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关税

越南终于撕下面具,扯起美国大旗,朝中国背后捅了第一刀。 7月,越南突然宣布:

越南终于撕下面具,扯起美国大旗,朝中国背后捅了第一刀。 7月,越南突然宣布:

越南终于撕下面具,扯起美国大旗,朝中国背后捅了第一刀。7月,越南突然宣布:对中国特定钢铁产品加征27%反倾销税,期限五年。而就在几天前,越美刚刚签署深化经贸合作协议。这一前脚签字、后脚加税的“背刺”,不只是经济动作,更是一记政治投名状。如果说签协议是递交请帖,那这个加税动作,怎么看都像是朝中国背后捅了一刀。更微妙的是,越南这次加税的对象,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国钢铁龙头企业,包括宝钢、鞍钢、柳钢在内的十几家企业无一幸免。原本3月时候越南还只是象征性地对广西柳钢征了个19%的临时税,如今直接上调至23%,对其他企业更是顶格27.83%。这一切发生得太密集,很难不让人把两件事联系起来。7月2日,美越刚刚完成一份看似“平衡”的贸易协议。特朗普高调宣布,所有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统一征收20%关税,表面上越南吃了亏,但细看条款,真正的利息藏在后头。美国特别强调要对“第三国转运商品”加收40%的惩罚性税,而这个“第三国”是谁,基本不用猜。而且美国还要求派海关人员直接进驻越南工厂,现场查“中国产成分”,操作方式堪比“驻厂侦查”。换句话说,越南要想继续享受对美出口的红利,就得清理供应链里所有跟中国挂钩的原料、零配件和半成品。而中国此时,恰恰是越南制造业最大、最稳定的上游来源。2024年一年,中国对越南出口的热轧钢就占了越南钢材进口总量的近四分之三,价格差还高出800元以上,几乎垄断了越南本地市场。这个时候突然加税,名为反倾销,实则是“断链”操作。越南当然明白这步棋的代价。从数据看,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1230亿美元,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一旦美国真要落下46%的高关税大棒,越南经济至少要蒸发5%。这份协议虽然看上去让越南做了些妥协,比如对美国农产品零关税、追加80亿美元波音订单,但换来的是暂时保住了出口命脉。问题是,这种“保命式协议”背后,越南必须交出一份政治姿态。这份对华加税的决定,时间点卡得如此精准,显然不是巧合,更像是一封“投名状”。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就在7月10日,越南副总理裴青山在吉隆坡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时,又换了副嘴脸,重申“愿深化与中国合作”,还主动提起希望中方支持其铁路贷款项目。从对华加税到对华求援,前后不过几天时间。表面上一边靠向美国,一边又不敢得罪中国,这份“竹子外交”摆得太明显。越南的摇摆不是没有代价,加税消息一出,胡志明股市应声大跌近7%,越南盾汇率创下1993年以来最低,不少越南本地企业也陷入两难。纺织行业60%的面料、电子业30%的零部件、塑料业80%的原材料都来自中国。美越协议对“含中成分”商品征收40%关税的条款,如今成了悬在头上的刀,许多港口积压了大批尚未出关的半成品,总价超过5亿美元。这不仅压垮了企业周转,还直接影响就业和消费信心。越南政府试图自救,想通过引入本地原料替代中国供应链,但效果并不理想。以耐克为例,其在越南的鞋类产量占全球总量一半。如果弃用中国原料,成本将上升40%,对利润冲击巨大,三星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也面临同样难题。出路在哪里?不少企业开始转向柬埔寨、孟加拉国,甚至把新订单转移至墨西哥,后者在协议公布当天,电子零部件出口订单激增45%,成了这场风波中的意外赢家。面对越南的突然“转向”,中方反应并不激烈,但意味深长。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牺牲中方利益达成交易”。这句话虽不带火药味,但透露出高度警觉。中国企业也在行动,比如山东的光伏企业已经将越南外包工序的增值率提升到50%,达到“实质转化”标准,同时通过RCEP框架下的“背对背原产地证书”进行中转,借道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出口,绕过美越协议的限制。越南这步棋,表面上是稳住了美国的出口通道,实则是拿中越产业链当代价。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越南试图扮演“利益双收”的角色,但现实却告诉它,每一次摇摆都伴随着风险加倍。它想要搭美国的便车,却又不舍得下中国的饭桌。问题是,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能撑多久?信源:越南对涉华热轧板卷作出反倾销终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美国如何面对解放军收台?不想步拜登后尘的特朗普,给出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特朗

