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2年1月26日深夜,良弼在自家公寓门口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成重伤,两天后不治

1912年1月26日深夜,良弼在自家公寓门口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成重伤,两天后不治身亡。临死前,良弼说:“刺杀我的人,是真英雄,我一死,大清必亡!” 良弼出身爱新觉罗宗室,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新式陆军禁卫军的统领。 与其他纨绔的宗室子弟相比,良弼是其中少有的干才。 他极力反对南北议和,更反对宣统皇帝退位。他四处奔走,联络满蒙王公,组织起一个强硬的“宗社党”,准备亲率禁卫军,与南方的革命军决一死战。 在革命党人眼中,良弼,是清廷最后一块坚石,是共和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欲要共和,必先除良弼。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京津同盟会暗杀部部长,彭家珍的肩上。 彭家珍,四川人,24岁,同样毕业于武备学堂,曾留学日本。 1月26日白天,彭家珍化装成良弼的旧友,携带炸弹,成功进入了良弼的府邸。然而,良弼恰好外出,第一次刺杀,功亏一篑。 彭家珍没有撤退。他选择了一种最危险,也最决绝的方式——在良弼的家门口,设伏。 深夜11点,寒风刺骨。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停在了红罗厂的公寓门前。车门打开,良弼的身影出现。 就在这一刻,埋伏在暗处的彭家珍,如同一颗出膛的炮弹,迎着卫兵的枪口,猛冲上去。他将怀中的炸弹,奋力掷向良弼。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火光之中,彭家珍被弹片击中头部,当场牺牲,以身殉国。而他掷出的那颗炸弹,也精准地将良弼的左腿炸断,血肉模糊。 良弼被紧急送往日本医院后,这位满清最后的强硬派,在弥留之际,头脑却异常清醒。 他对刺杀自己的彭家珍反而赞誉有加,说:“杀我者,英雄也!我素来知之,他非为名,非为利,是为主义而来,真乃英雄也!” 良弼敬佩彭家珍的勇气,也看懂了自己必须死的命运。 紧接着,他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了那句如同谶语般的遗言:“我死,清廷必亡矣!” 他知道,自己是宗社党唯一的灵魂和支柱。他一死,那些平日里只知提笼架鸟的王公贵胄们,不过是一盘散沙,再也无力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良弼的死,如同一记重锤,彻底砸碎了满清强硬派的脊梁。那些之前还叫嚣着要“决一死战”的王公们,树倒猢狲散,第二天就纷纷逃离了北京城。 这声爆炸,也扫清了袁世凯逼宫之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 仅仅半个月后,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含泪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 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王朝,就此终结。 彭家珍用自己的生命,为摇摇欲坠的清王朝,送上了最后一击。 后来,孙中山先生追授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并赞誉他“功成身死,与炸弹以俱逝”,其精神“将与民国历史同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