倍。 彭德怀在得知战果后,曾猛地站起,撞翻行军凳,打电话要为黄朝天请功。 这位“三过生死线”的硬汉,在接到彭德怀请功的消息时,眼眶泛红。 6月8日深夜,60师接防部队赶到,58师8000人的部队,只剩下4700人,牺牲了3000余名官兵。 黄朝天因三天三夜未合眼,在战壕里倒下,沙哑地告诉换防师长,阵地前美军尸体够他们运三天三夜。 彭德怀在总结会上先是质问黄朝天违抗军令之罪,随后高声宣布要给黄朝天记头功,称他挽救了几十万志愿军的生命。 3个月后,黄朝天被破格授予少将军衔。 40年后,86岁的黄朝天躺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病床上,接过朝鲜政府颁发的“自由独立勋章”。 他颤抖着将勋章贴在胸前,感叹“华川的风,还是那么冷啊……”,这枚勋章是华川阻击战的见证,提醒后人铭记58师的贡献,这场阻击战后来被军史学家称为“朝鲜战场的松山战役”。
主要信源:(陕西党建网——夺岛一江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