美国如何面对解放军收台?不想步拜登后尘的特朗普,给出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特朗

美国如何面对解放军收台?不想步拜登后尘的特朗普,给出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特朗普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对这个发表评论,也不想陷入那种处境。尽管对中国收关税,但自己目前仍然打算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还在考虑开展跨境投资。而这,就是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特有的“战略模糊”。2020年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就是他这种策略的典型产物。协议里既包含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承诺,又有美国分阶段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条款,表面上是“双赢”,实则是特朗普在关税大棒和商业利益之间走钢丝。这种模式被他照搬到台海问题上:一边对中国加征关税,一边宣称要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考虑跨境投资,活脱脱一副“打一巴掌给颗糖”的生意经做派。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的贸易顺差近700亿美元,占台湾整体贸易顺差的86.8%,这意味着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美国。特朗普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公开场合刻意回避对台海问题的明确表态,既不想触怒中国大陆影响中美经贸合作,又能通过“战略模糊”维持对台军售的利益链条。毕竟在他第一任期内,美国批准的对台军售金额高达210亿美元,平均每年42亿美元,这种“军火生意”带来的政治献金和选票,是任何政客都无法忽视的诱惑。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战略模糊”还体现在对台政策的实际操作中。2025年2月,美国国务院网站删除“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同时又强调遵守一中政策,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实则是在给民进党当局释放错误信号的同时,又给自己留足退路。正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郑剑指出的,这种模糊本质上是“战略清晰”——美国不会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开战。特朗普深谙此道,所以他宁愿选择“永远不评论”,也不愿像拜登那样多次在公开场合抛出“出兵护台”的言论,最终不得不反复“灭火”。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对成本收益的计算远比政客精明。他清楚武力介入台海的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美军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已经耗费巨额资金,而台海冲突的代价更是天文数字。相比之下,通过“战略模糊”维持台海现状,既能从台湾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关键资源(如台积电被迫加码美国投资千亿美元),又能在中美贸易中争取更多谈判筹码,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策略,自然成为他的首选。不过,特朗普的“战略模糊”并非无懈可击。岛内民调显示,66%的受访者认为他可能为了美国利益出卖台湾,这反映出台湾民众对美国“战略模糊”本质的清醒认知。而对中国大陆来说,无论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是“战略模糊”,都无法改变一个中国原则的事实基础。正如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乔纳森所言,台湾并非美国核心利益,武力“协防台湾”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为。特朗普的“精明”,最终不过是在中美博弈的棋盘上,为自己争取更多商业利益的一场表演罢了。
动手了,中国终于动手了​2025年7月,上海浦东机场的离境通道前,富国银行

