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三个纵队吃不掉一个杂牌师,刘邓怒批陈士榘,毛主席无奈请出粟裕

1947年的七月,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华东野战军进行了分兵作战,这便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月分兵”,七月分兵的

1947年的七月,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华东野战军进行了分兵作战,这便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月分兵”,七月分兵的主要目的在于打乱国民党部署,同时策应在1947年6月末挺进鲁西南的中原野战军,在鲁西南战役结束之后,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再次回到当年红军的重要根据地。

大别山地区,可以说是国民党的核心腹地,但是当年工农起义的时候,大别山区涌现出了许多革命英杰,我党的军队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指战员都是来自于大别山区。

所以大别山区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我军发展的根据地,当中原野战军目标指向大别山的时候,国民党方面立即感到了惶恐,为了阻挠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蒋介石将集中于山东,正准备将华东野战军一网打尽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抽调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分兵拦截中原野战军。

从战略目的上来说,中原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及华东野战军七月分兵,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策略。

因为中原野战军剑指大别山,所以国民党需要分兵,这才减轻了华东野战军的压力,而为了缓解中原野战军的压力,华东野战军在战斗力以及战斗态势释放之后,也开始了战术变化,不再集中兵力打类似于孟良崮的战役,而是开始进行双线作战。

只不过在1947年的八月,也是华东野战军在分兵的一个多月之后,当时指挥着五个纵队的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以及华东野战军的政治部主任唐亮,他们在司令部收到了来自于三个上级的批评。

要知道,陈唐兵团已经是高于纵队级别了,即便如此,竟然还被三重上级批评,可见问题严重之深。

而这三重上级,分别是中央军委,刘邓两位首长,以及陈毅和粟裕两位首长。

在这里需要提及一下,在1947年的时候,华东野战军曾经被划到了刘邓两位首长节制序列中,因为在七月分兵之前,粟裕与中央军委毛主席有着不同看法,在这个节骨眼上,毛主席为了更快的实现分兵以及两大野战军的联动作战,所以让华东野战军在进行作战的时候,汇报给中央军委之前,需要先汇报给中原野战军。

因此,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当时也属于是陈毅和粟裕的上级,虽然刘邓首长几乎没有干涉过粟裕指挥的战斗,可粟裕向上汇报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汇报给华东局和中原局,然后由中原局统一汇报给中央军委。

这就有了陈唐兵团的“三重上级”。

三重上级批评,最先来自于刘邓首长。

首先,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刘邓首长,他们都知道让华东野战军分兵作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利于粟裕的战术发挥的,如果粟裕能够一直将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集中起来,就能够继续创造类似于孟良崮这样的奇迹战役。

而明知道会削减华东野战军整体的战斗力,还坚持要分兵,根本原因就在于,为了全局的战略,华东野战军必须做出这样的改变,不能够完全依靠粟裕来打仗。

所以,在七月分兵之后,由陈毅和粟裕做计划,决定由陈士榘和唐亮率领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纵队第八纵队以及第10纵队率先前往鲁西南辅助中原野战军,同时,陈唐兵团归维刘邓首长指挥。

不难看出,陈唐兵团就是刘邓挺进大别山的重要助力,当时的刘邓挺进大别山处境非常艰难,为了保证速度,必须每天在路上都丢掉大量辎重,过去积累下的火炮以及重装备,都要在路上舍弃,如此一来,中原野战军的整体战斗力不断下滑,所以,陈唐兵团必须要做好掩护角色。

除此之外,粟裕还命令叶飞的第一纵队还有陶勇的第四纵队南下鲁南地区吸引国军主要火力,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减轻中原野战军的负担,后来第一纵队以及第四纵队与陈唐兵团会师,所以也就统一由陈士榘指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陈士榘手中掌握了华东野战军超过一半的主力,尤其是陶勇和宋时轮的两个纵队。

如果是在粟裕的手中,靠着这五个纵队的实力,又能创造出一场奇迹胜利了,而这也是让刘邓首长愤怒所在的地方,在1947年的八月,刘邓首长对陈唐兵团的批评电报是这么写的:

“你们拿部队累了、炮弹不够、伤员没地方安置当理由,在这战略上特别紧张的时候,采用绕圈子来避战的做法,已经把王敬久、吴绍周放着让他们南下了,现在又要放邱清泉南下,这是完全错的”。

根据刘邓的批评电报,就能发现他们对陈唐兵团指责的问题所在,那就是陈唐兵团手中掌握有五个纵队的兵力,但是原先定好的“既定牵制目标”却几乎没有一个达成,比如王敬久和吴绍周,他们都非常顺利地绕过陈唐兵团的防线南下,这就导致了中原野战军面临巨大压力,而最致命的就是邱清泉南下。

邱清泉的第五军,是杜聿明的老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利用大量的装甲冲锋战术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此时再让他们一马平川南下,中原野战军面临的危机可想而知。

也是在刘邓首长进行了批评之后,中央军委以及陈毅,粟裕也同样发出了批评电报。

其实,陈唐兵团也并不是像刘邓首长所说的那样“保存实力”,而是处境真的艰难。

开始了外线作战之后,叶飞和陶勇两大主力首先在鲁南的滕县受挫。

在攻打滕县的过程中,两个纵队的兵力并不足以快速解决战斗,反而引来了国民党七个整编师的包围,在后来的突围之中,两支纵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才能突围成功,这就导致了两大纵队的实力削弱得严重。

而宋时轮的第10纵队也在梁山被邱清泉“摆了一道”,邱清泉假装离开梁山,然后留出漏洞让宋10轮歼灭掉吴化文的整编师,宋时轮也果然抓住时机发动进攻,却未曾想邱清泉利用部队的高机动性杀了一个回马枪,导致十纵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宋时轮只能冒险渡河,强渡黄河又折损了一千多人。

