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为什么不买T-80坦克? 在苏-27成功出口到中国后,急需外汇的俄罗斯又把目光瞄准了中国陆军。在俄罗斯看来,当时的中国陆军非常落后,坦克还是第一代的59式,88B在他们看来也只是59式的改进型,远不能和俄罗斯的T-72和T-80相比。火炮以牵引式火炮居多,自行火炮数量很少且性能落后。防空武器更为落后,高射炮只有陈旧的37毫米和57毫米高炮,防空导弹只有少量红旗-61,至少落后俄罗斯20年以上。由此,俄罗斯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陆军会购买至少300辆T-80U主战坦克和大量的步战车、自行火炮和防空导弹。为此,1993年,踌躇满志的俄罗斯在解放军某坦克师的训练中心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俄罗斯陆军武器展览,将所有俄罗斯陆军现役装备都运到该师的车库里进行展示。解放军三总部、七大军区的将军们,以及国防科工委的专家和兵器工业的工程师们挤满了车库,这个难得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不久前还是敌人的武器装备。 俄罗斯原本以为他们可以至少赚22亿美元,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将军和设计师们对他们最引以为傲的T系列竟然没有看上眼,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 为什么我们连俄罗斯的看家武器T-80U都看不上呢?这是因为我们当时已经对从特殊渠道得到的T-72M和T-64进行了测试,这两种坦克远没有俄罗斯吹嘘得那么厉害。我们的88B坦克105毫米主炮就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正在发展的12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2000米外轻易击穿T-80U正面装甲,在火控性能上更是全面超越俄罗斯。所以到最后,我们只是购买了BMP-3步战车的炮塔和道尔MI防空导弹,空军则购买了S-300。被放弃的还有曾被俄罗斯寄予厚望的米-24武装直升机,这款参加过阿富汗战争而且被大量击落的苏俄第一代武装直升机显然无法让中国满意。 中国在此之前的80年代,利用和西方的短暂“蜜月期”,得到了大量的西方武器和设计理念,这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我们后来也借鉴了俄罗斯武器设计的大量技术和理念,但我们却由此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而且当时,中国陆军的武器虽然落后,但差距要远小于海空军,在当时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海空军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而陆军则采用少量引进为辅、自主研制为主的装备方针。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今天中国陆军的武器装备质量已经远超俄罗斯,即便和美国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有谁又能想到,中国做到这一切仅仅用了30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