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专家评价:中国武器虽然参数漂亮,但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他说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

俄专家评价:中国武器虽然参数漂亮,但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他说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美国武器可能某些性能不如我们,但人家是实打实打过仗的,比如美军的 "战斧" 导弹,从海湾战争到现在用了 2000 多枚,边打边改,越打越精。

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再厉害,没经过实战检验,真打起来会不会掉链子?谁也不敢打包票。

俄罗斯专家自己国家的武器又如何呢?苏 - 57 战斗机虽然早于中国歼 - 20 研发,也在叙利亚、乌克兰参战,但大多是携带对地攻击武器投弹。

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空中隐身作战,并未真正得到检验。这说明,实战经验也分含金量高低,并不是所有实战都能带来有效的改进。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武器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军的实战大多是针对低战力小国,这种 "满级选手回新手村称王称霸" 的做法。

虽然积累了经验,但对中国这种注定要与高水准对手交锋的国家而言,意义其实很有限。而且,美军武器在实战中也并非无懈可击。

比如在俄乌冲突中,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 "海马斯" 火箭炮、"星链" 系统等,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暴露出容易受到电子干扰的问题。

"神剑" 制导炮弹在俄军电子干扰下命中率从 70% 下降到 6%,这说明实战经验虽然重要,但武器的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性能同样需要不断提升。

然而,中国武器真的就没有实战检验的机会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 2025 年的印巴空战中,中国的歼 - 10C 战斗机首次经历战火洗礼,并且经受住了考验。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场由中国制造的巴基斯坦战机与法国制造的印度战机之间的空中交锋,是中国军事装备首次与西方顶级装备正面交锋,不仅彰显了中国军事工业的技术进步,还将对全球军工格局造成深远影响。

巴基斯坦军方官员称,巴军在冲突中使用的导弹包括霹雳 - 15 的改型,这场交战将 "写入教科书"。这说明,中国武器在实际冲突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紧接着,我们还要看到中国军工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建立了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构建完整高效、开放融合的国防科研体系,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

从 "天宫" 对接、"嫦娥" 探月到 "航母" 入列、"蛟龙" 深潜,中国在航天、海洋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就,为军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中国的军工研发不仅注重性能参数,更注重系统集成和实战化设计。

例如,中国的无人机体系从单兵携带式巡飞弹到重型战略无人机侦察机、隐身无人轰炸机,种类齐全,稳居全球第一。这些无人机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实战需求,具备多样化的作战能力。

或许有人会说,演习和模拟测试不能替代实战。但实际上,中国在演习中也在不断检验和提升武器性能。

2025 年 6 月的 "应急使命・2025" 演习中,中国展示了一大批新质救援能力装备,如高低空无人机集群、耐高温机器人、大流量远程供水系统等。

这些装备在模拟的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场景中协同作业,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虽然这不是实战,但也考验了装备的可靠性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实战检验的重要性。实战能够暴露武器在实验室和演习中无法发现的问题,为改进提供直接依据。

但实战检验也有其局限性,不同的战争环境、对手和战术都会影响武器的表现。中国武器虽然目前实战经验相对较少,但通过自主创新、模拟测试和国际合作,正在不断提升性能和可靠性。

没有实战检验的中国武器,真的就不如经过战火淬炼的美国装备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