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为啥不建议吃面条?医生:不止面条,这4样食物也要少吃。
很多中老年人吃早餐的时候有一个共同习惯:喜欢吃碗热腾腾的面条,既顶饱又舒服。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其实是不建议的!
早餐吃面条,有哪些问题?
早餐要温热,更有利于脾胃运化。面条虽然好消化,但大多属于精细面粉制成,性偏温燥。每天早上吃,会出现两个问题:
升糖快 —— 白面条是精细碳水,血糖很快升上去,老人容易觉得没力气,会头晕手抖。
湿气容易困脾 —— 中医认为,精细面食多食则助湿生痰。早晨正是阳气初生的时候,如果每天都吃一碗滑溜溜的面条,阳气被困,脾胃受制,就会出现困倦、没精神、肚子胀的情况。
所以,早餐吃面条,尤其是天天吃,久而久之脾胃运化越来越弱。
不止面条,这4种食物早上也要少吃
很多人觉得只要早晨吃点东西就行,结果吃的都是不利于健康的食物。以下4种,比面条更不合适:
1. 油条
油条是传统早餐的标配,但油条属于高温油炸食物,中医认为“久食热物,耗气伤阴”。老人本身阴津不足,吃多了会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再加上油条难消化,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吃完后半天都觉得胃里顶着。
2. 咸菜
不少老人早上稀饭+咸菜,觉得开胃。但中医讲“咸入肾”,过咸的食物容易伤肾气。尤其是长期腌制的咸菜,含盐量高,还会影响血压。很多老人本来就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这样天天吃咸菜,无异于雪上加霜。
3. 冰凉的牛奶
有些人讲究营养,喜欢早晨喝牛奶,但牛奶性凉,这是对脾胃的大伤害。中医说“脾喜温而恶寒”,老人阳气本来就弱,冷牛奶下肚,脾胃阳气被抑制,容易拉肚子、腹胀。
4. 甜食、点心
很多人喜欢早上来块蛋糕、面包,觉得省事。可是这些东西多属甜腻,油脂和糖分都不低。中医认为“多食甘则伤脾”,甜食过多让脾胃负担加重,反而影响营养吸收。老人常吃甜食,还会助湿生痰,加重体内浊气。
老人早餐该怎么吃才对?
老郭给大家几点建议:
以粥为主
小米粥、燕麦粥、山药粥都是不错的选择。粥性柔和,最能养胃。尤其是小米粥,中医认为“和胃安神”,特别适合老人。
配点温热的小菜
比如少量的芝麻、核桃、花生米,或者炒一个青菜,或者蒸南瓜、红薯,都比咸菜强百倍。既能补脾养胃,又能润肠。
鸡蛋不能少
鸡蛋黄入脾、蛋白入肺,营养全面。早上来一个水煮蛋或蒸蛋羹,比油条强多了。
少量优质蛋白
老人容易气血不足,早餐可加点豆制品(温热后)、鱼肉松或瘦肉粥。既补气血,又不伤脾胃。
温开水要先行
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唤醒脾胃,润肠排毒,再吃东西更顺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