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东北军

1955年,彭德怀气冲冲地找到毛主席,一进门,就激动地说:“司令员当元帅,参谋长

1955年,彭德怀气冲冲地找到毛主席,一进门,就激动地说:“司令员当元帅,参谋长

1955年,彭德怀气冲冲地找到毛主席,一进门,就激动地说:“司令员当元帅,参谋长当少将,这个元帅我当不了!”主席一听,就知道,彭老总这是来替解方打抱不平了。解方,1908年生,吉林东丰县人,家境很好,父亲做茶叶生意,很重视教育,他从小就开始读四书五经,背诵唐诗。后来考入东北讲武堂,在校表现优秀,深得张学良赏识,毕业后,又前往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留学。皇姑屯事件发生后,他请求回国效力,正式加入东北军,并主动请缨担任了天津安保司令。别看他年纪不大,在管理上很有一套。在他到达天津后,首先在城区实施了宵禁,仅过了两周,天津的治安便大大改善。之后他还挫败了土肥原贤二策划的天津事变,气得土肥圆大骂:“没想到,学生打老师,还打得这么狠!”九·一八事变后,他先后参加了长城抗战、喜峰口古北口战役,后随东北军移驻西北,并于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仍在国民党内为我军提供情报。抗战爆发后,他先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重大战役。1940年,由于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于1941年正式归队。回到延安后,他见到了毛主席,然后就改了名。其实他原名叫解如川,见到主席后,主席很幽默地说:“你回家了,这算是彻底解放了,就叫解方好了”,之后他就改名叫解方了。到延安不久,解方即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358旅参谋长,358旅原是贺龙南昌起义时的老家底,解能空降这个旅,足见组织上对他的信任。抗战胜利后,由于解是东北人,又在东北军待过,便将他派往东北,也是第一批被派往东北的将领,为东北解放做出了贡献。不过解方最大的贡献则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1950年,他被任命为志愿军总参谋长,跟随彭德怀前往朝鲜。解方在总参的位置上干得很好,被彭总称为“军中诸葛亮”,每每遇到难题,或有重大决策时,彭总会开玩笑地对他说:“诸葛亮,说说吧,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足见彭总对他的信任。彭总是个急性子,好批评,打了败仗肯定要批,打了胜仗也少不了唠叨。38军军长梁兴初就因放跑了美军黑人团,而被彭总骂了个狗血淋头。但解方从来没有被彭总骂过,所以,很多将领犯错了,都跑去找解方,让他从中调停一下,避免被骂得太凶。解方精通几国语言,在朝鲜停战的谈判中,他作为我方代表的谈判人员之一,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当时美军虽然战败,但在谈判桌上仍旧十分傲慢,面对美军的刁难,解方总能应对自如,常常令美军无言以对,因此,他也成为美方代表十分关注的人物。时任美方首席谈判代表的乔埃,在他的回忆录这样评价解方,说:“解方的思维清晰,反应敏捷,不好对付,是个谈判劲敌。”美国著名军事家赫梅斯也评论说:“他在谈判桌上足智多谋,令人畏惧。”可见,在谈判桌上,解方令美国人十分头疼,重挫了美国人嚣张的气焰。彭总还说,回国后要把他推荐给周总理,让他去干外交。所以,解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贡献是很大的。但为何在1955年授衔时,他仅被授予了少将呢?首先,当时授衔不止看功劳,还要看资历。解方入党时间相对较晚,1936年入党,而授予中将军衔的将领大多是在1930年之前入党的,解方入党时间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同级职务的其他将军都要晚。因此,他没有参加过长征,没有红军时期的经历,缺乏土地革命时期的资历,这也就影响到了他的授衔。其次,解方的战绩也不明显,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并没有独自统率部队作战的经历,当然,参谋长的职务也是一个局限,这也注定了在评衔时他所占优势有限。再者,解方将军也没有达到更高军衔的评判标准,因为按照当时的授权标准,授予中将必须是在1952年之前担任过副、准兵团级职务的,而解方的军队职务在新中国成立前都不高,顶多算是正军级。此外,还有一点可能是他的出身受限,他是地主出身,也有不少人因此非议。所以,最后即使彭老总找了毛主席抱怨,也难以改变结果。但解方将军并未因此而有任何怨言,在新的岗位上,他仍旧兢兢业业工作。1984年,解方将军病逝,享年76岁。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就在飞行的途中,飞行员雷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就在飞行的途中,飞行员雷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就在飞行的途中,飞行员雷纳德一再暗示张学良,只要他下达命令,飞机可以马上掉头飞回西安。然而,张学良却视而不见,错过了一次逃出生天的绝好机会。张学良这人,从小就生在军阀家庭里,1901年出生在辽宁海城,父亲张作霖是东北的大头头。他早年没上过正规学校,全靠私人家教,还接触了不少西方玩意儿,跟老爹不一样,对外国人挺自在。1919年从奉天讲武堂毕业,直接进老爹的军队当上校,管警卫。没几年,他就对飞机感兴趣,1921年去日本看军事演习,回来就搞了个空军部队。1922年升少将,指挥空军单位,显示出对新式武器的眼光。话说回来,那时候东北军挺强,他逐步爬上高位。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接班,宣布服从南京政府,帮着统一中国。1930年中原大战,他派兵支持蒋介石,拿下陆海空军副司令的位子,控制华北要道。你知道吗,这家伙还处决过亲日派,试图挡住日本人扩张。可惜,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东北,他执行不抵抗政策,带兵撤到关内,整个东北丢了。这事让他背了不少锅,声誉大跌。1933年热河失守后,他辞职,出国游历一年,顺便戒了鸦片瘾。1934年回国,当了武汉的反共部队头头,但对蒋介石的对日妥协越来越不满。1935年又调去西北剿匪,当副总司令,驻西安,跟杨虎城搭档。部队打红军时士气低,他多次劝蒋停内战抗日,没啥效果。终于,1936年12月12日,他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了来西安的蒋介石,逼他同意抗日统一战线。这事变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初步成型。张学良的生平,就这么一步步从军阀子弟变成抗日推动者,但也埋下后来的祸根。张学良的决定,总让人觉得有点冲动。西安事变扣蒋后,谈判拖了两周,蒋口头答应停内战抗日。张学良没跟任何人商量,就联系了私人飞行员RoyalLeonard,准备飞机送蒋回南京。这出乎所有人意料,因为之前各方意见分歧大,有人劝他别走。他偏要亲自陪同,12月25日清晨,飞机从西安起飞,先到洛阳,次日继续往南京。途中遇上蒙古沙尘暴,护航战斗机跟丢了。RoyalLeonard是张学良的老友,驾驶波音247型飞机,他明白蒋已安全,却见张学良还跟着去南京,可能是想证明抗日诚意。他眼睛瞟着张,低声提醒,说他的技术能甩掉追踪,随时掉头回西安,甚至飞到世界其他地方。张学良挥手不理,保持航向。宋子文也在机上,但没人多话。飞机穿越尘暴,接近南京。这段飞行,本是逃脱的好时机,张学良却视而不见,直接落地。话说,这决定太关键了,如果他听飞行员的,东北军或许还能整合成抗日骨干。可他坚持去南京,明知那里等着的可能是惩罚。后续发展,就更让人唏嘘。飞机一落地南京,张学良下机就被士兵围住,枪口对着,有人问要不要开火。宋美龄及时呵退他们,拉着张走开,避免了当场冲突。张学良平静转身,跟RoyalLeonard握手道别,眼睛湿润,嘱咐保重。他知道自己完了,直接被捕。1937年1月4日,军事法庭判他十年徒刑,但蒋介石特赦,转为幽禁。先在南京关着,后移到溪口、安徽黄山、贵州修文等地,持续几十年。蒋没杀他,一方面东北军底子还在,杀了控不住局面;另一方面,各方朋友帮张求情。话说,蒋对东北军可没客气,先断军费,部队内部乱套,杨虎城部队也卷入。东北军官兵不满张被捕,年轻军官和老将领打起来,蒋派人介入,分裂重组,编入其他单位,抗日力量白白浪费。杨虎城也被捕,后来处决。张学良幽禁中,失去部队控制,东北军崩盘。1948年蒋政府去台湾,他也被带走,继续关到1975年蒋死后逐步松绑。1990年正式恢复自由,1991年去美国,住夏威夷跟哥哥。2001年10月14日,他因肺炎在檀香山医院去世,享年100岁。葬礼简单,来自两岸官员出席。他晚年信基督教,研究明史,收集艺术品,没回大陆。中共视他为爱国英雄,因为西安事变结束了围剿,促成抗日。但张拒绝访陆,健康和政治原因都有。这结局,显示出个人决定对历史的巨大影响,东北力量本该在抗日中发挥更大作用,却因内斗散了。
东北军中十大害群之马1、荣臻:张学良非常信任他,让他担任东北军的总参谋长。“九一

