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万毅被捕,蒋介石下令杀了他,作为东北军111师333旅旅长的万毅知道后,趁看守不注意,翻墙逃走了,谁知,在逃出玉米地时,几个哨兵却发现了他。 万毅不是普通的国民党军官。他生在辽宁金县,打小就听着街坊说甲午海战的屈辱,17岁那年,日军占了东北,他背着爹娘偷偷报考了东北陆军讲武堂,攥着枪说:“不把鬼子赶出去,我就不回家。” 讲武堂的教官总说他“骨头硬”,练刺杀时别人出三分力,他偏用十分劲,夜里还抱着地图琢磨战术,油灯熬到天亮是常事。毕业后分到东北军,他看着队伍里有人克扣军饷、欺压百姓,气得摔了饭碗:“咱们穿这身军装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来当土皇帝的!”他把手下的兵管得极严,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打仗时却总冲在最前面,弟兄们都说:“跟着万旅长,死也值。” 可就是这样的热血将领,却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万毅看着同胞被日军屠戮,部队却一枪不发地往后撤,他在营地里骂了三天三夜,说:“这不是军人,是-种!”后来他偷偷联系地下党,给八路军送弹药,帮着掩护进步学生,这些事传到蒋介石耳朵里,哪能容得下?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开始清剿内部的进步力量,万毅的名字早就列在了黑名单上。 1942年那次被捕,根本不是什么“犯了军规”,就是冲着他来的。蒋介石怕他带着东北军的弟兄们跟共产党走,更怕他在抗日战场上太得人心,动摇了自己的统治,才下了杀心。万毅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自己不能死,东北的父老还等着他回去报仇,抗日的队伍还需要有人撑着,所以才有了那次惊险的翻墙逃跑。 可玉米地边的哨兵已经端起了枪,手电筒的光刺得人睁不开眼。万毅攥紧了拳头,他知道这些哨兵里说不定就有东北老乡,说不定也曾盼着打回老家去。他没有躲,反而往前迈了一步,压低声音说:“弟兄们,枪口该对着谁,你们心里清楚。” 那句话有没有起作用?哨兵们会放他走吗?一个被蒋介石点名要杀的将领,凭什么能在重兵看守下逃出生天?这背后,藏着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勇气,更是无数爱国军人心里那点没被磨灭的良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