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造船业巨头正在中国崛起,就规模而言,无人能及】(商业内幕)一家中国国有造船集团

【造船业巨头正在中国崛起,就规模而言,无人能及】

(商业内幕)一家中国国有造船集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如今,它即将完成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的合并,从而打造出一支绝对强大的行业力量。

中国在全球造船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及其盟友则在苦苦追赶。此次合并只会加强北京对该行业的控制,使中国在发展商业和海军实力方面获得关键优势。

上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的股票停牌,原因是CSSC正在着手吸收合并CSIC,而CSIC最终将被摘牌。此前,CSSC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批准,将通过一项大规模换股交易吸收合并其竞争对手CSIC。

这是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筹划的合并的最新进展,此举将打造一个新的精简型造船巨头。尽管两家公司多年前就已合并,但产业重叠以及尚未解决的内部行业竞争仍然是一个问题。

此次大型合并将削减重复成本和冗余职能,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协调性。据中国媒体报道,合并后,中船集团将控制约560亿美元的资产,年收入将达到180亿美元。一些分析师的预测甚至更高。

中船集团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造船业的报告,到2024年,中船集团建造的商用船舶吨位将超过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造船业建造的总吨位。

中船重工是中国第二大企业。两家公司均为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它们的运营和发展均受政府监管。它们最初属于同一家公司,直到1999年中国共产党改革后才分拆。

预计两家公司的重组将带来一个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中船集团。这标志着中国正努力推动其商用和军用船舶制造业务的整合。

“最终,中船集团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造船公司,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营收来看,都遥遥领先,”CSIS中国电力项目高级研究员马修·富纳奥莱(Matthew Funaiole)告诉《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或许更重要的是,它将获得中国政府及其产业政策的全力支持。”

这种国家支持意味着全球竞争对手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而是北京产业战略的一个分支。

——庞大的造船帝国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一家商业造船巨头,拥有由北京政治和军事领导人控制的庞大造船厂、工厂和研究机构。

CSIS今年早些时候表示,该公司旗下拥有84家子公司,在造船、工程、研发和其他领域拥有超过20万名员工。相比之下,根据现有数据,整个美国造船业直接雇佣的员工人数仅为10万余人。

据估计,在两家公司刚开始合并时,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管理的总资产总额高达1200亿美元,几乎是韩国竞争对手现代重工的四倍。两家公司共享资源,包括融资、技术和人员。

此次合并本身是中国长期以来推动船舶制造业整合的一部分,因为“中央政府正试图减少国内市场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以便更好地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富纳奥莱说。

尽管中国活跃造船厂数量自2009年达到300多家的峰值以来有所下降——截至2024年,约为150家,分布在少数几个主要生产基地——但总产量仍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2023年和2024年。到2024年,中国商用船舶产量将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在中国的主要造船中心,尤其是在上海、广州和大连,商用船舶的建造速度非常快。

同样,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也依靠海外船舶订单蓬勃发展。CSIS审查的数据显示,外国公司已从中国最大的造船厂购买了数百艘船体,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许多船厂也参与军用船舶的联合生产。尤其是中船集团,它是北京所谓的“军民融合”战略的成功案例,该战略消除了商业部门和国防部门之间的障碍,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

中国的军民两用方式使其造船业能够使用生产商用舰艇的相同设备和人员快速生产海军舰艇,从而使海军力量的建设受到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的关注。

五角大楼在最近的中国军事年度报告中多次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

中国海军拥有超过370艘舰艇和潜艇的作战力量。最新报告称,由于中国能够生产各种舰艇、发动机、武器和系统,其“几乎能够自给自足所有造船需求”。在严重冲突中,当补给线可能面临意外压力时,自给自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面临的挑战

此次合并的完成加剧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造船业主导地位的担忧,并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及其盟友(特别是韩国和日本)能够而且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自身产业的疑问。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将振兴美国造船业列为首要任务,并越来越多地讨论让美国军方和国防承包商与韩国和日本公司更紧密地合作。然而,言论与行动却有些脱节。

通过合并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中国似乎显著增强了国内造船业实力,以继续在全球造船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CSIS 报告称,截至 2025 年 1 月,中国将占据全球商船订单的 62% 左右,直至 2033 年,其中新集装箱船订单占 80% 以上,液化天然气 (LNG) 运输船订单占 30% 以上,这些船对全球贸易至关重要。

新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现在将在其船厂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建造军舰。

富纳约莱表示,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的合并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的造船能力和产能,特别是因为北京将拥有更集中的控制权,这将使跨部门造船技术、人员和资产的转移变得更加容易。

对于华盛顿及其盟友来说,此次合并凸显了北京已经遥遥领先,以及追赶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