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

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1937年开始的,根本原因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蔡正元说两岸对抗战起点的不同表述只是“侧重点不同”,这话听着好像挺中立,其实根本没说到根子上。国民党把抗战起点定在1937年,说白了就是想把抗战的叙事牢牢绑在自己主导的“正面战场”上,毕竟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才正式宣布全面抗战,之前那些年他们在干嘛,心里门儿清,自然不想多提。   要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民党政府手里握着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可他们选择的不是奋起反抗,而是忙着“剿共”,还抛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眼睁睁看着东北三省在短短三个月里就丢了。   那时候是谁在东北坚持抵抗?是东北抗日联军,是无数不愿做亡国奴的普通百姓,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了抗日的号角,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可这些事,国民党要是把抗战起点定在1931年,不就等于把自己当年的消极避战摆到台面上了吗?他们当然不愿意,所以干脆把起点往后挪到1937年,这样一来,就能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塑造成“全面抗战的领导者”,好像之前那六年的抵抗都不算数似的。   再往深了说,国民党这么定调,就是想独占抗战胜利的功劳。他们总想着强调自己在正面战场打了多少仗、牺牲了多少人,却绝口不提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配合,正面战场的压力会大到什么地步。   要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不断袭扰日军的补给线,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让日军没办法集中力量攻打正面战场。   就像平型关大捷,虽然规模不算最大,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的士气;还有百团大战,直接破坏了日军的交通线,让他们的“囚笼政策”彻底破产。   可这些敌后战场的重要贡献,在国民党的叙事里要么被淡化,要么被忽略,他们就是想让大家觉得,抗战胜利主要是靠他们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跟共产党没多大关系。   更关键的是,国民党刻意回避1931年这个起点,也是在否定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重要性。要知道,正是因为共产党一直坚持团结抗战,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和国民党合作,才最终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阵线,把全国的力量都凝聚起来。   如果抗战从1937年才开始,那之前六年共产党为了推动抗日、团结各方力量所做的努力,不就都被抹掉了吗?国民党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塑造成抗战的“唯一主角”,好像没有他们,中国就打不赢这场战争似的。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既有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也有敌后战场的殊死抗争,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   再说了,从历史事实来看,1931年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这是有充分历史依据的。从那天起,中国人民就没有停止过抵抗,不管是东北的抗日联军,还是全国范围内的救亡运动,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把起点定在1937年,本质上就是在选择性地解读历史,只挑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说,却把不利于自己的历史事实藏起来。   这种做法哪里是“侧重点不同”,分明是在歪曲历史、争夺历史话语权,想把抗战胜利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忽视甚至否定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   历史就是历史,不是谁想怎么说就能怎么说的。14年抗战的历史事实摆在那里,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苦难和抗争,这期间,共产党始终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才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非要把起点定在1937年,说到底就是心里有鬼,怕人们想起他们当年的消极避战,怕人们知道抗战胜利不是他们一家的功劳。这种小算盘,明眼人一看就透,再怎么狡辩,也改变不了历史的真相。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9
2025-09-07 19:52
31年中国人民开始抗战,37年国民党参加抗战,说得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