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国军保安第四师师长正在睡觉,忽然感觉有人拍了拍他,两眼一睁,黑洞洞的枪口已对准了他的脑门,“要投降,还是要反抗?”,这位师长选择了前者,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对方仅有12人。 怎么可能?12个人,竟然能让一支2700人的正规军乖乖放下武器。此般情节,乍听仿若天方夜谭,荒诞离奇至极。 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于往昔岁月中真切上演,令人在惊愕之余,不得不信这世间的奇幻莫测。 这件事的主角叫刘子林,他的胜利密码,从来不只是靠勇气,而是一套精密的作战法则。 我们得先看看刘子林这个人。1949年,他才23岁,却已经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了。从12岁入伍算起,他打过的仗超过250次,身上留下了5处伤疤。 这种经历让他对战场有一种野兽般的直觉,敢在别人觉得是绝境的地方,看到胜利的缝隙。 当他向上级提出,要带12个人去端掉敌人师部的计划时,团参谋长觉得他疯了,说这是“胡闹”。但刘子林很平静,他愿意拿自己的命去赌这个万一。 这般决心,实则源自他那坚如磐石的绝对自信。此自信似巍峨高山,稳稳支撑着他一往无前的意志,让决心在心底生根发芽,愈发坚定。 几个月前的那场战事仍历历在目,他仅率八人便深入敌营,如神兵天降般将敌军师长阎尚元生擒,如此智勇之举,着实令人惊叹。 同样的战术,他曾运用自如并大获成功。往昔的胜利仍历历在目,那一次他凭借此战术,巧妙应对,最终达成目标,辉煌战绩至今令人难忘。 刘子林的奇袭,从来都不是头脑发热。 在1949年11月的那扶圩战斗中,他的行动就像一场外科手术。一切的起点,是他们端掉了一个敌军前哨,抓了30多个俘虏。 刘子林没把这当成一次小胜利,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情报站。 他巧妙地从一名被俘的敌师长亲信口中,探得三条至关重要的信息:敌师长关中岳的栖身之所、当晚的通行口令,还有敌军次日即将撤离的计划。 这一下,模糊的目标变得清晰无比。他要做的,就是在敌人跑路前,精准地切掉他们的“大脑”。 行动的每一步都踩在情报点上。他们换上敌军的衣服,让那个亲信在前面带路,靠着正确的暗号,大摇大摆地走过了好几道哨卡。 当刘子林带着人冲进关中岳的住所时,这位师长还在梦乡里,根本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真正的决战,发生在枪口顶住关中岳脑袋的那一刻。刘子林没有浪费一颗子弹,而是发动了心理攻势。 彼时,国民党兵败之势如摧枯拉朽。他振臂高呼:“你们被包围了!”这句本是虚妄的谎言,于这兵败如山倒的宏大背景之下,竟真切得令人几近信以为真。 他给了关中岳一个选择:要么死,要么带着部队投降。 关中岳彻底懵了,惊恐之下,他选择了后者。他拿起电话,亲自给自己手下的两个团长下令,要求全体缴械。 就这样,一个电话,瘫痪了2700多名士兵的战斗意志。一场兵不血刃的胜利,成了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 1950年9月,刘子林胸前挂着五枚勋章,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他的传奇故事荣登《人民画报》封面,宛如春风拂过大地般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在广袤的华夏土地上激起层层回响,为众人所传颂。 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他的勇敢,更是他那种以小博大、以智取胜的非凡智慧。 信息来源:星火燎原|我军冒雨昼夜行军,歼灭敌人一个师,来源:解放军报微信,2021-11-05 0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