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航母很“抗揍”,是因为其所用钢板厚度就达到了5米吗?[微风] 美军曾用25天狂轰滥炸一艘退役航母,结果这艘船愣是没沉,最后只能人工注水让它消失。 这个实验让很多人误以为航母是靠堆钢板厚度来保命的,甚至传出“航母钢板厚5米”的离谱说法。 但真相是,现代航母的防护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航母最厚的钢板其实只有33厘米,连半米都不到,这些厚钢板只用在核心区域,比如指挥中心和动力舱。 飞行甲板更薄,只有5厘米左右,相当于一个手机的长度,要是真用5米厚的钢板,航母就会像铁疙瘩一样直接沉底。 真正让航母抗揍的不是厚度,而是特殊材料,美国航母用的HY—100钢材,强度是普通军舰钢材的三倍。 中国研发的甲板钢能扛住30吨战机以200公里时速砸下来,还要耐得住喷气尾焰上千度的高温,这些钢材还必须是“隐形”的,要能躲过磁性水雷的探测。 航母的防护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船体分成上千个密封隔间,就算炸出几个大洞,海水也灌不满整艘船。 福建舰的智能损管系统能在几分钟内封闭受损区域,比人工操作快十倍,这种设计让航母像蜂窝一样,局部受伤不会影响整体。 现在山东舰用的国产钢,性能比当年进口货还强三成。 击沉一艘现代航母需要命中40枚反舰导弹,但这还没算上护航舰队的拦截。 实战中航母周围有层层防御圈,最外层是舰载机,中间是防空导弹,最近还有速射炮组成弹幕,能突破这三道防线的导弹寥寥无几。 航母的生存之道在于“会躲能扛”,美国的福特级装有电磁装甲,遭遇攻击时能瞬间形成防护电场。 当年苏联走错了路,造过装甲厚半米的核动力航母,结果因为太重跑不动,成了活靶子,现在各国都在研发更轻更强的复合材料,比如碳纤维和陶瓷夹层,既减轻重量又能防弹。 中国从连航母钢都造不出来,到现在能生产全球顶尖的甲板钢,用了整整十五年,期间光是为了测试钢材耐冲击性,就砸废了上百个样品,现在福建舰用的特种钢,连焊接工艺都是独创的。 下次听说“航母钢板厚如城墙”,你就知道这是外行话,现代航母早就不靠蛮力硬扛,而是用科技巧劲。 就像武术高手不用穿盔甲,靠身法和卸力技巧就能化解攻击,这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信源: 科普中国网《航母的甲板、燃油库、武器库和舰体钢板,哪里最厚?》 中国军网《航母:为何非要击沉它呢——从美军小鹰级航母抗沉性试验说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