东北军中十大害群之马1、荣臻:张学良非常信任他,让他担任东北军的总参谋长。“九一

东北军中十大害群之马1、荣臻:张学良非常信任他,让他担任东北军的总参谋长。“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荣臻作为奉天的最高军事长官,下令北大营的东北军不许抵抗日军,枪放库房,各地东北军毫无斗志。荣臻1891年生在河北枣强县...
张作霖的东北军为啥不堪一击?奉系军阀的张作霖打造的军队,号称是民国时期的土豪

张作霖的东北军为啥不堪一击?奉系军阀的张作霖打造的军队,号称是民国时期的土豪

张作霖的东北军为啥不堪一击?奉系军阀的张作霖打造的军队,号称是民国时期的"土豪"军队。他们拥有一支50万人的庞大军队,几乎碾压全国敌对势力。装备堪比现代化:300多架战机、坦克装甲车,甚至弹药的产量每月高达1500万发。...
万毅本是东北军的军官,因为思想激进,心向革命,蒋介石下令秘密将之逮捕,并处决。没

万毅本是东北军的军官,因为思想激进,心向革命,蒋介石下令秘密将之逮捕,并处决。没

万毅本是东北军的军官,因为思想激进,心向革命,蒋介石下令秘密将之逮捕,并处决。没想到万毅却是个越狱高手,他利用拉肚子上厕所的机会,翻墙逃跑了。有人要问了,监狱看守不严吗?当然很严了,但是总有漏洞,聪明绝顶的万毅...
其实少帅之所以东北易帜,除了拥护国家统一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他镇不住东北军,

其实少帅之所以东北易帜,除了拥护国家统一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他镇不住东北军,

其实少帅之所以东北易帜,除了拥护国家统一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他镇不住东北军,老帅在的时候30万东北军唯命是从,除了郭松龄,其他将领都是绝对忠心老帅的,老帅突然暴毙,张学良接班时才30岁左右,威望不足、历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