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恒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作为共和党大选后推动的重点法案,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并将联邦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市场普遍认为,该法案对美国传统资本是利好,但对硅谷科技资本是利空。
科技股下挫,特斯拉大跌
当天是美股下半年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走势分化。受益于法案对传统经济板块的提振,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91%,标普500指数小幅下跌0.1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82%,科技板块遭遇集中抛售。
特斯拉股价盘中一度下跌逾7%,最终收跌5.34%。马斯克对该法案公开表达不满,称其对电动车政策立场倒退。川普则回应自己长期反对“电动车强制令”,并称马斯克过去从政府补贴中获益巨大。
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当日整体下跌1.18%。英伟达、Meta跌幅超过2%,微软下跌逾1%,Alphabet微跌;苹果与亚马逊逆势小涨。同时,美系老牌车企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分别大涨5.73%和4.61%。
亚太股市开盘后跌多涨少。其中,A股和日韩以及印度股市均收跌。上证指数微跌0.09%,其中钢铁煤炭上涨,汽车板块下跌。港股则小幅上扬,汽车板块微涨。
次日,美股走势呈现微妙变化: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双双刷新收盘纪录,特斯拉股价则上涨近5%,说明多空双方在激烈角逐。
数据上,特斯拉周三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销量创历史新低,仅售出384122辆汽车,同比下降13.5%,较去年同期减少近6万辆,为公司最大的季度跌幅。
新能源补贴“断供”
此次参议院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对川普2017年任内实施的企业与个人减税措施予以延长,并提出免征小费和加班工资的所得税,削减医保与营养补助等社会福利支出。法案还拟将联邦债务上限提升5万亿美元,高于众议院版本提出的水平。
同时,法案取消拜登政府时期的新能源补贴,从今年9月30日起,电动车将不再享受税收抵免,特斯拉或成为最大输家。
法案遭到多位民主党议员强烈反对。在辩论中,迈克尔·贝内特批评这项政策“让最富有的人受益,却抛弃了工薪阶层和中产家庭”。桑德斯称之为“送给亿万富豪的礼物”。克里斯·墨菲称:“如果你们通过削减食品券和医保来摧毁民众生活,那就别再往富人兜里塞钱。”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文,称支持法案的议员应感到羞愧,并威胁要成立一个名为“美国党”的新政党。他批评当前两党制度是假对立,实则一体,呼吁选民寻求“真正的替代”。
面对马斯克的言论,川普则公开嘲讽马斯克是“拿政府补贴最多的人”,称“如果没有这些补贴,他早就关门回南非了”。
法案取消新能源补贴的决定,特别是针对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的废除,直接冲击了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动力。
这一政策调整表面上仅针对特斯拉等个别企业,实则是资源分配的转向——川普政府将政策红利重新倾斜于传统能源巨头和军工集团。与此同时,长期依赖产业扶持的绿色经济和私人航天产业等科技领域,则失去了政策支持。
更深层次来看,该法案反映了美国内部科技新贵与传统工业资本之间的博弈。川普对马斯克的公开贬损,以及后者对两党制政治生态的尖锐批判,暴露了硅谷科技精英与传统政治建制派之间难以弥合的价值分歧。
美元避险信心动摇
在赤字扩大的预期下,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升温。
美元指数在7月1日凌晨跌破96.50,为2022年2月以来最低。美元兑欧元汇率也接近2021年9月以来低点。汇率市场的反应,代表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债务路径的疑虑。今年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已经累计下跌约10%,这是1973年以来最差的上半年表现。
杜克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娜·西斯拉克表示,财政赤字扩大、美元贬值、联储领导更替的不确定性,加上川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削弱了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
全球资本市场虽然因为这项法案重新洗牌,但债务上限提高好歹给股市打了剂强心针。而中概股对此却不怎么感冒,毕竟美国和中国现在是各玩各的。
周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0.2%,而周三则进一步收高0.94%。周二蔚来和小鹏上涨逾2%、理想汽车下跌1%。周三小鹏微涨0.60%,而理想汽车和蔚来分别下跌了2.57%和0.85%。整体来看,中概股仍处于震荡阶段。
法案最终靠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才得以通过,说明共和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三名共和党参议员投下反对票,表明党内在关键议题上的分歧也在扩大。同时,马斯克喊出要另起炉灶、组建“美国党”,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民众对现有两党格局的不满。最新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美国人对两党制感到失望。
虽然参议院版本已过关,但由于与众议院早前通过的版本差异较大,该法案仍需返回众议院重新表决,才能最终提交给总统签署。川普呼吁国会在7月4日前完成法案通过过程。
整体来说,这项法案有利于传统行业,但换来的代价是更高的财政赤字、更弱的社会保障,以及对新兴制造业的不确定打击。
在汽车行业中,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连续两天的股价上涨,说明或将成为受益一方,但美系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上可能会继续放慢脚步。除特斯拉外,其他美系新势力车企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形势将非常严峻。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可能会重新考虑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战略和时间表。
转自:汽车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