动手了,中国终于动手了​2025年7月,上海浦东机场的离境通道前,富国银行

动手了,中国终于动手了​2025年7月,上海浦东机场的离境通道前,富国银行国际保理业务掌门人毛晨月被拦下了脚步。这位出生于上海、定居亚特兰大的美国籍金融高管,刚在六月当选全球保理行业最高组织FCI的主席,转眼成了中美博弈风暴中的焦点人物。富国银行紧急拉响警报——全员暂停赴华!声明中“通过适当渠道协调”的措辞难掩焦虑。更诡异的是白宫的沉默,美国政府竟以“隐私保护”为由拒绝评论。而就在十天前,美国刚对中国石墨加征93.5%关税,意大利警方还配合逮捕了一名中国芯片工程师。01风暴中心的金融女王毛晨月的身份绝不简单。翻开她的履历,上海出生、美国打拼的经历背后,藏着撬动中美资本流动的杠杆。她不仅是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更执掌着该行国际保理业务命脉,为跨国企业设计跨境融资方案——小米的供应链金融就出自她手。2025年6月,当她站在巴西里约FCI年会讲台接过主席席位时,没人想到一个月后,这位新晋“全球保理女王”会被困在中国。她的领英页面显示着辉煌战绩:主导中美跨境融资项目十余年,团队正计划深化与杭州、深圳科技企业在AI芯片供应链上的金融合作。这些尖端技术领域,恰是中美交锋最激烈的战场。02关税战火中的金融狙击毛晨月被滞留的时间点充满火药味。三个月前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税率从34%狂飙至125%,中国随即七类重稀土出口管制方案反手一击。F-35战机每架需耗410公斤稀土,弗吉尼亚核潜艇更是稀土“吞金兽”,中国这一招直击美国军工咽喉。与此同时,中国正以每月百亿美元速度抛售美债:-3月抛189亿,对应特朗普125%关税令-4月抛82亿,撞上石墨关税飙至160%-5月再抛9亿,持仓降至7563亿创16年新低英国趁机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债主,而美国37万亿国债每天产生30亿利息的巨兽,正嗷嗷待哺。当中国减持美债时,日本仅接盘5亿,英国17亿,杯水车薪。03金融暗战的致命棋局表面是高管离境受阻,背后却是金融动脉的生死博弈。国际保理业务掌控着全球贸易资金链,毛晨月团队经手的跨境资金流动数据,可能触及中企技术转移、资产外流的敏感神经。富国银行上海分行51人团队服务在华美资企业及中资跨国公司,绿色金融布局计划年内投放100亿美元。而毛晨月被滞留,直接打乱富国银行解除美联储限制后的扩张计划——该行刚获准新增300亿美元贷款,准备投向包括中国科技企业在内的市场。更深远的影响在FCI内部。作为全球保理规则制定者,主席突然被困,让这个国际组织陷入瘫痪。业内担忧:若富国银行暂停赴华超三个月,其中国市场份额将被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本土机构瓜分。04沉默背后的惊天较力为什么白宫罕见沉默?看看美国企业的惨状就明白:特斯拉ModelY因中国零部件关税涨价22%,上海工厂订单被墨西哥抢走三成;道琼斯指数一周暴跌12%,芝加哥联储主席连夜警告通胀将重返5%。特朗普嘴上喊着“非常愿意访问中国”,转身却把石墨关税加到160%。这种“左手橄榄枝、右手狼牙棒”的策略,暴露了美国既要打压中国、又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战略焦虑。而中国早已布好棋局:-粮食储备4亿吨超国际安全线-原油储备新增800万吨抵半年进口量-人民币跨境支付突破175万亿,三年翻倍当东莞家具商通过RCEP规则绕道东盟,让美国关税拳头落空时,沙特油轮已载着人民币结算的原油驶向东方。孟晚舟事件过去六年,历史仿佛调转枪口。但这次中国的反击更加凌厉——当华尔街精英在浦东机场止步,当280亿美元美债被静悄悄抛售,当稀土管制让F-35生产线颤抖,白宫终于尝到“金融武器化”的滋味。上海洋山港的巨轮正驶向巴西,甲板集装箱已不见英文标签;河南保税区的中欧班列满载货物开往德国;沙特油田边银联POS机闪过交易绿灯......这些静默的画面,正在焊死美元霸权的最后一颗铆钉。本文综合官方信源:1.网易新闻7月18日《富国银行华裔高管毛晨月,入境中国后被拒离境》2.搜狐财经7月20日《特朗普政策反复,中方280亿静悄悄撤》3.市场资讯7月20日《富国银行国际保理业务负责人在中国被限制出境》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月1号执行,会有大批的国家紧忙地赶到美国来与美方谈判求饶。不成想到目前为止,竟然没有一个国家主动找美方谈判。就连之前还在和美方讨价还价不断交流的印度,韩国和日本都选择了沉默不语,根本就不接美国的茬。印度、韩国和日本这几个以前三天两头往美国跑,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劲头一点不含糊。现在倒好,收到通知函跟没看见一样,电话不接,邮件不回,彻底装起了哑巴。韩国总统办公室被记者堵到墙角,也就扔出句“正在研究”,转头就去忙别的了。