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6年,鲁迅去世的第2天,和鲁迅反目成仇13年的弟弟周作人,若无其事地去学校

1936年,鲁迅去世的第2天,和鲁迅反目成仇13年的弟弟周作人,若无其事地去学校上课。课上,周作人讲到颜之推的《兄弟篇》,他的眼眶突然发红,想起和鲁迅断交的那天。   其实,周作人和鲁迅是亲兄弟,他们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老家关系非常好。   他们一起在名叫百草园的后院里玩,一起去一个叫三味书屋的私塾里读书,童年生活过得无忧无虑。   后来家里情况不好了,兄弟俩就一起去日本找出路,希望学点新东西改变命运。   那是1902年,他们在东京租了个小地方住,鲁迅是哥哥,总是很照顾周作人,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小事,他都替弟弟想着。   周作人也争气,脑子聪明,学问做得很好,兄弟俩那时候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就在东京,他们认识了一个给留学生做饭的日本姑娘,名叫羽太信子。   这个姑娘家里条件不好,但是人很勤快,干活也利索,她和周作人认识没多久,两个人就互有好感,谈起了恋爱。   周作人跟鲁迅说了自己想和羽太信子结婚的事。   鲁迅虽然担心娶个外国人以后会有麻烦,但看到弟弟那么喜欢,也就没有反对。   没过多久,周作人就和羽太信子在日本结了婚,结了婚之后,周作人还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开销都成了问题。   鲁迅为了这个家,决定自己先不念书了,提前回国找工作赚钱。   他后来在教育部找到了职位,就把母亲从老家接到了北平,自己负责养老。   他每个月挣的钱,不光要养活母亲,还要定期寄一部分去日本,帮助弟弟和弟媳妇过日子。   到了1911年,周作人也带着羽太信子从日本回到了中国。   为了让一家人能住在一起,也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鲁迅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还把绍兴老家的祖宅给卖了。   他用这笔钱,在北京的八道湾买下了一个很大的四合院。   这个院子足够大,鲁迅和母亲,周作人夫妇,还有他们最小的弟弟周建人一家,全都住了进去。   鲁迅是家里的老大,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他把赚来的钱都交给母亲管。   但是母亲年纪慢慢大了,管家的事情就落到了长媳羽太信子的身上。   羽太信子性格本来就比较厉害,她接管家里的事情以后,慢慢地就把钱袋子抓得紧紧的。   自从羽太信子管家=钱,她花钱就开始变得大手大脚,家里雇了好几个佣人,孩子出门上学都要专门包车接送。   每天的吃穿用度都非常讲究,花销远远超出了鲁迅和周作人两个人的工资总和。   鲁迅自己过日子很节省,他非常看不惯这种做法,也跟弟弟提过好几次,让家里省着点花。   可是羽太信子根本不听,周作人又是个怕老婆的,什么事都顺着妻子,从来不说个不字。   这样一来,鲁迅和羽太信子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深。   有时候鲁迅的工资没能按时交上来,她就直接给鲁一顿脸色看,说话夹枪带棒的。   到了1923年,矛盾已经没办法调和了,一件事情的发生,让这个家彻底散了。   那天,羽太信子突然在客厅里又哭又闹,指责鲁迅对她有不轨的想法,甚至说鲁迅偷看她洗澡。   这种话在那个年代,对一个男人的名声是致命的打击。   家里其他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太荒唐了,可是周作人却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自己的妻子。   他不仅没有为哥哥辩解一句,反而写了一封信给鲁迅,信里的用词非常难听,就是要跟鲁迅断绝兄弟关系。   鲁迅收到信之后,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觉得这个弟弟简直是不可理喻,自己的好心全都喂了狗。   他心灰意冷,什么都不想再解释了,决定立刻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原配妻子朱安搬出去。   可笑的是,他准备搬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居然连租房子的钱都没有。   因为他这么多年的工资,全都上交给了羽太信子,最后只能向朋友开口借钱,才在外面找了个地方住下。   而他辛苦买下的那座八道湾的院子,就这样被周作人一家人独占了。   这次决裂对鲁迅的打击非常大,他的肺病因为生气变得更严重了,心里的创伤更是很多年都没有好。   从那以后,兄弟俩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整整十三年,没有再说过一句话,也没有见过一次面。   直到1936年10月19号,鲁迅病逝的消息传来。   周作人听到消息后,外人看不出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还是照常生活,第二天还去上课。   可就是在那堂课上,他放下了原本的教案,专门讲了那篇关于兄弟情谊的古文。   颜之推在文章里说,兄弟是身体分开但血气相连的人,这种情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周作人选在哥哥去世的第二天,在课堂上讲这篇文章,他心里的后悔和痛苦,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了。   这大概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向那个已经远去的哥哥,进行一场无声的哀悼。 信源:澎湃新闻——周氏兄弟的反目是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大的隐痛

评论列表

遒铮
遒铮 2
2025-08-25 10:43
人死为大,活着的时候打出屎,死了才想起对方的好,有什么用,感觉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