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架国民党运输机在唐山迫降。解放军撬开舱门时,惊讶地发现机舱内堆满了银元,经称重达 4.6 吨,差不多 17 万枚。 这场景太惊人,在场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架运输机的驾驶员,是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杨宝庆,此时他正昏迷在驾驶舱里,压根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成了历史里的一个关键人物。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段满是惊险和艰难选择的传奇经历。 杨宝庆生在河北曲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杨宝庆出身河北曲阳农民家庭,1937 年日军在其老家制造"曲阳惨案",父母遇害。他为报仇参军,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后赴美学习飞行技术。 回国后,在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等战役中屡立战功,炸毁日军多艘舰艇和多处地面目标,其座机被战友称为‘死神之翼’”。 抗战胜利后,杨宝庆想解甲归田,回乡下过安稳日子。可国民党当局不让他走,说 “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你,哪能说走就走”。 杨宝庆没办法,只能继续留在空军,还被逼着参加内战。 1948 年,国民党在战场上一路败退,不少飞行员都起义投奔了解放军。为了防止更多人 “叛逃”,国民党把飞行员的家属都送到台湾当人质。 杨宝庆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被送到台北,住在简陋的安置房里。 同年 10 月,杨宝庆的大儿子突然得了重病,高烧一直不退。他急得不行,向上级请假想去台湾看看,结果被拒绝了。 上级说 “现在是战争时期,你的任务比家里的事重要”。看着电报上的回复,杨宝庆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 他再一次请求,得到的却是训斥,还说 “再提这事儿,就按军法处理”。 这件事让杨宝庆彻底对国民党寒了心,他常常在私下里骂国民党冷酷无情。这些话传到了地下党那里。 中共地下党员李云龙受指派来接触他,直截了当地说:“杨先生,我们知道你对国民党很失望,不如加入我们,为老百姓打仗?” 杨宝庆没说话。他其实也想过起义,可家人在台湾,他怕自己投诚后,老婆孩子会遭殃。 他痛苦地说:“我不能让他们跟着受牵连。” 李云龙握住他的手说:“我们保证,只要你驾机起义,我们一定想办法把你的家人接回大陆。” 这句话让杨宝庆看到了希望,他终于下了决心:“我相信共产党,我跟你们干!” 起义的计划在暗地里悄悄准备着。1949 年 2 月,杨宝庆被调到西安空军基地。在这里,他碰到了同样对国民党不满的姐夫赵连景。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行动。 赵连景在一次秘密见面时说:“机场跑道上停着一架 C-46 运输机,油加得很足,随时能飞。” 杨宝庆心里一喜,这正是他需要的机型。C-46 运输机装得多、飞得远,适合长途飞行。 经过仔细商量,行动定在 2 月 17 日深夜。当天晚上,杨宝庆和赵连景带着工具箱,以 “检修飞机” 的名义靠近那架 C-46。 哨兵认识他们,没起疑心。两人赶紧上了飞机,启动了引擎。随着螺旋桨转起来,飞机慢慢滑向跑道。 可就在飞机快要起飞的时候,出了意外。一个巡逻的军官发现情况不对,举着枪大喊:“停下!你们要干什么?” 杨宝庆来不及多想,猛地推了油门,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最后在子弹的嗖嗖声中飞了起来。 飞机升空后,杨宝庆才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 —— 没带地图。在黑夜里,他只能凭着记忆往北平的方向飞。 三个小时后,燃油表的指针快速往下掉,可地面上根本没看到北平的灯光。杨宝庆吓出一身冷汗,说:“糟了,迷路了!” 他想调整方向,可燃油已经不够飞到北平了。没办法,只能选择迫降。 最后,飞机在唐山附近的农田里坠毁,杨宝庆也因为撞击昏了过去。 杨宝庆在解放军的医院里醒过来后,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开的那架 C-46 运输机上,竟然装着 4.6 吨银元! 这些银元是国民党从各地搜刮来的,本来打算运到台湾当 “应急资金”,没想到成了他起义带来的 “意外收获”。 杨宝庆对来询问的解放军军官说:“我真不知道飞机上有这些东西。” 经过调查,证实他确实不知情。 后来,这些银元被收缴后,用于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据统计,这些银元在当时能买到上海 10 万石大米,对稳定解放初期的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宝庆伤愈后,调到齐齐哈尔空军航校任教官,编写的教材培养了众多优秀飞行员。1949年,开国大典时,他驾驶那架运输机飞过天安门广场。随后,家人从香港辗转回大陆,一家在哈尔滨团聚。 杨宝庆的故事,只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起义人员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从 1946 年刘善本驾机起义到 1949 年底,一共有 128 架飞机、4000 多名空军人员选择了光明。 这些起义的人用行动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一个政权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再坚固的堡垒也会从内部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