特朗普团队里的人私下里犯嘀咕。当初制定计划时,经济顾问还拍着胸脯保证,“关税大棒一亮,他们立马就得服软”。毕竟前几年那几次,只要美国一提加税,不少国家当天就派特使飞华盛顿。这次怎么就不灵了?有人扒出背后的门道。欧洲那边,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在欧盟峰会上放了话,“不能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紧接着,德国汽车协会就宣布,要把原本计划投往美国的工厂,挪到墨西哥去。这明摆着是说,你敢加税,我就敢撤资。亚洲这边更有意思。日本丰田悄悄调整了供应链,把美国市场的零件供应从本土转了一部分到泰国。印度也没闲着,直接对美国的杏仁和大豆加了税,税率刚好跟美国拟加的数字对上。这哪是求饶,分明是摆好了架势要对打。美国国内的企业也炸了锅。沃尔玛的CEO直接闯进白宫,把一份清单拍在特朗普桌上——上面列着加税后要涨价的两千多种商品,从儿童玩具到厨房电器,全是老百姓天天用的东西。“您要是真这么干,明年中期选举,选民能饶了咱们?”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以前美国搞关税战,靠的是自己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消费市场连年扩大,东盟十国加起来的GDP也快赶上欧盟了。那些国家就算丢了美国订单,转身就能把货卖到别的地方去。特朗普怕是没算到这层。他以为还是十年前,美国一跺脚全球都得抖三抖。可时代变了,手里的大棒早就没那么沉了。眼看着8月1号越来越近,关税清单上的国家一个个跟没事人似的,他心里那点后悔,估计跟猫抓似的。最尴尬的是,话已经放出去了。现在要是收回成命,脸面往哪儿搁?不收回吧,真等各国的反制措施落地,美国农民的大豆、硅谷的芯片,怕是要堆在仓库里发霉。这进退两难的局面,怕是比当年被弹劾那会儿还让他头疼。说到底,这年头搞单边主义,就跟逆水行船似的。你以为能逼别人掉头,结果自己先被浪头拍得站不稳。特朗普这才明白,不是各国胆子大了,是美国那套“我说了算”的玩法,早就行不通了。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月1号执行,会有大批的国家紧忙地赶到美国来与美方谈判求饶。不成想到目前为止,竟然没有一个国家主动找美方谈判。就连之前还在和美方讨价还价不断交流的印度,韩国和日本都选择了沉默不语,根本就不接美国的茬。印度、韩国和日本这几个以前三天两头往美国跑,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劲头一点不含糊。现在倒好,收到通知函跟没看见一样,电话不接,邮件不回,彻底装起了哑巴。韩国总统办公室被记者堵到墙角,也就扔出句“正在研究”,转头就去忙别的了。特朗普团队里的人私下里犯嘀咕。当初制定计划时,经济顾问还拍着胸脯保证,“关税大棒一亮,他们立马就得服软”。毕竟前几年那几次,只要美国一提加税,不少国家当天就派特使飞华盛顿。这次怎么就不灵了?有人扒出背后的门道。欧洲那边,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在欧盟峰会上放了话,“不能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紧接着,德国汽车协会就宣布,要把原本计划投往美国的工厂,挪到墨西哥去。这明摆着是说,你敢加税,我就敢撤资。亚洲这边更有意思。日本丰田悄悄调整了供应链,把美国市场的零件供应从本土转了一部分到泰国。印度也没闲着,直接对美国的杏仁和大豆加了税,税率刚好跟美国拟加的数字对上。这哪是求饶,分明是摆好了架势要对打。美国国内的企业也炸了锅。沃尔玛的CEO直接闯进白宫,把一份清单拍在特朗普桌上——上面列着加税后要涨价的两千多种商品,从儿童玩具到厨房电器,全是老百姓天天用的东西。“您要是真这么干,明年中期选举,选民能饶了咱们?”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以前美国搞关税战,靠的是自己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消费市场连年扩大,东盟十国加起来的GDP也快赶上欧盟了。那些国家就算丢了美国订单,转身就能把货卖到别的地方去。特朗普怕是没算到这层。他以为还是十年前,美国一跺脚全球都得抖三抖。可时代变了,手里的大棒早就没那么沉了。眼看着8月1号越来越近,关税清单上的国家一个个跟没事人似的,他心里那点后悔,估计跟猫抓似的。最尴尬的是,话已经放出去了。现在要是收回成命,脸面往哪儿搁?不收回吧,真等各国的反制措施落地,美国农民的大豆、硅谷的芯片,怕是要堆在仓库里发霉。这进退两难的局面,怕是比当年被弹劾那会儿还让他头疼。说到底,这年头搞单边主义,就跟逆水行船似的。你以为能逼别人掉头,结果自己先被浪头拍得站不稳。特朗普这才明白,不是各国胆子大了,是美国那套“我说了算”的玩法,早就行不通了。
人民币改为升值压力已经有一年了,外汇顺差实在太多,改变了预期1.过去一段时间,

