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国民党

台湾省馆长说“维持现状就是个那个啥”这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国民党,他们时不

台湾省馆长说“维持现状就是个那个啥”这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国民党,他们时不

这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国民党, 他们时不时的与日寇狼狈为奸, 一边镇压屠杀我抗日队伍, 一边还要给自己立牌坊。现在国民党可以高喊亲美亲日, 不敢喊出我是中国人, 更不敢提统一, 马拿出不统出来骗, 国民党拿来立牌坊。...
郝龙斌极大概率要出来选国民党主席了,如果真的参选会是郑丽文最大的对手,郝龙斌的父

郝龙斌极大概率要出来选国民党主席了,如果真的参选会是郑丽文最大的对手,郝龙斌的父

郝龙斌极大概率要出来选国民党主席了,如果真的参选会是郑丽文最大的对手,郝龙斌的父亲是台军前参谋总长上将郝伯村,郝龙斌还担任过台北市长,台民意机构的“民意代表”,出身正统的蓝营世家根正苗蓝,国民党内深蓝对郝龙斌...
我刚才又看了一遍馆长与郑丽文的直播,说实话挺遗憾的,我原本以为郑丽文是国民党的中

我刚才又看了一遍馆长与郑丽文的直播,说实话挺遗憾的,我原本以为郑丽文是国民党的中

我刚才又看了一遍馆长与郑丽文的直播,说实话挺遗憾的,我原本以为郑丽文是国民党的中生代代表人物,可以除弊革新打烂国民党的酱缸,没想到她的两岸论述还是走马英九时代的不统、不独路线,郑丽文只是把国民党正统论述又大声讲...
杨开慧本来不会牺牲的。当时国民党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已经将释放她的条件降到了最低,

杨开慧本来不会牺牲的。当时国民党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已经将释放她的条件降到了最低,

杨开慧本来不会牺牲的。当时国民党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已经将释放她的条件降到了最低,只需公开登报申明同丈夫脱离夫妻关系,不再参加革命活动,做回普通小市民即可。杨开慧出生在1901年,那时候中国正从清朝末年走向民国初期,她家在湖南长沙县板仓乡,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昌济是教育家,在北京大学教伦理学,影响力不小,学生包括毛泽东。母亲向振熙来自官宦背景,杨开慧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七岁就进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后来转到福湘女中,那里是教会学校,教英文和现代知识。她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而是从小接触进步思想。1918年全家北上北京,杨开慧在那里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通过父亲认识毛泽东,两人从师生关系发展到恋人。1920年冬天,他们在长沙结婚,那时毛泽东正投身革命,杨开慧也很快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共产党员。她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负责机要和联络工作。婚后生下三个儿子,长子毛岸英1922年出生,次子毛岸青1923年,三子毛岸龙1927年但早夭。她随丈夫辗转上海、韶山、武汉等地,从事宣传和组织农民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孩子回板仓老家,继续地下工作,联络同志,躲避国民党搜捕。那几年她过得提心吊胆,但始终没放弃信仰。她的成长环境让她懂得教育和革命的重要性,杨昌济的影响让她早早树立独立人格。国民党迫于社会压力,给杨开慧开出最低释放条件,这事发生在1930年秋天。那时毛泽东领导红军进攻长沙,国民党悬赏捉拿杨开慧。10月24日,她在板仓家中被捕,当时长子毛岸英刚过八岁生日。捕她的是国民党特务余连珊,化装成小贩监视几天后带队包围。杨开慧和儿子、保姆陈玉英一起被押到长沙司禁湾陆军监狱。消息传出后,学界反应强烈,蔡元培、章士钊等联合长沙工商人士发电报给国民政府,要求释放。杨昌济的声望起作用,蒋介石犹豫,杨永泰建议给条件:登报声明脱离毛泽东婚姻,不再革命,就能做普通市民。狱中官员多次劝说,杨开慧拒绝,她说牺牲自己小,革命成功大。父亲旧友探监劝她假意答应先出狱,她也不肯,认为那样苟活没意思。国民党本想通过她打击毛泽东,但她宁死不屈。这段过程显示国民党内部压力大,一方面想杀鸡儆猴,另一方面怕舆论反弹。杨开慧的拒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婚姻和事业的忠诚。她知道妥协会影响丈夫声誉,也会动摇同志信心。那时代女性地位低,她却用行动证明女性也能担当大任。她的被捕和拒绝,反映出国民党对革命者的镇压策略失效,反而激起更多反抗。劝说失败后,何键下令秘密处决。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押到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监斩官晏国务宣读判决,执行官李琼指挥士兵帅保云开枪,她中枪倒地但未死。上午枪击后,她伏地有呼吸,卫兵报告,下午副目姚楚忠带人补枪,对准后心结束生命。遗体暴尸三日,亲友冒险收殓,运回板仓安葬。她牺牲时29岁,儿子们幸存,长子毛岸英后被送上海,由同志照顾,后来去苏联。次子毛岸青留在板仓,村民抚养。三子早夭。凶手姚楚忠解放后被捕,1974年以杀人罪枪决。帅保云逃台湾,1975年病逝。何键1949年败退台湾,1956年死于台北。杨开慧的牺牲不是结束,而是激励后人。
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而后扬长离去,紧接着便立下了

