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帅化民对两党军人在抗战中贡献的这句点评,公平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历史事实。西安事变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北方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改为十八集团军;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陆军新编第四军。但是实际上共产党领导的两支部队仅有30-40名高级将领是“挂将军衔”的。比如朱德是十八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彭德怀是中将副总司令。大部分红军将领,在改编后都只能“降级”挂衔。连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因为是八路军副师长职,也只能挂少将衔。因此,共产党领导的两支军队,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大多只是校级军官。如果以战死的将军来计数双方的贡献,未免有失偏颇。 比如,八路军772团,是三大主力师之一第129师旗下王牌旅陈赓386旅的一个3000人的超编主力团,兵力甚至超过国军杂牌师。统帅这样的部队在国军中不授少将,至少也该上校了。但是772团团长叶成焕却只挂中校军衔。1938年叶在和日军战斗中头部中弹牺牲,死后只被追晋上校。 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类似的超级旅团级军官阵亡有几百人之多,但是因为他们普遍军衔低微,全部都“没有资格”成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少将之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中第二位“牺牲的将军”。 而国军方面,待遇和八路军新四军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大家熟知且敬仰的谢晋元将军,没有不敬之意,只是就事论事。守四行仓库前谢晋元只是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中校团副;所谓的524团其实也只是一个400余人的加强营。四行仓库一战谢晋元临危受命出任代理团长,全权指挥战斗;战后因为卓越战绩被晋升为陆军上校,正式担任团长。战斗结束后,524团余部撤入租界,被软禁4年不得离开。谢晋元最后在租界遭到叛徒刺杀,以身殉国。谢晋元死后被追晋陆军少将,因而计入帅化民口中战死的那267名国军将领名册。 抗战惨烈,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一起牺牲巨大。为国贡献多寡,真的不能以死将军计。 更何况,国军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对日抗争模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国军在正面战场,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打防御战,被打垮一支部队丢掉一座城池,因此死伤惨烈。而八路军和新四军早年被蒋军一路追杀,早已经深入日军敌后。因此在抗战中采取敌后战争的打法,遵循教员的持久战思想,严守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16字方针,得以在尽可能保全有生力量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歼灭日军的目标。 你总不能因为赵子龙没死在长坂坡,就一笔抹杀了赵子龙七进七出的战绩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