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5亿存1亿度电!中国氢氨技术让日本连夜抢单,改写全球能源规则

7月8日傍晚,一辆满载绿氨的罐车缓缓驶出内蒙古赤峰元宝山产业园。当这抹流动的“绿色”融入戈壁晚霞时,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风与光在此刻化作“绿色石油”,中国能源革命翻开全新篇章!

中国在氢氨技术领域正加速发展,将“绿氢”与氨结合,作为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路径之一。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再将绿氢与氮气合成绿氨,利用氨作为高效、安全的氢能载体和零碳燃料。

氢气体积能量密度低、液化能耗高、长距离运输成本高昂且存在安全隐患。氨具有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液氨约是液氢的1.5倍),常温常压下可液化(-33°C或10atm),储运基础设施(液氨储罐、槽车、船舶)相对成熟完善,运输成本远低于液氢。

利用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风电、光伏)电解水制取“绿氢”,再通过传统的哈伯-博施工艺(需使用低碳或零碳能源供能)将绿氢与空气中的氮气合成“绿氨”。氨成为绿氢的化学存储形式。

氨本身不含碳,直接燃烧或用于燃料电池时只产生氮气和水(需控制氮氧化物生成)。因此,绿氨可直接作为零碳燃料应用于难以电气化的领域,如航运、重型卡车、工业高温加热等。

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和消费国,拥有庞大的合成氨工业基础和遍布全国的储运、分销网络,这为绿氨作为能源载体的初期推广提供了便利。

“绿色石油时代已经来临!”项目投资方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在投产仪式上宣告,“这座‘新油田’将帮助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就像当年大庆油田帮助中国摆脱外国石油依赖一样!”

破解世界难题,中国智慧打破能源魔咒。

新能源的波动性与化工生产的稳定性,曾是世界绿色氢氨项目难以落地的致命瓶颈。传统化工需要稳定电力供应,而风光发电天生具有波动性——这一矛盾让欧美众多项目止步于实验室。

中国技术给出了完美答案。

这套自主研发的AI驱动系统能实时感知风光能源变化,以秒级速度进行人工智能运算,精准指挥每个生产单元协同工作。

风大光强时,系统自动提升制氢负荷;风光减弱时,合成氨装置可在半小时内完成全负荷调节。这套全球最大的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真正实现了让用电负荷跟着发电量走的革命性突破。

远景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是系统的大脑,其核心算法优化了每个环节的运行,确保绿电利用最大化,同时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成本碾压全球,中国方案震动国际能源界。

绿色能源的成本问题曾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现在,我们只需投入1.5亿元建造一个氨罐,就能储存相当于1亿度电的能量。而储存同等电量,如果用锂电池储能,需要600亿元。

这一数据令现场国际专家哗然。绿色液氨作为大规模储能方式,成本仅为传统储能的0.25%!

该项目还创造了多项全球之最,全球最大100%绿电直供项目、世界最大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全球首座全动态绿色化工厂。

项目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具备快速标准化复制的特点。在中国完成高品质预制后,能快速部署到全球任何需要绿色能源的地方。

100%绿色循环,中国给出全链条解决方案。

在项目现场,一个细节引人注目: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100%绿色循环。

电力全部来自上游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产生的绿电。生产用水则全部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真正实现全流程绿色生产。

项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三期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52万吨。届时每年可为全球减少约912万吨碳排放,相当于1520万辆燃油车的年排放量!

国际客户蜂拥,中国绿氨成全球抢手货。

投产仪式现场,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能源化学品部总经理冈田敬太郎迫不及待地与远景签署长期采购协议:远景将不稳定的风光电能转化为稳定绿氨的技术能力,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最大痛点!

根据协议,从2026年开始,赤峰生产的绿氨将销往日本及亚太地区,用于船舶燃料、氢能衍生品、化肥与基础化工原料等多个领域。

更令人振奋的是,该项目投产当日就获得了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颁发的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认证。这一认证意味着中国绿氨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彻底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项目已吸引了日本、新加坡、阿联酋、法国等众多国家的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中国绿色能源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硬通货!

能源新枢纽,内蒙古戈壁崛起“绿色油田”。

赤峰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绿电占比超六成。在这片绿色能源沃土上,远景152万吨零碳氢氨、中能建13万吨绿氨、中广核20万吨绿醇、天合光能50万吨绿醇等8个风光制氢氨醇项目正在全面推进。

戈壁滩上,巨大风车旋转,光伏板闪耀光芒。这里没有传统油田的钻机和油污,只有风与光转化的“绿色石油”奔涌不息。

随着欧盟碳关税机制实施,传统灰氨成本将大幅上升,绿氨的经济性拐点已经到来。当西方国家还在实验室摸索时,中国凭借先发优势,正牢牢掌握绿色能源时代的主动权!

