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福州萨镇冰墓地:破败寒酸,毫不起眼,墓道碑上的字令人肃然起敬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国光社区梅亭村火峰山南麓的山坡处有一座名人墓地,这块墓地现如今虽破败寒酸,毫不起眼,但每年来此祭奠之人都络绎不绝,那么这座名人墓地里长眠之人到底是何人呢?

我们如果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这位名人墓地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近代海军活化石”的中国近代海军将领萨镇冰。

萨镇冰墓地

萨镇冰出生在福建省侯官县一个没落的官宦世家,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其父萨怡臣以教书为业,维系一家人的生计。

幼年时期的萨镇冰聪慧,活泼,颇有慧根,因而被父亲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为了培养儿子成才,其父萨怡臣不仅亲自教授萨镇冰读书,学习,还在萨镇冰岁数稍长之际,将其送到当地的名儒王崧辰那里去学习,使得萨镇冰的学识得到了不断精进,成为学识过人的小才子。

1869年,10岁的萨镇冰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他并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走仕途之路,而是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成为了轮船驾驶班的一名学员,作为父亲的萨怡臣则尊重和支持他的选择,就这样,萨镇冰开启了他作为福州船政学堂学员的生涯。

萨镇冰进入到福州船政学堂后,勤奋,刻苦,努力学习,成为了轮船驾驶班的优秀学员代表,1872,萨镇冰从船政学堂学成毕业,被安排到了清军的“扬武”练船上实习。

后续,实习期满的萨镇冰进入到了清军水师的“海东云”船担任二副,跟随清廷大臣沈葆桢巡防台湾岛,参与到了大大小小围剿海盗的战事之中。

1875年,已经16岁的萨镇冰重返福建船政学堂,并作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深造,萨镇冰与其他的福建船政留学生来到了英国,进入到了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这段出国留学的经历,不仅让萨镇冰开拓了眼界,也让他意识到了中国海军和船舱领域与欧洲列强之间有着极大的差距。

1880年,21岁的萨镇冰学成归国,出任“澄庆”兵船大副一职,后续,萨镇冰做事勤恳,认真,并且履历功绩,这就使得他不断获得升迁和提拔的机会,先后被提拔为“威远”舰管带,清廷水师副将等职务。

1895年,中日威海卫之战打响,当时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派台,备战日军舰艇的到来,由于岛上的环境较为恶劣,再加上萨镇冰日夜操劳防务,这就使得萨镇冰给病倒了,而远在老家的妻子陈氏在获悉这个消息后,十分心疼丈夫,便孤身一人准备登舰来到日岛看望萨镇冰。

而养病中的萨镇冰获知这个消息后,则是当即命下属不要让自己的妻子陈氏登船来看他,并让下属给其带去话,告诉她现在是非常时期,怎能够登舰前来,命他速速回去,不许再来。

就这样,萨镇冰将妻子陈氏“赶”了出去,然后继续带领下属守卫日岛,不久,日军开始对日岛发起攻势,面对日军的强势来袭,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令日军始终无法攻占日岛。

但是,萨镇冰虽然表现的极为英勇,但他却无法左右整个中日甲午战争,最终,甲午战争以清军失败告终,原本,在这场战争中表现极为英勇的萨镇冰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嘉奖,反而是被清政府革遣返乡。

革遣返乡后的萨镇冰示意的回到了福州,以在当地的官绅家庭当塾师为业,当时的清廷重臣,两江总督张之洞在了解到了萨镇冰的遭遇后,也是十分感慨,便将萨镇冰重新启用,将其任命为吴淞炮台总台官,并为其操练“自强军”。

1899年,在北洋海军副将叶祖珪等清廷海军将领的再三推荐之下,萨镇冰得以重返清军海军的序列,担任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号管带等职。

萨镇冰重返清廷海军的序列后,开始大力发展清廷海军,他在烟台设立海军练营,训练海兵,为聘请中外教习,培养海军人才,使得北洋海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也正是由于,萨镇冰在发展清廷海军上,亲力亲为,任劳任怨,这就使得他备受清廷统治者的赏识和信赖,在1911年时,被提拔成为海军副都统,掌握清政府海军的实权。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萨镇冰奉清廷之令,率麾下舰艇开赴汉口准备镇压革命军,但是这个时候的萨镇冰已经意识到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已是千疮百孔,无法挽救,便选择弃职离去,回到了福州老家。

民国政府成立后,民国政府邀请萨镇冰重新出山,萨镇冰本想继续为新建海军作出贡献,但是不久之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大搞倒行逆施之举,这就让萨镇冰十分气愤,选择愤然离开。

1916年,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死去,黎元洪则继任为总统,不久后,萨镇冰受邀出山,担任海军总长等职务,这一时期的萨镇冰本想继续大力发展海军事业,但却因为各个军阀势力的混战,导致这个计划和想法最终被迫搁浅。

萨镇冰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但他却并没有赴任,而是留在福州老家,从事慈善社会救济事业,在这个时期,萨镇冰做了许多好人好事,令他备受福州当地民众的称赞。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萨镇冰带着家里人,募捐物资运往抗日前线,还亲自前往四川,云南等地鼓励和宣传军民抗日杀敌。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集团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而当时身处福州老家的萨镇冰对此十分愤慨,因此面对蒋介石多次派人请他出山,担任职务的要求,他都是拒之不理,与此同时,萨镇冰则是发文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军解放福州和整个福建省时,作出了个人不少有益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萨镇冰先后出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宜以及中国海军的发展建设上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自己的余热,作出了个人的必要贡献。

晚年时期的萨镇冰和亲人们

1952年4月10日,94岁高龄的萨镇冰病逝于福州,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萨镇冰病重弥留之际,他还挂念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事宜,令人动容。

萨镇冰病逝后,福建人民政府为其举行公祭,将其安葬在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国光社区梅亭村火峰山南麓的山坡处。

现如今这块墓地保存完好,墓道碑上的字令人肃然起敬,每年都有许多人来到这块墓地来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