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7年,几个失散的西路军结伴找红军。其中一人一路上不断发牢骚。这天晚上休息时

1937年,几个失散的西路军结伴找红军。其中一人一路上不断发牢骚。这天晚上休息时,他趁其他人睡着之际,偷偷走到门口,把枪装上了子弹……

西路军那时候在河西走廊打得特别惨,主力部队被马家军骑兵围追堵截,好多战士就这么散了,四处躲藏着想办法重归队伍。马步芳、马步青那些家伙到处撒网,贴出告示逼老百姓举报,抓到红军就没好果子吃,谁藏着也得遭罪。方震当时是总部参谋,看见那些布告,心知白天露面太危险,就跟刘俊秀商量,干脆白天猫着,晚上再动身。刘俊秀觉得有道理,两人就这么干了,饿肚子是常事,风里来雨里去,一步步往东挪,盼着找到大部队,回到组织里头。

他们俩那天深更半夜,摸黑进了个小村子,找了村边一户人家借地方歇脚。男主人起初有点犹豫,但还是让进屋了。方震他们从包里掏出最后那点小米面,让主人家帮忙煮了锅糊糊,吃得那叫一个急。吃饱了,方震拿出一块银元,想买点粮带走。主人摇头,说家里粮刚被马家兵抢光了,自家都快断顿了。但他看出方震他们是红军,说要是还有粮,肯定白给。方震求他去别家帮着买点,主人接了钱出门,带回一升小米。方震他们觉得太少,又请他去多要点。主人二话不说又去了,结果没多久就慌张跑回,说卖粮那家富户起疑了,退了钱收了米,怕是猜到是为红军买的,得赶紧走人。方震他们一惊,留下银元就撤。

没想到刚出门没几步,就被村保长带人堵上,抓了个正着。押送路上,方震和刘俊秀使眼色,突然动手打倒兵丁,趁乱跑了。过了几天,在山路上碰上三个同样失散的西路军战士,大家一合计,决定一块儿往东走,互相有个照应。西路军失败后,这种失散情况太多了,好多战士就这么小股小股地流落,忍着饿,躲着敌,咬牙坚持着找路。

就这样晃荡了半个月,五个人吃尽了苦头,姓马的那家伙,大家叫他老马,一路上总爱叨咕,抱怨这儿不对那儿不对,搞得大家心情更糟。有一天,他们走了大半天,遇上三个背盐的当地人,方震他们上前问水在哪儿。其中一个说,前头二十多里有个空村子,可以歇脚。方震谢了人,从兜里摸出五角银币,请一个带路去取水。那人领着战士去了,回来的时候带回水,大家分着喝了点,剩下的煮了小米糊糊。刘俊秀说,有老乡帮手,找部队的劲头更足了。

战士们躺下很快就睡了,老马翻来覆去,干脆起来,走到门边,拿起枪推上子弹。刘俊秀其实没睡实,一直留意着老马,一声喝问,大家全醒了。刘俊秀从别人那儿抢过枪,对准老马,说你一路上总说泄气话,今天还吵架,现在不睡拿枪干啥,想互相残杀?老马瞪着眼没吭声。方震提议,让他自己走,老马同意了,就这么离开了。 西路军失败后,这种事不算稀奇,好多人身心都扛不住,牢骚满腹,甚至想不开。方震他们继续往前,翻山越岭,躲巡逻队,乞食野菜,互相拉扯着走。一次,遇羊群,向牧民讨吃的,换了点干饼。另一回,沙尘暴来,他们蒙头往前挪。方震他们知道,马家军还在追捕,散兵游勇的日子最苦,很多人就这么没了音讯。

老马那种表现,从一开始就露苗头,结伴时他就拖后腿,说东进没戏。行军中,常停下喘气,指责决策不对。遇背盐汉子前一天,没水喝,他大声埋怨指挥不当。取水后那顿争执,彻底闹翻,他强调不想跟,声音挺大。夜里那事儿后,大家更警觉,刘俊秀对峙时,老马没再动。分开是最好的,避免更大麻烦。剩下四人收拾东西,继续东移。 他们穿越河谷,涉水时衣服湿透,冻得发抖。途中,一战士崴脚,方震用布裹,刘俊秀扶着走。遇村子,夜里求助,主人给玉米饼,他们赶紧吃。尘暴时,沙打脸,他们弯腰顶风。

整个旅程,西路军失散战士的苦难说不完,很多人伤重倒下,或被俘虏。方震作为参谋,经历过总部决策,知道失败原因复杂,但战士们坚持找组织的精神头儿,没话说。 他们翻祁连山脉,雪地留痕,寒风吹得人直打颤。马家军巡逻不时现身,他们藏岩后,等过去。饿了摘野果,酸得牙疼。一次,远见骑兵,他们趴地不动。安全后,又往前。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损失大,21800人,五个月内死伤无数,剩的四处流落。 方震他们这小队,运气算好,没全军覆没,但老马那种牢骚,提醒大家人心不稳的危险。

老马一走,四人队伍紧了些,继续东进,风雪山岭里,雪花打脸,脚踩雪吱嘎响,冷到骨头里。 他们爬陡坡,手抠岩石,避开兵丁,野菜果腹,拉扯着往前。一人咳嗽,方震撕衣裹身,刘俊秀分背包。遇溪,掬水喝,凉刺喉。夜宿洞,风啸中守夜。

两个月后,到镇原县,终于连上援西军,回归红军,重归党的指挥。 西路军余部400多人在李先念领下,到星星峡,陈云滕代远接应,进新疆,后回延安。方震他们类似,经历千辛,回归队伍。历史上,这种回归故事多,体现坚持。方震后来继续兵站工作,抗日解放战争都参与,成了开国少将。 刘俊秀也坚持下来,他们的经历,成了红军精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