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位抗战老兵享年100岁,曾亲自押送玄奘寺供奉的战犯,前往刑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诗对南京的赞美源远流长,但对于许多历史人物来说,这座城市不仅仅代表着美丽与繁华,更是见证了他们命运的转折。

吴啊萍为何坚持选择南京作为供奉地点?其中的原因与五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更准确地说,这五人中,有四人是在南京雨花台遭遇正典刑的。事实上,从雨花台刑场到玄奘寺,通过内环东线的交通线路,完全可以直达,无需任何绕道。这两地所处的位置也相互贴近,都位于公园区域内,几乎可以沿着一条直线连接。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条线路与明故宫的中轴线正好平行,而这一切都让南京成为了一个独具历史意义的地方。

有资料显示,负责将这些战争罪犯送往刑场的,是一位名叫唐泽其的抗战老兵。唐老的故事充满传奇。他曾亲自运送过多名战争罪犯前往雨花台,其中不少人最终遭到处决。唐老的亲历,赋予了这一段历史更加深刻的意义。

唐泽其,这位出生于1922年贵州凯里的老兵,在抗战岁月中经历了无数磨难。1938年,国民政府征召壮丁。由于当时他的大哥刚刚结婚,他顶替了哥哥参军。唐老的团长是孙立人,他和孙立人领导的中国远征军,以及“丛林之狐”和“东方隆美尔”等头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41年,唐老随部队赴缅甸作战。在10万人的远征军中,最终能活着回来的寥寥无几。唐老曾回忆起自己当时的经历,他与38师一起进入缅甸作战,最初在第177伤兵收容所担任担架兵,协助前线伤员的救治。面对残酷的现实,唐老每天看着一个个伤员进出治疗所,有些人从门口走进来,却再也没能走出去。

1942年3月16日,唐老与战友一起运送伤员,但由于伤员过多,火车根本容纳不下。最终,轻伤者被命令步行,这一决定,意外地救了他一命。当天,唐老乘坐的列车在不久后被日军炸毁。唐老因躲避轰炸而与队伍走散,最终通过铁路找到了回去的路。

然而,更加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1942年4月,38师被包围,迫使他们进入了野人山。在这片恶劣的热带雨林中,毒虫猛兽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在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唐老和他的战友们用芭蕉叶遮风挡雨、吃树皮、喝山沟里的水,艰难求生。最后,只有约20人从山中幸存下来,其他人则葬身于此。

1943年,唐老和战友终于从野人山走了出来。随后的日子里,他转战各个岗位,从炮手到司机,每一次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1944年,唐老驾驶吉普车遇到日军轰炸,幸运的是,车上的其他人都没能幸存下来,而他却侥幸生还。几个月后,在一次日军的夜袭中,唐老再次逃过一劫,尽管其他三名哨兵不幸牺牲,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唐老的战后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日军投降后,他回到了南京,并凭借当时获得的驾驶证,转行做了一名汽车兵,后来又成为了一名邮车驾驶员。12年的战火洗礼让唐老的人生充满传奇,但他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直至2021年11月24日凌晨1点15分,享年100岁。

如果唐老得知南京寺庙供奉的六位历史人物中,竟有五位是曾被他亲自押送至刑场的战争罪犯,不知他会作何感想。尤其是这些罪犯在南京的寺庙中被供奉,恐怕会令唐老大为震惊。他亲手将这些恶人送上刑场,而如今他们却被奉为“神灵”。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无知,更是对那些受害者的极大侮辱。

在南京的历史审判中,曾有一位美国人和五位日本战犯,其中松井石根被除外。其他四位分别是谷寿夫(乙级战犯,陆军中将)、田中军吉(陆军大尉)、向井敏明(第16师团炮兵小队长)、野田毅(第16师团副官),他们都在南京雨花台刑场被枪决。

1947年4月26日中午12:45,谷寿夫在南京雨花台被执行枪决。当时,他的命运早已注定,而前来押送他的正是唐老。唐老驾驶着一辆载有战争罪犯的车辆,车辆后面有约50辆军车与边三轮护卫,刑车上有十多名士兵。途中,经过大行宫、太平路和中华路,最终抵达了雨花台刑场。据说现场围观的群众有三万多人,气氛十分紧张和愤怒,许多人情绪激动,喊着“报仇”。按照规定,原本只应开一枪,但愤怒的民众导致了额外的两枪。

1948年1月28日中午12点,田中军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三人在南京雨花台被执行枪决。与谷寿夫的恐慌不同,这三人在行刑时显得相对冷静。尤其是田中军吉,他在回到日本后并没有低调隐匿,反而大肆宣扬自己的所谓“丰功伟绩”。他甚至曾在吃霸王餐时大肆夸耀自己杀死了100多名中国人,最终导致自己被举报、抓捕并引渡回国接受审判。

这些恶行留下的痕迹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这些战犯的罪行依然是无法遗忘的历史。正如那句俗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