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关于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关于中国的预言更是语出惊人! 当95岁的“股神”巴菲特宣布退休时,整个世界都在聆听他的最后箴言,他预言未来几十年,美国和日本无疑会更加强大,这话不让人意外,但紧接着,他掷地有声地补上了一句:“我对中国充满信心,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这番话绝非客套,巴菲特的江湖地位,是靠接近20%的年化收益率实打实拼出来的,这可是标普500指数望尘莫及的战绩,他能如此笃定,背后必然有他的逻辑。 在美国,巴菲特的策略清晰得像一本打开的书,他眼中美国就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拥有数不清的创新公司和最成熟的金融市场,看看他对苹果的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2016年起累计投入约360亿美元,几年时间就变成了超过1600亿美元的巨无霸仓位,光利润就超过了1000亿,每年还稳稳当当收着7.75亿美元的股息。 同时他手握超过3000亿美元的短期美国国债,这笔钱多到什么地步?几乎占了美国国库券市场的5%,比美联储自己持有的还多,这背后是他对美国经济根基最深沉的信任。 把视线转向日本,他的打法又不一样了,巴菲特发现,经过几十年的沉寂,日本企业的估值变得非常诱人,公司治理也改善了不少,于是自2019年起,他悄然建仓,将数百亿美元资金砸向伊藤忠、三菱等五大综合商社。 这笔投资的成本是138亿美元,如今市值已飙升至235亿美元,更妙的是他通过发行日元债券融资,用每年8.12亿美元的股息去覆盖仅1.35亿美元的利息,中间的利差就赚得盆满钵满,难怪他会放出“要持有这些公司50年”的豪言,这种承诺在他整个投资生涯里都极为罕见。 可回头看他对中国的操作,就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了,他并非没在中国赚过大钱,2002年,他仅凭阅读年报,就判断出中石油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果断投入4.88亿美元,五年后卖出时,净赚40亿美元离场,年化收益率高达惊人的54.1%。 2008年,他又在芒格的力荐下,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买入比亚迪,但从2022年开始,他却连续15次减持,持股比例从近20%一路降至5.99%,有人算过,他错过的潜在收益比已经落袋的还要多一倍。这种矛盾操作,恰恰体现了他对中国市场的独特理解。 在他看来,美国和日本的优质公司,业务稳定,分红慷慨,可以“买入后忘掉”,而中国市场更像一场“快节奏的赛马”,比亚迪的股价能从8港元冲到近460港元,波动之剧烈,没几个人能从头拿到尾。 巴菲特喜欢那种“傻子都能经营”的公司,但在中国,行业迭代太快,今天的龙头明天可能就被颠覆。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让他选择更加谨慎,不过减持不代表不看好,他至今仍保留着比亚迪的仓位。 所以当他在退休感言里最初没提中国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中国,他后来那句“崛起不可阻挡”的断言,才是他真正的看法,比亚迪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年谁能想到一家中国车企能把电动车卖到欧洲,销量甚至超越特斯拉? 比亚迪只是一个缩影,中国今天早已不是那个“世界工厂”,它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更有通达全国、出口海外的高铁,领先全球的5G技术,以及打破垄断的北斗系统,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中国也在奋力追赶。 这种从基础到高端的全面推进,才是中国崛起最稳固的基石,巴菲特看透了这一点,他知道中国的调整或许需要时间,就像日本的企业治理改革也花了十几年才见效,他在耐心等待,等待那些拥有强大护城河的中国公司,在市场的喧嚣中真正浮现,他投资日本商社前,不也沉默了好几年吗? 有网友评价“巴菲特是什么人?他是彻头彻尾的商人,他的商业帝国能做到如此强大,肯定不是庸人一个,说他是商业奇才、叱咤风云的人物都不为过。但我们对这些成功商人对未来的一些预判也不要过于迷信。首先他们是人不是神;其次预判超出了他的职业范畴;再次他会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考量;再其次会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巴菲特不提中国,并不代表他不重视、不看好中国这新兴的强大的市场。” 还有网友说“巴菲特被中国年轻人玩的团团转,第一个人花3000万买了巴菲特晚宴,赚了1.2亿,第二个孙宇晨通过巴菲特晚宴直接推高虚拟币价格。巴菲特90多岁的脑筋玩不过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