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而后扬长离去,紧接着便立下了

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而后扬长离去,紧接着便立下了一则坚定的誓言:死后决然不会身着军装下葬!1955年9月27日,身着将帅礼服的授衔官将金光灿灿的少将肩章递出时,段苏权突然攥住肩章穗带,指节发出”咔咔”的声响。这位14岁入党、18岁就当上师政委的传奇将军,为何在人生荣耀时刻做出如此决绝的举动?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这个叫段苏权的湖南人,绝对算得上传奇人物。1916年7月30日出生于湖南茶陵的一个农民家庭,曾读私塾和高等小学6年。别看出身农家,这孩子从小就不一般。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4岁就成了党员,这在那个年代可是相当罕见的。1932年8月,段苏权带领一批模范少先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湘赣苏区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小伙子能力确实强,很快就被提拔为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到了1934年,更是直接被任命为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这时候他才18岁。说起这个黔东独立师,那可真是个悲壮的故事。当时的黔东独立师,只不过才800余人、400条枪,任务却是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转移,说白了就是拿命去拖住敌人。结果可想而知,11月26日,师长王光泽战死后,独立师几乎全部战死,段苏权的右脚骨也被子弹打碎。这一受伤不要紧,却成了段苏权一辈子的”历史问题”。段苏权在李木富夫妇和苏仕华的帮助下扮作叫花子准备回到老家湖南茶陵,踏上了凶险莫测的行乞之路。为了活命,他还得与同乡谭秋英结婚,又进入私塾读书,演了三年的”改邪归正”戏码。直到1937年,段苏权从因伤脱离红军的同乡谭毛苟处获知了红军所在地,这才千里迢迢找到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面对突然出现的段苏权,任弼时大吃一惊:“段苏权,我们已在方面军党代表会上给你开过追悼会了,原来你还活着”。这场面够戏剧化的,活人参加自己的”复活”。重新归队后,段苏权表现还是很出色的。抗战期间担任平北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当上了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按理说,这履历够硬了吧?可惜在辽沈战役中,段苏权犯了几个错误。最有名的就是锦州机场那件事。当时的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在西面,是实际使用的,另一个在北面,已经废弃不用。东总让八纵去占领机场,段苏权就回电报:报告首长,两个机场,我占领哪个?这话把刘亚楼气得够呛,废弃的机场占领它干啥?这一来一去就耽误了时机。还有就是小紫荆山丢了又夺回,但段苏权没及时上报,结果国民党守军为了振奋军心,用广播大肆渲染国军在紫荆山大败共军主力云云。这下可好,解放军电台也听到了,林彪那个火啊。抗美援朝期间,段苏权又闯了祸。1953年,志愿军空军向上级汇报战况,汇报的战果中存在着一些水分。段苏权这人就是较真,段苏权再次上报志愿军司令员、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并附上24名飞行员40天战绩和损失的原始资料。结果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肖华为此作书面检讨,志愿军空司主要负责人党内处分和行政降职。段苏权坚持说真话是对的,但也得罪了不少人。1953年底他成为审干重点,一调查就是三年。主要就是翻他那三年的”历史问题”,虽然早就查清了,但还是被拿来做文章。到了1955年授衔,段苏权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被”暂授少将”。要知道,他也是1614名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被”暂授”军衔的将军。同期的纵队司令,有的授上将,有的授中将,就他一个少将,而且还是”暂授”。这下段苏权真的火了。1955年国庆节,南京军事学院授衔仪式前半小时,段苏权扯下将官服肩章上的星说:“不去开会了,这个玩意我也不戴了!”这一扯,就再也没穿过军装。后来段苏权也没闲着,1964年还秘密出使老挝,回国后担任过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政委等职。可以说,除了军衔这件事,他的仕途还算顺利。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因患脑溢血去世,享年78岁。临终前,他坚持了当年的誓言。1993年9月的八宝山告别厅,家人翻遍衣柜找不到军装。遵照遗嘱,段苏权穿着黑色中山装入殓。在追悼会上,任弼时的夫人陈踪瑛也出席了,对段苏权的家人说:“长征路上,我们己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他那时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唉,他这辈子,受过不少委屈”。段苏权这个人,说他倔强也好,说他坚持原则也罢,反正就是这么个性格。从18岁的师政委,到最后的少将军衔争议,再到拒穿军装下葬,这一生确实充满了戏剧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他这样敢于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的将军,注定要承受更多的委屈和误解。但历史是公正的,今天我们回过头看,段苏权在朝鲜战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做法,确实是对的。一颗撕下的将星,一生的坚持与倔强。你觉得他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是你,会选择妥协还是坚持?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国民党27名立委在傅崐萁带领下于9月3日浩浩荡荡去日本访问,这个敏感时机,该不该

