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民党少将谢士炎趁着夜色,闯入了陈融生的房间中,用枪顶着他的脑袋,说:“我知道你是地下党,能帮我一个忙吗?”
这戏剧性的一幕,瞬间改变了两人的命运,也拉开了一段惊心动魄历史往事的序幕。
要理解谢士炎为何做出这样的举动,还得从几个月前那场军事会议说起。
当时,谢士炎刚参加完国民党第十一战区进攻张家口的军事会议。走出医院时,他手里着装有绝密作战计划的公文包。
这份计划一旦实施,张家口百姓必将陷入战火。谢士炎心里清楚,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
怀揣着这份沉重的责任,谢士炎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采取了行动。
当天夜里十一点,他来到了陈融生住所外。谢士炎在窗外徘徊片刻,摸了摸腰间配枪,深吸一口气推开虚掩的房门。
谢士炎用枪管,抵住陈融生太阳穴,威胁道:“不许动!” 说这话的时候, 谢士炎有些没有底气,声音有些颤抖。
可这话却把刚从睡梦中惊醒的陈融生,吓得一个激灵,他借着月光看清了来人,强装镇定:“谢兄,这玩笑可开大了。”
谢士炎没接话,直接掏出作战计划拍在桌上:“国民党要打张家口,我要把情报交给共产党。”
陈融生很意外。他早听说过,谢士炎在武汉受降时,因揭发军统贪污被诬陷入狱。虽然枪口对着自己,但陈融生还是选择相信他:“谢兄,我得核实一下。”
谢士炎冷冷地说:“给你三天。敢泄密,咱俩都别想活。” 说完,便消失在夜色中。
谢士炎能有这样的觉悟和勇气,与他此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1912 年,谢士炎出生在湖南双峰。从小,他就立志报国。1937 年,他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投身抗日战场,很快展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1942 年,浙江衢州战役爆发。谢士炎带领一个团,对抗十倍于己的日军。战场上炮火连天,他亲自抱着机枪督战,枪管打红了就换一挺继续。
七天七夜激战后,援军赶到时,阵地已成一片惨状。这场战斗,谢士炎部歼敌两千多人,还击毙了日军旅团长,他也因此被称为 “武状元”。
然而,这位抗日英雄,却在 1945 年武汉受降时跌入人生谷底。
当时,国民党接收大员贪污成风,军统特务更是明目张胆地抢夺财物。日伪仓库的金条、古玩被装车私分,连日军司令部的地毯都不放过。
谢士炎看不下去,向上级举报。结果不仅没扳倒贪官,自己反而被诬陷 “收受日军贿赂”,关进监狱。
三个月的牢狱之灾,让他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腐败。出狱后,谢士炎只能在北平街头摆摊卖字画,从威风少将变成了落魄书生。
直到老长官孙连仲邀请他担任十一战区委任军务处处长,他才重新穿上军装。
1946 年初,北平的冬天格外冷。谢士炎在办公室听到延安广播里说 “和平建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
那年 6 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内战爆发。谢士炎在日记里写道:“听到进攻张家口的计划,心里乱成一团。打下去,老百姓又要遭殃了。”
从那以后,他开始偷偷阅读进步书籍。《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这些书,让他越看越清醒,他坚信: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三天后,陈融生带来了好消息 —— 叶剑英欢迎谢士炎加入革命队伍。在东直门海运仓胡同的秘密据点,谢士炎见到了叶剑英。
叶剑英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将军深明大义,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
1947 年 2 月 4 日,谢士炎咬破手指,在入党志愿书上按下血印,庄严宣誓:“我发誓拥护共产主义……”
入党后,谢士炎利用国民党少将身份,成了隐蔽战线上的关键人物。他把《冀热察绥剿匪计划》《平津地区防御部署图》等绝密文件,以及国民党特务在解放区设电台、美国帮国民党训练特种部队的情报,源源不断送到党组织手中。
这些情报,让解放军在战场上多次掌握先机,党中央多次发电嘉奖他。
但危险也随之而来。1947 年 9 月 26 日深夜,因叛徒李政宣出卖,谢士炎在北平被捕。
审讯室里,特务头子谷正文狞笑着说:“只要供出同党,委员长说了,可以官复原职。”
谢士炎眼神轻蔑:“我抗日都不怕死,现在更不会低头。要杀要剐随便!”
谷正文恼羞成怒,动用老虎凳、烙铁等酷刑。即便被折磨得遍体鳞伤,谢士炎始终守口如瓶,连谷正文都不得不承认:“他盯着我时,我心里直发慌。”
1948 年 10 月 19 日清晨,南京雨花台刑场。谢士炎拖着沉重脚镣,一边高唱《国际歌》,一边走向刑场。
枪响后,人们在他口袋里发现一首绝笔诗:“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南京解放后,叶剑英得知谢士炎牺牲的消息,久久不语。他在给三野的电报中写道:“谢士炎同志要是能多活半年,一定能为新中国立更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