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俄罗斯航母的表现到底有多拉胯?服役34年,结果出海时间加起来才400多天,平均每年不到13天,其余时间不是在维修,就是正在维修的路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大修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了,为何还迟迟未能重新入列?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 到了最近,还有消息说,船上那一千五百号海军都被调到前线去了,这样一来,这艘航母重新服役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大家都知道,一艘航母再先进,没有熟练的船员和飞行员就是一堆铁,没有人操控,啥也不是。 水兵全被调走,实质上就是这个庞然大物成了港口的"摆设"。 想想曾经海上威风八面的样子,如今却成了名副其实的"搁浅战舰",也挺让人唏嘘。 其实航母落到这步田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场没头没尾的大修。 2017年,俄罗斯想给这艘老航母来个彻底翻新,目标是再用几十年,但没料到,这条修复路走着走着变成了"灾难现场"。 2018年,北方舰队唯一的浮动干船坞突然漏水,整个沉到了海底,船上的大吊机还砸坏了航母甲板。 维修刚走没两步,工程就被打断,大洞直接暴露在甲板上。 没有船坞的日子不但维修更难,还经常出事故。 2019年船舱起火,范围大损失也惨重。 这一波火灾过后,船厂把航母拖回码头继续修,结果2022年又是一次大火。 更尴尬的是,每当俄罗斯官方信誓旦旦说航母很快修好,这艘船就必然出岔子。 到头来,原本救它的大修反倒成了压死它的最后稻草。 要说库兹涅佐夫号最"露脸"的时候,还是2016年去地中海执行叙利亚任务。 那次远航,舰载机确实打了不少目标,也让俄罗斯在国际上秀了把肌肉。 谁也没想到,黑烟滚滚的照片传遍全球,成了人们揶揄俄海军的"证据"。 动力系统老化到严重掉链子,战机降落又赶上拦阻索断了,紧跟着一架又一架飞机掉海里,剩下的战机只能转移到陆上机场。 一次任务异常高调,最后还是以尴尬收场。 回头看这艘船的背景,从出生就是一部倒霉史。 名字前前后后换了好几次,建成刚不久,苏联就解体。 俄罗斯眼看着只能把这艘船连夜开回家,本以为抢回了宝贝,没想到连维修的人和家底都丢在了乌克兰。 没有配套设施,俄罗斯只能靠自己勉强维持。 船上的锅炉被用来维持水电,时间一长直接伤了根本,系统的损坏一发不可收拾。 相比美军以航母为核心,靠飞行甲板撑起战斗力,这艘航母的定位是"重型载机巡洋舰"。 导弹一大堆,甲板上的火力够猛,可空间全被硬塞到导弹舱里,留给机库的位置远不如其它国家航母。 机库小,舰载机数量有限,调度维护极难。 虽然理论上火力强,实际作战中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日常的小毛病持续不断。 1995年刚出去远航,水淡化系统坏了,水兵一天只有二十分钟能用水。 紧接着动力又出问题,只能被拖船拖回去。 从那以后,拖船变成了标配,成了圈内人的常谈笑料——大船出海,拖船必带。 期间火灾也没断过,时不时就来一下,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电气线路老化。 加油的时候漏油、演习时飞机掉海各种状况不停,搞得国际上名声一塌糊涂。 综合这些情况,库兹涅佐夫号的境况并不是"运气不好"那么简单。 解体后,俄罗斯得到了航母,却没有维护条件,造船厂和重要技术工人都在国外,留下的只有"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经济不给力,投入不足,导致该修的大事拖到坏,天天小修小补治标却不治本。 设计理念也早就跟不上时代,重武器多机库少,现代海战的节奏根本跟不上。 最后即使船修不好,国家也"拉不下面子"去寻求外援,一旦成了"门面工程"问题就只会越积越多。 航母现在天天停在码头,未来会不会真的彻底放弃,谁都说不准。 想想这艘船的姊妹舰,在中国改名辽宁号后成了真正能打的航母,这种对比挺现实,也让人感慨。 如果俄罗斯没法解决工业和管理的根本问题,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基本就只能是"烂尾"。 你觉得,这艘船以后还有可能再次扬帆,还是说它已经进入了历史终点?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