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8月PPI降幅收窄但CPI再现负增长 专家建议通过“股市”提振消费者信心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对于8月PPI降幅收窄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发文解读称,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中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其中,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治理、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序开展,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是PPI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8月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0.3个、6.0个、3.2个、2.8个和0.6个百分点,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50个百分点。

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表示,如果仔细观察PPI的价格结构,可以看到采掘、原材料、加工三个环节的降幅在依次收窄,说明上游环节承担了比较大的价格下行压力,并且较难向下游传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内卷”政策的效果就会比较显著,因为无论是限制产量、价格管制还是准入标准提升,都有助于上游价格上涨预期的形成。

整体来看,PPI同比增速已连续35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展望接下来的PPI走势,张林表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特别是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约束各地的同质化投资,上游价格将持续改善并向中下游传导。但是政策能否推动PPI同比由负转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特别是终端消费环节对于工业消费品价格能起到多大支撑仍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8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4%,同比增速时隔两月再现负增长。今年前八月,CPI同比增速共出现5次单月负增长。

董莉娟表示,8月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高于CPI同比降幅。

分类来看,8月猪肉、鲜菜和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1%、15.2%和14.2%,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6.6个、7.6个和1.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2.8%转为下降3.7%,上述四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47个百分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CPI增速目标定为“2%左右”,低于过去四年“3%左右”的目标,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最低的CPI增速目标。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CPI同比增速整体低增长,其中2—5月和8月CPI均为同比负增长,6、7月CPI同比增速分别为0.1%、0%。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8月CPI同比增速回落的短期影响因素是食品价格的波动,但CPI持续低迷的核心原因是国内需求比较疲弱。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内需不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表示,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如果市场需求不能比较快地回暖,企业基于求生存的愿望,未来过度竞争的内在动力还是比较强。

为提升国内需求,潘向东表示:“核心问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有钱才愿意消费。但在内需目前还比较疲弱、外需面临冲击的背景下,提升居民收入的压力不小。为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居民收入。例如,可以考虑提升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具体举措包括把股市拉起来以及提升老百姓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些都能增加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张立群则建议,要尽快启动大规模的政府公共产品提质升级投资,带动企业订单的增加,进而通过促进就业来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最终激活国内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

(作者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