所以陈士榘当时手中尚且完整的只有第三以及第八纵队,而在批评电报到来之后,陈唐兵团也想打好一场仗“将功赎罪”,于是在1947年的八月末,陈士榘看准了“落单”的国民党整编57师,因此投入了三个纵队进行包围歼灭战,这便是冉堌集战役。

可是这场战役打得并不好。

因为主力部队此前所遭受的损失没有被补上来,不管是人员还是枪支弹药都没有到位,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就出现了久攻不下的情况,更致命的是,陈士榘把三大纵队的主力调出去打援,所以冉堌集打成了添油战术,在8月30日的时候,陈士榘下令撤退。

此次战役失利,让中央军委非常心急,于是乎,毛主席给粟裕发电报,大概意思就是让粟裕想想办法收拾残局。

而在九月初的时候,陈毅和粟裕根据中央军委的建议渡过黄河,这也是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组建的背景,粟裕下令五大纵队回来汇合,由陈毅给各部队做思想工作,安抚了所有指战员的情绪之后,粟裕则依然决定打“整编五十七师”。

1947年9月5日,敌整编第57师一路追到新兴集以北地区的时候,收到了徐州那边来的命令。

徐州的国民党情报方面,在曹县发现了华野三纵的踪迹,于是命令这个师赶紧返回。

这个情报可是非常吓人的,五十七师的师长段霖茂也没有不当一回事,立即根据情报返回。

可问题是,这个师长段霖茂想省事,就冒险决定从沙土集走,抄近路回曹县。这么个小小的战机,就让粟裕敏锐地给发现了。

粟裕非常果断地调集部队在沙土集给整编五十七师来一场歼灭战,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陈毅和粟裕还在给各纵队指战员开会,粟裕忽然的决定就让会议结束,然后全员进入战斗状态,这种高效率的战斗姿态以及内部对于作战的团结一致,就是粟裕能够取胜的关键。

也是在粟裕的亲自指挥下,这一次的整编五十七师再也没有抵挡住把一兵一卒都用到极致上的华东野战军,仅仅是通过五个小时的总攻,就彻底歼灭了整编五十七师,这就是沙土集战役的大捷,也是华东野战军在七月分兵之后的“翻身仗”。

这场战役,对于华东野战军的发展来说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也象征着粟裕在华东野战军中指挥地位的彻底稳固,自沙土集战役之后,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场上再无败绩,一直到彻底把国民党赶出华东大地,光荣的完成了华东的解放事业。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评论列表

卫星
卫星 31
2025-03-02 15:00
首先,陈粟华东野战军从未划到过刘邓节制序列,7月分兵之前,两军平等的,为了利于两军配合作战,华野中野作战需先互相通报,而不是华野要先向中野汇报! 其二,七月分兵之后,策应刘邓南下大别山,以三、八、十纵组成陈唐兵团,挺进鲁西南,配属刘邓指挥,一四六纵挺进鲁南作战,陈粟率二、七、九纵、特纵等部队在内线作战,由于战局变化,七月二次分兵,军委令二七九纵组成内线兵团(山东兵团),以许谭二人率领进行内线作战,粟裕率特纵与一四六纵叶飞会合组成西兵团,陈毅以华野司令部随西兵团行动。由可陈唐兵团配属刘邓指挥,但还属华东序列,作战不好,自然刘邓,陈粟,华东军区提出三重批评,这很正常,但华东野战军一直由军委指挥,而不属于刘邓。

卫星 回复 星光灏然 03-24 15:18
′不,华东野战军属华东序列,华野西兵团进入中原作线,是为了填补中野南下大别山后留下的实力空虚,后勤补给由中原负责,指挥权仍属军委,中原局中原军区对华野西兵团并无指挥权,但在中原作战,华野行动除报军委批准外也要通知中原局和军区,中原军区没有任何节制指挥的电文,没有权限。

星光灏然 回复 03-24 15:00
中原军区,可以节制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的!

DDTEMCD999
DDTEMCD999 25
2024-12-30 10:27
粟裕是军神

北风飘雪 回复 03-15 21:31
你说这话心不虚吗?你倒是说说国军中谁比粟裕强?粟裕是那个乱世最璀璨的将星!

逝去的武林 回复 04-10 20:08
是郭汝瑰,三个字错两个,你这天才。郭汝瑰能在战场上控制整编57师的行军路线和时间吗?老蒋都做不到,不要说郭汝瑰,战场信息瞬间万变,临时做出的决定,主官上一秒都未必知道,郭能控制一个几万人的整编师,又把他们送去绝地,好像这个整编师的师长啥都不用干,就是机械的听从万里之外的一个作战厅指挥一样,这么无能?你好歹能查下国民党的指挥结构和系统吧

东方红
东方红 9
2025-03-26 20:14
七月分兵是伟人对粟大将用兵还不太放心下的无奈之举,豫东战役以后对粟大将彻底放心,甚至给予临机决断,不用事事请示,
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 8
2024-12-26 10:04
乱说

用户14xxx22 回复 12-30 20:46
什么乱说,你去看一下当年的战报再发表意见吧!

绯夜日月流辉
绯夜日月流辉 6
2025-01-12 21:52
整57师扛住过解放军一次总攻,像这样的部队就要补充到3万左右,担任整11师这样精锐部队的侧翼掩护
潇洒客
潇洒客 1
2025-04-25 23:09
达到赚~~~就可以了?不要解释历史,看了一下,编得太差了,有些方面后人不要乱猜胡写,对先人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