国民党27名立委在傅崐萁带领下于9月3日浩浩荡荡去日本访问,这个敏感时机,该不该

国民党27名立委在傅崐萁带领下于9月3日浩浩荡荡去日本访问,这个敏感时机,该不该去?我本来认为,胜利日去其实没啥,以胜利者身份去战败国,堂而皇之,尴尬的应该是日本。当我看到那些立委挥舞旭日旗,我觉得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他们忘记了自己是胜利者的身份,而是向侵略者献媚。当我看到国民党没有派代表团到大陆共同纪念93抗战纪念日,而派团赴日访问,且国民党举办的抗战纪念酒会,却用“二战胜利”替代“抗战胜利”,我才觉得我简单了。国民党令人失望的做法,实在愧对抗战英烈,他们斤斤计较大陆提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却用实际行动去淡化抗战历史,背叛抗战英烈,背离民族记忆。他们真的愧对中山先生!愧对两蒋!愧对3500万抗战死难同胞!闹味小面调料(书同叶桦定制)拌面凉拌拌饭调味
国民党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说,两岸和平台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她所谓的两岸和平是指什么

国民党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说,两岸和平台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她所谓的两岸和平是指什么

国民党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说,两岸和平台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她所谓的两岸和平是指什么?就是既不独立也不统一,只是维持现状,仅此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成就不了大事的原因,格局太小了,他们只是想在台湾经营一亩三分地,...
8月底,馆长发言:国民党员必须要支持认同中国人的人当主席!看起来,馆长是真的彻底

8月底,馆长发言:国民党员必须要支持认同中国人的人当主席!看起来,馆长是真的彻底

8月底,馆长发言:国民党员必须要支持认同中国人的人当主席!看起来,馆长是真的彻底觉醒了!身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馆长,在一开始对中国大陆的态度和大多数被台湾民进党洗脑的民众一样,都是恶劣且极端的。而馆长第一次对祖国大陆产生心态上的变化,就是从他真正来到中国大陆,亲眼看到祖国发展的时候开始。那之后,馆长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开始和中国大陆的人畅聊,开始玩《黑神话》,开始质疑台湾内部的信息茧房。一切的认知进化,让馆长能在中国大阅兵之前说出发自灵魂的话语:“必须要选择支持中国的人当主席!”而现在,当馆长看过阅兵上的军队武装、钢铁洪流以及镇国神器后,相信他会更加坚定内心的看法。
郑丽文:我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国民党参选人郑丽文9日接受馆长专访。