人民币改为升值压力已经有一年了,外汇顺差实在太多,改变了预期1.过去一段时间,

人民币改为升值压力已经有一年了,外汇顺差实在太多,改变了预期1.过去一段时间,外界一直都是说“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几个理由,房地产低迷、关税战、FDI减少、资本外流、中国利率低于美国。我经常见外国“砖家”鼓吹中国经济要崩,人民币是撑着不贬值,特朗普一加关税,肯定就撑不住要大贬了。2.但最近数据说明,人民币实际是升值压力。人民币没升值,基本是跟随美元(比最低位升了一点),对欧元贬值了很多。原因是,中国政府有意控制,不让人民币升值,而非撑住不让贬值。3.震憾全球的数据是,上半年顺差5860亿美元。过去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约相当于全球GDP的0.4%-0.5%,而2024年达到到0.94%,2025年将超过1%不少。这样的大顺差,即使考虑到服务贸易逆差、FDI减少、资本外流,也还是显得过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顺差,却说货币有贬值压力,这是荒唐的。美国加关税的压力也测试过了,目前还有30%的关税,中国出口与顺差却越来越多。看上去美国关税没有改变什么,没必要贬值。4.一个动向是,传中国因为流入的钱多于预期,准备放松资金流出控制。这是很可能的,不少“外流”的钱实际就是中国人手里。这些人即使去美国买房、买股,也还是有很多美元要找出路。最近美元风向不太好,说要大贬,不少人是担心了。换回人民币,就有资金流入压力、升值压力。5.从数据看,过去一年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在抵抗对美元的升值压力(除了4月关税加到145%的短暂时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6月“净境外资产头寸”增加了470亿美元,二季度增加700亿美元、一季度增加950亿美元、去年四季度增750亿美元、去年第三季度增650亿美元。这都是在“吃进美元”维持人民币不升的迹象。6.另一个迹象是,由于人民币跟随美元下跌(没对美元升值而是事实挂钩),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极度疲软,在过去三年中,下降了近20%。这显然是为了应对外贸压力,但似乎有些用力过度,顺差太多,多个贸易伙伴不满。7.这构成了一个矛盾,从经济原理上,人民币应该升值、减少顺差。但中国与外国都不希望这事发生,中国希望维持人民币低估,加大出口帮助宏观经济;而外国有相当多政客与学者盼望中国经济崩溃,人民币升值就与这个预期不符合。人民币升值确实会导致一些麻烦,如中国以美元计GDP大增,超过美国,导致一系列预期逆转;人民币升值,各国却不得不进口,物价上涨。现在很乱,大家都有些迷茫,挂钩美元是一种相对稳妥的办法。

特朗普力推对所有欧盟商品征收15%-20%的最低关税

媒体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在与欧盟达成的任何协议中将最低关税设在15%-20%。报道称,即使达成协议,美国政府目前也在考虑征收超过10%的对等关税。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对欧盟降低汽车关税的最新提议...
出乎意外!7月18日下午,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专机抵达日本大阪,结束了对东方

出乎意外!7月18日下午,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专机抵达日本大阪,结束了对东方

