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为什么,街上随处可见30万以上的车?
每当早晚高峰期的时候,大街上随处都可以见到30万以上的车,这种情况见多了会让人产生一种误区,以为身边所有的人都比自己有钱,人家早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而自己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徘徊。可当你问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30万存款时?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将面子看得太重
老话说的好:人靠衣裳马靠鞍,现在的社会远比我们想象当中更现实,有人为了提升自己的身份,硬是将车当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哪怕手里没钱也得买个好车强撑面子。但也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明明生活已经过不下去了,为什么还得强撑面子,相对于生活来讲,面子又值几个钱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认为生活能过下去才是最实在的,而有些人却愿意打肿脸充胖子,他们宁愿每天吃盒饭度日也要出门开豪车,总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换来他人的尊重。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真正的体面并不是靠车标撑起来的,该攒钱的时候还是要攒点钱,这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把钱拿出来解决问题。
2、信贷时代的到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信贷平台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了这些信贷平台,就会让人们的消费变得更加简单,无论买什么东西,只要钱不够的话就可以通过信贷平台进行贷款服务,每个月只需按时还款就可以了。放在以前,30万以上的车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存在,毕竟30万元可不是小数,是很多人努力多少年时间才能积攒出来的财富。
可有了信贷平台之后,很多人都敢尝试下,毕竟30万以上的车只需支付几万元首付就可以开回家,再加上置换补贴,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首付还可以更低。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捡便宜的事,与其让梦想成为梦想,还不如花个几万块钱就将梦想开回家,至于还款的事情等后期再说。
3、收入与消费的错觉
看到别人开着30万以上的豪车,再看看自己手里的代步轿车,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萌生出自卑感,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过得最差的那一批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大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月收入低于5000以上的人群占到90%以上,按这个收入进行计算,一年的收入也不足6万元。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现状。
想买30万以上的车,就得不吃不喝攒上整整5年的时间才可以购买到,买完车并不意味着已经结束了消费,还得为车辆的保养,加油,保险等各项费用买单,每年算下来也是笔不菲开支。那为什么大街上30万以上的车还这么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用未来的钱买现在的生活,也就是说你看到的这些车大多都是按揭车而非全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