郑丽文:我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国民党参选人郑丽文9日接受馆长专访。

郑丽文:我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国民党参选人郑丽文9日接受馆长专访。馆长问“统一是不是国民党永远的痛?你怎么看?”郑丽文表示,“‘台独不可能,台独走不通’。今天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我的目标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这么简单。”这种表述既回避了直接谈论统一,又明确反对“台独”,在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政策取向来看,郑丽文深知两岸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她倡导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秉持台湾半导体、医疗等优势产业与大陆广袤市场、先进科技深度融合之理念,坚信此等结合将释放巨大潜力,缔造更为可观之价值。这种经济优先的视角,与她受访时强调百姓安居乐业的说法一脉相承。与此同时,她于不同场合着重强调“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这一身份认同,坚称此乃宪法明文所规定之法律事实,彰显对两岸同属一国的清晰认知与坚定立场。但她并不主张立即推动统一,而是倾向于维持现状,这反映了台湾社会一定的主流心态。在国民党内部,郑丽文被视为改革派。她曾主张国民党应明确反“台独”、促统一的立场,摆脱“不统不独”的模糊路线,并直言“如果连中国人都不敢认,就去加入民进党”。但这种强硬态度在面临实际政治运作时,往往会展现出更多的策略性考虑。例如在馆长采访中,她的回答被评价为“比较聪明”,“模棱两可”,既没有肯定支持统一,也没有明确反对,这种表述方式被认为是为了平衡党内不同派系的立场以及争取更广泛的支持。郑丽文的观点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解读和压力。有网友认为她的回答实际上是“暗独”,或者只是想左右逢源两边拿好处。这种质疑反映出两岸议题在台湾地区社会中的高度敏感性和复杂性。事实上,在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中,过于激进的“统”或“独”立场都难以获得广泛支持,大多数民众更倾向于维持现状。郑丽文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现实政治考量。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视角看,国民党政府迁台后长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到李登辉时期逐渐偏离这一路线,再到马英九执政时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每次转变都伴随着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因素。郑丽文的观点或许代表了台湾社会一种思考方式,即试图超越统独对立思维,从人民福祉出发构建两岸关系。她主张通过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逐步积累互信,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总体来看,郑丽文的表态展现了她对两岸关系的务实态度。她旗帜鲜明地否定“台独”路线,展现出一定的清醒。然而,在统一议题上却持审慎态度,着重强调现阶段应将民生福祉与和平发展置于优先地位。这种立场既反映了她个人的政治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台湾地区部分政治人物和民众在当前局势下的现实考量。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确实是建立互信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理解和感情,才能为最终的统一创造条件。
赖清德拜鬼子,宣“贡献”也就罢了!国民党9月4日在台北晶华酒店办的那场

赖清德拜鬼子,宣“贡献”也就罢了!国民党9月4日在台北晶华酒店办的那场

赖清德拜鬼子,宣“贡献”也就罢了!国民党9月4日在台北晶华酒店办的那场“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酒会”,也是烂到骨子里了!放着好好的“抗战胜利”不敢讲,非得缩成“二战胜利”,更离谱的是居然请了日本驻台代表来捧场。这是纪念光复?分明是给当年的侵略者递媚眼,寒了所有抗战先烈的心!再看看现在的局势,这事儿就更不对劲了!美国天天在台海搅局,一会儿派军舰穿台湾海峡,一会儿又卖武器给台湾,就是想让台海不太平。日本也跟着瞎起哄,前阵子还跟美国搞联合军演,嘴上说不插手台海,背地里却老跟台湾搞“小动作”。国民党倒好,在这个节骨眼上请日本驻台代表,这不就是给美国和日本递信号—这不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是什么?再看看台湾内部,这些年“台独”把教育搞得乌烟瘴气,好多年轻人连台湾是怎么回到中国的都不知道,还觉得“台湾跟中国没关系”。国民党作为老党派,本来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告诉年轻人真实的历史。可现在呢?他们自己都在历史上“装糊涂”,连“抗战胜利”都不敢提,还跟日本代表称兄道弟,这不是帮着“台独”一起骗年轻人吗。再看看澳门,同样是回归祖国,澳门现在多红火!靠着中央政府的支持,澳门早就不是只靠博彩业的小地方了,旅游、会展、金融啥都搞起来,老百姓看病、上学都有保障,日子过得比谁都踏实。这就是“一国两制”的好处,是跟着祖国走的好处!可台湾呢?国民党放着好好的路不走,非要跟日本勾连,跟“台独”搅和,这不是让台湾人错过好机会吗。还有国际上的事儿,全世界都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写着台湾要还给中国,这是铁打的事实。可国民党倒好,邀请日本驻台代表来纪念活动,这不就是变相告诉外人“台湾是单独的”,这不是打自己脸,也让国际社会看笑话。说真的,国民党这次干的事,早就不是“糊涂”能解释的了。以前还觉得他们至少认“一个中国”,现在看来,为了抢政治权力,他们连民族大义都能扔了。当年抗战的时候,多少国民党士兵也为了保家卫国流血牺牲,那些先烈要是知道后辈这么不争气,在纪念台湾光复的时候给日本递酒杯,怕是棺材板都压不住。台湾光复80年,本来该是两岸同胞一起回望历史、盼着一起发展的日子。可国民党却把它搞成了一场“媚日闹剧”,寒了先烈的心,伤了中国人的情。不管是“台独”还是国民党的糊涂蛋,想跟历史对着干,想分裂国家,最后只能是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