评论列表

rgrw
rgrw 34
2025-07-28 06:10
中国的绿色产业很强大全球领先,但是产业认证却要国外说了算,人家说你产业不够绿色哪怕我们都知道足够绿色也很难打入国际市场

贝者月生 回复 07-28 08:57
国际市场。。。中国能自主解决能源问题就能解决台湾问题,进而解决打台湾后的一系列问题,就连人口问题都能解决。

没有资产的我欠了2百万 回复 07-28 13:53
不是他们说了算而是他们不让进入

天气很不错
天气很不错 22
2025-07-28 07:53
这要是真的就牛逼大了![点赞][点赞][点赞]
Rainy
Rainy 14
2025-07-28 07:47
氢能的另一个选择![点赞]
星狐
星狐 13
2025-07-28 15:05
绿氢过程就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不稳定能源,在催化作用下电解水生成氢气;然后再催化作用下与液化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氨气,再完成氨气的液化、存储和运输;然后低电电压条件电解液氨释放出氮气和氢气,供给氢燃料电池使用,释放成电力。
富贵
富贵 13
2025-07-28 01:12
[点赞][点赞][呲牙笑][呲牙笑]
用户13xxx08
用户13xxx08 9
2025-07-28 08:35
聪明,完美[点赞]
用户10xxx13
用户10xxx13 9
2025-07-28 10:36
液化氢的安全性注定很难成为主流,这是不是氢能转化储存方式的第一步
LBB
LBB 5
2025-07-28 14:36
先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国外市场不予理睬,国内足够闭环了,再向关系良好国家推荐,总之东西足够优秀,不怕没人买
熊光仪
熊光仪 5
2025-07-28 14:23
氢难以存储和运输,甲醇或氨就方便多了,需要氢的时候可以现场甲醇制氢或者氨制氢,甚至直接当燃料。
用户12xxx48
用户12xxx48 5
2025-07-28 18:39
关键是全流程重要原材料均为变废为宝的绿色途径,这是很大的优势,今后主要就是垃圾回收方面的重大变革了
年华似水
年华似水 4
2025-07-28 13:58
这算是一种可移动的能源存储模式吧。
用户23xxx78
用户23xxx78 3
2025-07-28 13:06
这才是能源的良性循环!
用户11xxx96
用户11xxx96 3
2025-07-28 21:02
希望不是骗补贴的项目啊[呲牙笑]
prince、轩
prince、轩 3
2025-07-28 19:02
绿色是绿色。安不安全就不好说了
叶舞春风
叶舞春风 2
2025-07-28 21:25
甲醇也不错。对内燃机来说也不需要复杂的改造。
大仙
大仙 1
2025-07-28 14:55
氨的分子式来看,为什么不直接用氨发动机呢
ppddwoaini
ppddwoaini 1
2025-07-28 20:46
氨气?液氨?这几年安监局严查这东西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1
2025-07-28 08:36
不是又一个水变油或中芯吧?

爆米花 回复 07-28 15:23
你看看它的原理,完全合乎科学啊!

用户1700076 回复 07-28 12:32
其实还是合成氨工艺,传统是用煤或者石油制氢,现在只不过现在改为电解水制氢。多数设备还是传统设备。

xxiatian
xxiatian
2025-07-28 09:22
看来国家主推氢能源了
龙骉
龙骉
2025-07-28 11:36
点赞支持国家!!!很高兴看到国家各个行业不断取得开创性的技术创新,造福全中国同胞,甚至以后造福全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是化石能源,用石油用天然气,知道国家开创性的统一所有能源,包括未来最清洁能源,最无限可能能源,核聚变,最终的目标是去油用电!!这方面国家电网的超高压远程输掉,特高压技术,全球领先,一骑绝尘!!!汽车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操控性打转,美西方一直不思进取,直到华为开创性的提出安全第一,真正智能驾驶,才为未来可能把人们从远程驾驶的痛苦中解放出来,为以后减少交通事故提供解决方案!!!放眼全球,真正的智驾,现阶段就是华为遥遥领先!!!氢能源,日本开发很早,可惜太狭隘,国内市场又小,现在国内又开创氨能来储存,极大解决氢能本身的不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