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1年初,金日成十分固执的要求志愿军南下继续追击美军,彭老总多次劝说无果,气的拍案大声吼道“照你们的意见办,志愿军非吃败仗不可,我彭德怀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如果你们认为我不称职,可以另请高明!”此言一出,金日成傻眼了。 在冰冷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刚打赢一场硬仗,前线部队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大家以为能一鼓作气推下去,可彭德怀突然下令停步。这时候,金日成跳出来,坚持要继续追击美军,彭德怀劝了半天没用,一气之下说出那些话,让金日成当场愣住。到底啥情况让彭德怀这么发火?战争走向会怎么变? 1951年1月,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刚结束,那仗打得不错,把美军和南韩部队从汉城赶出去,前锋部队推进到三八线一带。彭德怀下达命令,让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整顿。这决定不是随便下的,因为部队已经连续作战,情况不太妙。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先找上门,他是人民军总顾问,听说停追击,就直接去指挥部质问为啥不继续推进。他坚持要追击,不听解释,还说要报告斯大林。彭德怀坚持休整,拉佐瓦耶夫没法说服他,就去上报了。 拉佐瓦耶夫走后没多久,金日成就来了,他也要求志愿军南下追击,说刚胜仗,应该乘胜追击,可能很快结束战争。彭德怀耐心解释,志愿军入朝准备不足,从10月起已经战斗70天,伤亡超过5万,非战斗减员也超5万,总损失10万多人。有些部队在追击中丢了锅具,来不及捡,只能往前冲。还有战士鞋子跑掉,光脚在冰雪里行军。现在天气寒冷,士兵饥饿疲惫,战斗力下降。 美军撤退不是打不过,而是设下防御阵地,等志愿军钻进去。彭德怀拿出1月9日电报,双方之前同意第三次战役方案,只到三八线,不再南下。金日成看完电文,还是坚持追击。彭德怀见劝不动,就拍桌子,说出那些话。金日成短暂沉默,但态度没变。彭德怀说,如果要追,人民军自己指挥南进,志愿军负责后方。金日成听到这,就不坚持了,说中朝一家,一起行动。这时,拉佐瓦耶夫上报的回复来了,斯大林批评他,撤职回国,一切听彭德怀指挥。这样,事情才定下来。 你知道吗,朝鲜战争这事儿,得从头说起。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当时金日成得到苏联支持,李承晚那边有美国撑腰。战争一开始,人民军势头猛,很快就占了汉城,可联合国军介入,美军主导,麦克阿瑟指挥仁川登陆,把人民军打得退到鸭绿江边。中国一看形势不对,决定出兵。 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第一批部队就是彭德怀带的。开头几次战役,志愿军打得美军措手不及,第一战役稳住局面,第二战役长津湖一带重创美军陆战一师。第三战役从1950年底打到1951年初,志愿军和人民军联手,1月4日收复汉城,美军退到三七线。这时候,志愿军前线部队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战果不错,消灭敌军1.9万多人,前进80到100公里。可彭德怀看得很清楚,继续追击风险大。 部队补给跟不上,后勤是志愿军大问题,美军有空中优势,轰炸运输线,志愿军靠步行和少量卡车,粮食弹药运不上去。天气零下几十度,很多战士冻伤,减员严重。彭德怀的决定基于实际情况,不是胆小。金日成那边呢,坚持追击,因为他想尽快统一半岛,苏联大使拉佐瓦耶夫也支持,可能是斯大林的意思。可彭德怀不干,他知道美军在汉江一带布防,地形有利,志愿军钻进去容易吃亏。历史上看,彭德怀这步走对了,要是追击,志愿军可能在第四战役前就损失更大。 拉佐瓦耶夫这人,苏联人,当大使兼顾问,在朝鲜影响力大。他找彭德怀时,态度强硬,坚持追击,说胜利在望,不追是危险想法。彭德怀没让步,因为他负责志愿军,战士们命在他手里。金日成来后,同样要求推进,他觉得战役刚胜,敌人退却,正是机会。彭德怀解释了部队现状,伤亡大,装备差,美军有坦克飞机,志愿军主要是步兵,轻武器。 入朝70天,连续作战,没时间休整。有些部队锅碗丢了,战士饿肚子打仗。鞋子跑坏,光脚行军,冻死饿死人数不少。总损失10万,这数字对志愿军打击大,虽然战士英勇,但不能不顾事实。美军撤退是诱敌,李奇微指挥下,他们在汉江设防,等志愿军疲惫时反扑。彭德怀拿出电报,证明双方之前同意方案,只到三八线。 金日成尴尬,但不退让。彭德怀劝多次无效,才发火。历史上,这种分歧在中朝高层常见,金日成想速战,彭德怀求稳。彭德怀说,如果追击,人民军自己去,志愿军守后方。这话一出,金日成泄气,因为人民军实力弱,靠志愿军顶着。刚好斯大林回电,批评拉佐瓦耶夫,撤他职,一切听彭德怀。这事儿证明,彭德怀判断准。 志愿军休整证明正确,避开美军陷阱。第四次战役,志愿军阻击反扑,第五次后转为阵地战。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彭德怀回国,任国防部长,1974年逝世。金日成领导朝鲜,推行主体思想,1994年逝世。 这事儿你怎么看?彭德怀的决定对不对?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看法,一起讨论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