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重庆,一男子花24万多元买了辆二手新能源电动车,手续齐全、过户顺利,之后几个月用

重庆,一男子花24万多元买了辆二手新能源电动车,手续齐全、过户顺利,之后几个月用车体验也不错。可今年9月份去湛江途中,满电的车突然瘫痪了。男子联系厂家才知道,这辆车竟然被转卖了5次,而首任车主因拖欠贷款未还,厂家就直接远程锁了车。 据天天630新闻于9月26日报道,谢先生当初买这辆新能源电动车,就是看中了它性能好、续航扎实,使用成本还低。不仅如此,车辆手续齐全,没有任何事故。 因此,谢先生没有犹豫就以24万元买下了这辆车,并办理了过户手续。今年9月份,谢先生去湛江自驾游,结果在半途中突然失速了,然后就停在了路上,仪表盘上没有显示任何故障提示,好好的车一下子就成了个“铁疙瘩”。 谢先生是急坏了,也感到一阵后怕,这要是在高速上突然停下,那得有多危险。 之后谢先生联系了商家客服,这一问才知道,这辆车已经转手5次了,首任车主因为贷款没还上,所以商家就直接远程把车给锁了。 谢先生气坏了,自己合法买过来的车,连首任车主是谁都不知道,凭啥要替他承担后果? 谢先生多次要求厂家解锁,但厂家却一直以需要和金融公司协调为由拖延。谢先生实在没办法,目前打算算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事件中,谢先生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购买了涉案车辆,并且在车管所已经备案登记,车辆的所有权转至了谢先生名下,而且车辆也是谢先生在开。 在这种情况下,谢先生已经合法取得了车辆的所有权,且谢先生一开始并不知道车辆已经被转手5次,也不知道首任车主拖欠贷款一事。 因此,从法律上来讲,谢先生属于善意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当对谢先生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 其次,车上的电控系统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谢先生购买这辆车,自然也包含了电控系统。 但是商家在车辆已经多次合法转让后,还以系统是商家的这种理由,直接从后台系统中,远程操作把车给锁了,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这其实就是对谢先生财产使用权的实质性侵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自己买的、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第20条规定,经营者得给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不能做虚假或者让人误解的宣传。 因此,商家侵犯了谢先生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谢先生有权要求商家立即解锁,恢复车辆正常功能。 同时,谢先生也有权要求商家承担因车辆被锁产生的损失。 至于首任车主不还钱的问题,商家应当去找首任车主单独解决,现在车辆已经合法交付给了谢先生,那商家就不得再找谢先生的麻烦了。 如果商家认为交易和手续不合法,登记不合法,那就请拿出相应证据。 最后,谢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如果商家能随时从后台系统操控车辆停运,那将是十分恐怖的事情。一旦系统出现问题,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障?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