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下台后,“精心挑选”了黄循财接班,但是李家在新加坡并没有终结。只要淡马锡的股权架构不变,新加坡永远都是李家的。淡马锡这个公司基本掌握了新加坡的命脉,这是个接近三星体量七成的公司,诞生在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可想到他对新加坡的影响力之巨大。 新加坡总理换人,但这似乎并不是“李家时代”的落幕,反而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权力变奏,李显龙把位子交给了黄循财,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交接,而是一次高明的战略转型,李家的影响力正在从台前的直接统治,悄悄转变为一种深植于国家骨架里的隐性力量。 他们通过搭建政治防火墙、操控经济命脉和布局遥远的未来,确保家族的核心地位不动摇。 黄循财能坐上这个位子,关键就在于他那“干净”的背景,对于一个长期被“王朝政治”标签所困扰的国家来说,选他出来,本身就是一次漂亮的风险对冲,跟人民行动党里那些有军方背景或与大财团勾连的同僚比,黄循财的普通家庭出身和中立人设,让他成了各方都能点头的最大公约数。 这一招精准地堵住了外界的悠悠之口。李显龙心里清楚,再选一个跟家族沾亲带故的人,只会坐实“家族统治”的说法,所以他学了父亲李光耀当年的那一手,先让吴作栋上,向世界证明这不完全是李家的私事,现在黄循财这个信得过又没血缘的助手,正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这个安排还有一个妙处,在新加坡必须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地缘棋盘上,一个没有强烈家族色彩的领导人,更能为国家争取到宝贵的独立形象和外交空间,这场权力重塑的真正精髓,是它搭起了一个“二元结构”,它把那些天天面对舆论炮火、琐碎头疼的日常管理,跟决定国家命运的核心控制权,漂亮地分开了。 黄循财被推到台前,专门处理老百姓最关心也最容易抱怨的民生难题,不管是通过“前进新加坡”计划去碰棘手的组屋价格,还是发消费税补贴来平息通胀的怨气,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吸收日常政治中的各种颠簸和震动。 而李显龙则退到了幕后,抓着更根本的权力,作为国务资政,他对那些“重大长远”的决策依然有发言权,甚至传言说文件都得他批,更核心的是他继续当着政府投资公司的主席,直接管着几千亿美元的国家财富。 再加上李家和另一个经济巨无霸淡马锡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这等于把国家的经济命脉死死攥在手里,这种分工简直就是:黄循财负责新加坡的“现在”,而李家则继续定义新加坡的“未来”。 如果只把黄循财上台看作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那就太天真了,这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渡长廊”,就像当年吴作栋为李显龙铺平了路一样,黄循财的稳健执政,很可能也是在为李家的下一代创造一个完美的成长温室。 李显龙的儿子李鸿毅,就是这个长远布局里最显眼的信号,麻省理工毕业,管过国家的大数据,仕途一路绿灯,无不透露着家族的深意,他刻意营造的穿连帽衫的非传统形象,和他堂兄李绳武的公开反对,都从正反两面证明,第三代接班的戏码早已开演。 所以说黄循财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缓冲期,在这个阶段,李家的下一代可以在没有聚光灯直射的压力下,积累经验,塑造人设,等待一个最好的接棒时机。 这场交接更像是一场跨越世代的接力赛里,一次计划好的换棒,而不是冲过终点,黄循财的挑战,是要证明自己不只是个“代理人”,而李家则通过这场变奏,确保了无论谁站在舞台中央,这首曲子的主旋律,依然由他们来谱写。 有网友认为“就这么弹丸之地要能源没能源要粮没粮要技术没技术,全靠收过路费和资本融资,说难听点要垮也就一两年就沦为贫痍之地,明面上是一国总理暗地里没有一个国家会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