出乎意外!7月18日下午,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专机抵达日本大阪,结束了对东方大国的访问,外界原本期待他与日本官员谈及关税问题,没想到他并没有与日本官员谈及关税问题,而是直接前往大阪参加2025年世博会美国馆相关活动,此举在外界看来颇为意外,也引发了不少热议。美国贝森特财长18日下午专机抵达日本大阪,未同日本官员谈及关税等问题,便直接前往大阪参加2025年世博会美国馆相关活动。在外界看来,此举似乎是美国想通过其他领域与日本展开合作,进而影响日本。日本原本是想继续以美国伙伴的姿态应对东方大国,现在发现美国似乎并没有诚心相待,预计日本会很快出台新的应对策略,甚至会重新回到“以东方大国为挑战”的框架之内。也有可能出台新的经济举措,以此来向美国示好。在美日贸易谈判时,美国与日本一直在谈,后来美日达成了一致,日本按照美国要求对华实行出口管制。就在外界谈判不久的时间内,日本突然宣布对华出口管制措施松绑,就在7月18日,日本对华出口管制措施宣布松绑的同一天,美国贝森特财长专机抵达日本大阪,美国转身就与日本搞世博会活动,在外界看来似乎有些不太地道。美日贸易谈判一直比较紧张,但美国却突然转身搞世博会相关活动,这让外界有些摸不着头脑,也让外界有些怀疑美国解决贸易问题的诚意,因为世博会主要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与贸易问题关系不大,美国搞世博会到底想干什么?也有媒体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或许是想拉拢日本,让日本在高科技领域与美国加强合作。你说急不急?明面上装得云淡风轻,底下的水已经快煮沸了。[笑着哭][笑着哭]
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维莱特宣布,如果俄罗斯不立即

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维莱特宣布,如果俄罗斯不立即

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维莱特宣布,如果俄罗斯不立即和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华盛顿将在50天内实施对俄制裁,并将通过二级制裁措施,向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同一天,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普迪.辛格.普里表示,新德里高度关注美国政府提出的二次制裁政策,正在研究降低俄方能源供应的办法。普里对媒体指出,新德里并不依赖莫斯科提供的能源。
特朗普赢了!首个被关税战搞破产的国家出现!已进入“灾难状态”。莱索托,这个非洲

特朗普赢了!首个被关税战搞破产的国家出现!已进入“灾难状态”。莱索托,这个非洲

特朗普赢了!首个被关税战搞破产的国家出现!已进入“灾难状态”。莱索托,这个非洲小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国博弈的第一张骨牌。230万人口,3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南非团团包围,经济全靠纺织业撑着——美国市场占了它出口的90%。特朗普一纸50%的关税令砸下来,订单直接蒸发80%,4万工人失业,政府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了。“汇率操纵”“产能过剩”?这理由连莱索托人自己都听笑了。一个通电率仅30%的国家,拿什么操纵汇率?纺织厂连稳定供电都难,谈何产能过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过是找个软柿子捏,给国内选民演一出“强硬贸易战”的戏码。最讽刺的是,莱索托的纺织业本就是美国自己扶植的。靠着《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莱索托的服装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养活了数万家庭。现在美国翻脸不认人,直接掐断生命线,连联合国的救助金都填不上这个窟窿。看看数据就知道多残酷:莱索托外汇储备只够撑一个半月,玉米价格疯涨,35%的家庭断粮。医院没药,学校关门,街头抗议的工人举着标语:“特朗普在谋杀我们!”而美国超市里的T恤,不过涨了几美元。这不是贸易战,这是经济屠杀。莱索托对美年出口额仅3亿美元,不到美国进口总量的万分之一。特朗普非要拿它开刀,无非是杀鸡儆猴——连最弱小的国家都逃不过“美国优先”的铁拳,何况欧盟、中国?欧盟已经吓出一身冷汗。特朗普对欧洲放话30%关税,德国车企、法国红酒商集体失眠。可莱索托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眼睁睁看着经济崩盘。美国国内也不好过。通胀冲到2.7%,超市商品价格飙升,沃尔玛明说“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制造业回流?一季度只新增1.2万个岗位,远不够填补失业缺口。这场关税战,根本没有赢家。最可悲的是国际规则的崩塌。WTO形同虚设,大国随意撕协议,小国只能当炮灰。莱索托的悲剧证明:全球化时代,弱国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现在,非洲国家正疯狂寻找退路。中国“一带一路”成了救命稻草,欧盟市场被重新评估。可转型需要时间,而饥饿等不起。下一个“莱索托”会是谁?柬埔寨?孟加拉?还是更多我们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