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8军副参谋长率部运粮,突然遭到大批土匪伏击。副参谋长带领警卫班放好粮食,占据有利地形后,开始抵御土匪的进攻。 匡斌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原名叫匡子笃。家里条件差,只有几亩薄田,还得租地主的地种。他小时候就帮家里干活,放牛砍柴,十岁读了半年私塾,十二岁父亲因参加农会被杀,母亲也很快去世。他带着弟弟妹妹过日子,十三岁去邵阳织布厂打杂,干了两年受不了厂主剥削跑回家。后来到叔叔那学织布,1930年红七军路过,他想参军被叔叔关起来挡住。 红军走后,他气不过离家,经长沙汉口上海到厦门,进了国民党四十九师补充营当兵。没多久营里闹事投红军,被镇压,他趁乱逃到小镇米铺学徒。1931年,他加入红三军九师二十五团一连,这支部队革命传统强。入伍后他打仗卖力,1932年广东水口战斗中立功,战场入党,后在江西浒湾战斗升排长。1934年福建温坊战斗又升连长。 抗日时期,他当教导四旅参谋长和莒南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精兵简政,他主动要求降职,去教导三旅九团当团长,很快就带队打了几场胜仗,让九团成了冀鲁豫主力团,杨得志司令还表扬他。解放战争时,他任第七纵队二十旅旅长,在巨野战役跟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十一师干,消灭敌三十二团三千多人。挺进大别山负责断后,部队渡黄河淮河,击退追兵,跟上主力。刘伯承元帅在会上说,问问二十旅怎么掩护的,这话对他是最大肯定。战争后期,他当十八军副参谋长,管后勤,包括粮食供给。 贵州解放后,敌对势力还活跃,土匪多,粮食问题突出。十八军进军时,匡斌亲自带队运粮。1950年7月,他带警卫班去黔东南雷山检查,搭运粮车途中被土匪盯上。土匪上千人,拦路抢粮。匡斌命令先把粮食藏好,然后占制高点抵抗。电台坏了,先修好。土匪围困,他让战士省弹药,敌人近了再打。第一轮进攻土匪损失大。夜里土匪偷袭,他早有准备,反击打退,土匪丢下几百尸体跑了。第二天土匪气焰弱了。电台修好,他发电报说击退多轮进攻,不用援兵,但蚊子多,送蚊帐来。蚊帐是管制品,土匪弄不到,蚊虫叮咬加伤亡,让他们撑不住。围了三天,土匪撤了。小队脱险。这事显示匡斌冷静,用资源弱敌。 事后,匡斌继续工作。全国解放不久,他1952年去朝鲜,任志愿军三十九军副参谋长,管后勤运输。战场上他负伤多,身上七处伤。回国后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1954年毕业。1955年授少将衔。长期打仗伤重,1971年5月28日旧伤复发去世,他的事迹记在军史里,供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