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4年,国庆节前,关在秦城监狱的屈武,突然接到毛主席的邀请:“来北京人民大会

1974年,国庆节前,关在秦城监狱的屈武,突然接到毛主席的邀请:“来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招待会!”

1974 年 9 月 28 日,秦城监狱第三监区的铁门开了。屈武正坐在不足五平米牢房的水泥板床上,用指甲在墙上刻 “新疆” 两个字。

他 66 岁,从 1968 年入狱到现在,已经在这儿待了六年零三个月。看守喊他的名字,语气比平时温和。

屈武跟着看守走过长长的走廊,心里非常疑惑:是要批斗我?还是要转移地方?走到会客室,看见桌上放着的邀请函,他的手一下子抖得厉害 —— 那红底金字的封面上,有 “毛泽东” 的亲笔签名。

这封邀请函背后,藏着屈武与新疆的深厚渊源,也记录着他为革命立下的汗马功劳。

1945 年,屈武刚从苏联回到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就接到了周恩来的密令:必须救出被关押的 131 名同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接到命令后,屈武以国民党少将参议身份潜入迪化(今乌鲁木齐),伪造蒋介石电令迫使盛世才释放 131 名中共党员。毛主席握着他的手感慨:"你这是虎口拔牙啊!"

1949 年春天,他又接受了新任务,以国民党新疆省政府委员的身份,去推动起义。

在陶峙岳的司令部里,面对那些反对起义的师长,屈武拍着桌子大声说:“看看窗外挨饿的老百姓!你们想让新疆变成第二个南京吗?”

谁也没想到,这位为新疆和平解放立下大功的人,会在多年后蒙冤入狱。

1968 年 1 月的批斗会上,屈武被按在台子上,脖子上挂着 “苏修特务” 的木牌。

造反派的头头举着他在苏联的留学证书喊:“看!这就是他通敌的铁证!”

屈武抬起头,看着台下曾经的战友说:“我在苏联学的是《孙子兵法》,朱可夫元帅还向我请教过战术呢!”

这话惹恼了造反派,一根木棍狠狠砸在他的腰上。这个曾经在新疆骑着马穿过戈壁的硬汉,咬着牙没出声。

更离谱的罪名还在后面。有人翻出他 1947 年给岳母祝寿的照片,说他 “跟国民党反动派勾结”。

屈武在牛棚里写了辩白的材料:“于右任先生是我的岳父,可他临死前留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的诗句,这难道也是罪?”

但这些材料都被烧了,他的名字从所有公开的资料里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过这个人一样。

在屈武最艰难的狱中岁月里,有人始终没有忘记他为革命做出的贡献。

1972 年冬天,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的卫生间里咳出血来。医生让他休息,他却坚持要审阅文件。

看到公安部送来的 “反革命分子” 名单,钢笔尖在 “屈武” 两个字上停住了。

这个名字让他想起 1945 年,屈武在迪化街头跟特务周旋的样子;想起 1949 年新疆起义时,屈武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密电。

“把屈武的材料调过来。” 总理说道。

秘书拿来的档案袋里,只有薄薄几页纸,上面全是 “通敌”“叛国” 这些不实的指控。周恩来猛地合上文件:“荒唐!他救过 131 名党员,这怎么能是罪?”

当天深夜,他给公安部打电话:“马上停止对屈武的迫害,不然我亲自去秦城接人!”

可江青一伙人从中阻拦,救屈武的事就搁下了。屈武在牢里收到了第一次 “特供”:一包质量差的香烟和半块发了霉的月饼。

看守偷偷告诉他:“这是周总理让人送来的。” 老人颤抖着点燃香烟,想起 1939 年,周恩来在重庆曾家岩 50 号对他说的话:“你的战场不在前线,在统战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

周总理的努力虽然暂时受阻,但正义终究不会缺席,屈武的命运即将迎来转折。

1974 年 9 月 29 日,载有毛泽东批示 "屈武同志有功,应好好对待" 的轿车驶入秦城监狱。

当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走进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时,周恩来快步迎上:"老屈,让你受委屈了。"

毛主席在主席台招手:"屈武同志,到我身边来坐。" 全场掌声雷动,见证这位 "反革命分子" 重获革命者身份的历史时刻。

屈武出狱后,经常去民革中央。他拄着拐杖到各地走访,在政协会议上大声说:“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怎么能忍心一直分开?”

1982 年,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致蒋经国先生书》,里面写道:“弟弟在台湾主持政事,应当以民族大义为重,早点实现三通。”

这封信通过香港送到台北,蒋经国看完后,沉默了很久。

屈武和蒋经国是结拜的兄弟,还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1984 年,屈武发表文章,希望蒋经国能以民族大义为先,实现国共合作。1987 年,89 岁的屈武特意去了浙江奉化,给蒋经国的生母毛氏扫墓,帮蒋经国了却不能亲自去的心愿。

1992 年 6 月 13 日,屈武临终,紧紧抓着儿子的手说:“我死后,把骨灰撒在新疆的天山。”

家人照着他的话做了,把他的骨灰埋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和当年他救出来的共产党员们葬在一起。墓碑上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一行小字:“新疆和平解放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