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淮海战役打完以后,全军进行了大整编,中原野战军就变成了第二野战军,手下管着3个兵团,一共有9个军。原先2纵的头儿陈再道,被调去当河南军区的司令了,这意味着他得离开野战部队。他一开始心里有点转不过弯来,觉得不太乐意。刘邓两位领导就跟他说了,河南军区的工作那可是相当重要。
陈再道告别了长久以来指挥的部队,杜义德接过了他的指挥棒。刘邓为啥会让一个搞政工的干部来当10军的军长呢?
杜义德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他刚参加红军那会儿,当过班长、排长,还有连长,后来转去做政治工作,干上了团政委、师政委的位子。
抗战一开始,杜义德就去抗大进修了,之后还跟着抗大的一分校跑到敌后去继续搞教育。到了1939年,他就被调去129师随营学校,当了个副校长。说起来,129师以前就是红四方面军,那可是他的老东家。能回到老部队,他心里别提多美了,还能见到好多老伙计呢。
在随行的军校里头,刘师长因为得带队打仗,就把教书育人的担子全扛自己身上了。他得保证学员们能学到真本事,还得让他们的课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后来邓政委来学校看看情况,对刘师长所做的一切那是赞不绝口。
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打到了第四个年头,因为战场局势有了新变动,他被调往前线,在冀南军区担任4旅的副头头。那时候,冀南军区的司令员是陈再道,政委则是宋任穷。
一到冀南军区,他就立马参与了百团大战等一系列的战斗。那时候4旅还同时负责2分区的事务,所以他也就成了2分区的副司令员。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又被调去做了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政委,还兼着地委书记的职务。他一个人就揽下了军政大权,在冀南军区的6个分区里,就他一个能做到这样,足以证明他的本事有多强。
抗战打完后,晋冀鲁豫军区就成立了。冀南军区的主力部队呢,就组成了冀南纵队,这时候陈再道从延安回来,就当上了司令员。原来的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他被调到晋冀鲁豫军区继续当副司令员。冀南军区的司令员位置就空了出来,杜义德就接了这个位子。
杜义德在冀南军区忙活了有大半年,后来被调去6纵当政委,接着干他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和王近山一起搭档,6纵进步神速,特别是在定陶战役里,他们挑了大梁,表现突出,赢得了刘邓领导的连连好评。
1947年春天,刘邓大军的主力打算在豫北开打一场大战。可巧的是,纵队司令员王近山腿部负了伤,只能暂时离开队伍去养伤。这样一来,纵队的军政大事就全落在了杜义德的肩上。杜义德指挥6纵队,向汤阴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可是6纵队自成立以来,头一回打城市攻坚战。在其他兄弟部队的帮忙下,他们不光把敌人的增援部队给打退了,还活捉了守城的敌军头头孙殿英。
后来,刘邓大军带着队伍去了鲁西南打仗,干掉了敌军五六万人,其中第六纵队那可是立了大功。
1947年夏天8月份,刘邓大军一口气冲进了大别山,中原局和野战军司令部也跟着6纵一块儿走。6纵这次走的是中间那条路,他们既要打前锋对付敌人,又要守在后头断尾,这任务可不是一般的重。他们得保证司令部那些人的安全,这可给杜义德指挥上带来了大考验。
部队走了二十多天,好不容易到了大别山。野司一直跟着6纵,6纵的任务特别多,老是被调来调去,忙个不停。6纵本来就已经累得不行,还得给主力部队帮忙。杜义德这人,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指挥能力都特别强。
1948年夏天的时候,王近山回到队伍里头,杜义德才算是松了口气。
1949年,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陈再道就没再留在改编后的第二纵队,而是转到了后方去工作。上面领导选杜义德来当司令员,不光是因为他指挥打仗有一套,更重要的是,他对第二纵队这支队伍特别了解。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冀南地区有支部队逐渐壮大起来,杜义德在冀南待了五六年,对这支队伍,尤其是里面的老战友,都非常了解。让他来接替陈再道的位置,那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10军在杜义德的带领下,参与了渡江大战,他们一路冲锋陷阵,最终打到了四川。
小编,杜义德什么时候担任过陈再道的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