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4年,毛主席听说奇袭白虎团的杨育才,现在只是一个副连长,眉头一皱,问道:“11年前他就是排长,怎么才升了一级?” 1964年,北戴河剧场上演京剧《奇袭白虎团》,台下的毛主席被“严伟才”这个角色的英勇果敢深深吸引,连声称赞:“这个战士,很了不起!” 戏一结束,他便好奇地问起身边的随行人员,这样的英雄,现实中是否真有其人?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原型正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杨育才。 可主席再问起这位英雄的近况时,气氛却有些微妙,工作人员小声汇报:“主席,他现在是副连长,在部队带新兵。” 副连长?主席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早在11年前,杨育才就已经是排长了,一个功勋赫赫的战斗英雄,十多年过去,军衔居然只升了一级,这里面显然有名堂。 1953年,当时,杨育才还是志愿军的一名排长,他接到的任务堪称九死一生:带领一个12人的侦察班,渗透到敌后,奇袭南朝鲜军“白虎团”的团部。 这“白虎团”是南朝鲜首都师的王牌,李承晚都亲授过“白虎旗”,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途中,他们运气不错,抓到一名南朝鲜侦察兵,对方很怕死,不仅把“白虎团”团部的位置和盘托出,连夜间的联络口令也一并交代了。 情报到手,按理说,任务就算完成,但杨育才一盘算,敌团部不过百十号人,而南朝鲜军的战斗力在他看来根本不值一提,他心里冒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不止侦察,还要打! 于是,13人被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借着夜色直扑敌营,撞上巡逻队时,杨育才不慌不忙,让战士用刚到手的口令应对,居然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混了过去。 突袭开始,前后不过十几分钟,曾经不可一世的“白虎团”团部就乱作一团。 最终战果惊人:13名志愿军,歼敌97人,俘虏19人,敌团长当场毙命,那面“白虎旗”也成了杨育才的战利品。 这一战,让杨育才荣立特等功,获封“一级战斗英雄”。 可谁能想到,战功赫赫的英雄,回国后的仕途却走了样,当毛主席一再追问晋升缓慢的原因时,工作人员才道出那个所谓的“污点”:参军前,杨育才曾被国民党抓过壮丁。 就因为这段身不由己的经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负责干部任免的人员生怕沾上一点“政治不正确”,干脆谁也不去碰这个“烫手山芋”。 结果,一个本该大放异彩的战斗英雄,硬是在副连长的位置上耗了十年。 听到这里,毛主席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他一拍桌子:“简直是胡闹!像杨育才这样的功臣,是宝贝,是人才,怎么能因为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就耽误一个人的前程?” 主席的话分量千钧,没人敢再怠慢,僵化的规定被打破,杨育才的军旅生涯终于重回正轨,他后来相继担任了副团长、副师长,直到光荣离休。 有意思的是,即使后来身居高位,杨育才依然是那个朴素的战士,在连队那十几年,他跟士兵同吃同住,毫无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