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黄立贵(1905/1906—1937),闽北红军与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

黄立贵(1905/1906—1937),闽北红军与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黄老虎”,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牺牲精神成为闽浙赣边区革命史上的传奇人物。[祈祷][祈祷][祈祷] 江西横峰县青板桥人(一说福建浦城),幼年家贫,仅读三年私塾后辍学务农,曾为地主长工,对剥削阶级深怀仇恨。 1925年参与组建农民协会,领导反土豪斗争;1927年12月与吴先民发动青板桥农民暴动,响应方志敏领导的弋横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两次进入信江军政学校学习,历任游击队队长、红军排长、连长。1930年任红十军特务营营长,随军入闽作战,开启闽北革命生涯。 1931年任闽北独立团团长,指挥关键战役攻占崇安县城,歼灭守敌200余人,击毙敌县长,首次解放崇安,为闽北苏区扩大奠定根基。 1932年独立团扩编为闽北独立师,任师长。1933年闽北苏区划归中央苏区闽赣省,任省委委员,并任红七军团21师师长,参与第五次反“围剿”。 因作战勇猛、战术灵活得此绰号。1934年率部转战闽赣边,在浙江江山、江西广丰等地开辟游击区,多次粉碎国民党“围剿”。 1934年7月率红58团800余人进入建瓯、松溪、政和边区,攻克东平镇等要地,摧毁多个反动政权。 同年9月主持成立建松政革命委员会,整合三县苏区,形成以政和东平镇为中心的根据地,与闽北老苏区连成一片。 指挥太平隘保卫战,以少胜多击溃敌军2000余人,巩固新生政权。 1935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重组闽北独立师任师长,率部在敌重围中开展游击战。同年冬在屏南上楼村以少胜多,击溃国民党军一个团。 1936年率部寻找闽东红军,在政和洞宫山与叶飞部会师,促成闽北、闽东、浙西南三地红军联合,粉碎国民党“清剿”计划。 任闽赣省委常委、闽中特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转战二十余县游击区。 1937年7月13日,率警卫排在邵武晒溪桥梧桐际遭国民党保安团重兵包围。为掩护战友和群众转移,持枪断后,身中数弹牺牲,年仅31岁。 敌人割其头颅悬于邵武城头示众,百姓冒死收殓遗骨。后迁葬崇安列宁公园烈士墓。 其部后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五团,投身抗战;闽北人民至今传颂“黄老虎”威名,多地立碑纪念。 黄立贵是闽北苏区从初创到坚持游击战争的核心领袖,以“虎将”之勇和战略智慧,在极端困难中开辟多块根据地,最终为掩护战友血洒沙场。其生平浓缩了土地革命时期地方红军将领的坚韧与牺牲精神,是闽浙赣革命史诗中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