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3 年,94 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了个请求:想去台湾见蒋介石。毛主席得知后直

1963 年,94 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了个请求:想去台湾见蒋介石。毛主席得知后直接指示:“好好安排,按礼数送她去台湾。” 这年深冬,上海龙华机场,蒋妙月攥着褪色蓝布包裹站在舷梯旁。工作人员提醒登机时,她望向远方:“阿爹,我这就去见介石了……” 这位既是蒋介石族姑、又是舅母的老人,1908 年曾卖水田供他赴日留学。谁也没料,她会成为新中国首位经中央特批赴台的特殊客人。 要讲清两人的情谊,得从蒋介石幼年困境说起,蒋妙月的帮助是蒋家老宅的 “救命灯火”。 1895 年,蒋介石父亲蒋肇聪去世,9 岁的蒋介石和母亲王采玉成了孤儿寡母,在蒋氏家族中受排挤,靠典当度日。 寒冬里,蒋介石的舅舅孙琴风带着妻子蒋妙月上门,蒋妙月把米糕塞给蒋介石:“姐姐放心,有我们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介石。” 从此,蒋妙月夫妇照管蒋介石。逢年过节,她总带自制腊肉来,见蒋介石狼吞虎咽,就偷偷抹泪:“这孩子瘦得见骨头了。” 1908 年春,蒋介石说想去日本学军事。蒋妙月没多问,连夜步行三十里到县城,当了陪嫁银镯子和祖传玉佩,凑了 150 块大洋交给蒋介石。蒋介石 “扑通” 跪地:“阿娘,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 蒋妙月对蒋介石的帮助,不止于幼年时的照料,在蒋介石遭遇生命危险时,她更是不顾自身安危,上演了一场 “龙潭虎穴” 中的生死营救。 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蒋介石因参与刺杀郑汝成被袁世凯通缉。7 月雨夜,浑身是血的他敲开蒋妙月家门。 蒋妙月拉他进屋盖好血迹,让他躲进柴房夹层,自己坐在门口纳鞋底。宪兵踹门搜查时,她打翻油灯借浓烟喊:“老总行行好,我家老头子快不行了……” 宪兵骂着走后,蒋妙月掏出油纸包:“这是我卖金钗换的钱,你赶紧去日本躲躲。” 蒋介石接过钱,才发现她为凑钱扯断指甲,手指还在渗血。 经历过生死考验,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可 1949 年局势变动,让他们隔海相望,这之后的十四年里,海峡两岸的骨肉牵挂从未断过。 1949 年 5 月,解放军将解放奉化,蒋介石离开前劝蒋妙月:“阿娘,跟我去台湾,我给您找最好的医生。” 蒋妙月摇头:“我这老骨头,就留在这儿守你阿爹的坟。” 此后十四年,她住祖宅旁小屋,每年清明祭扫蒋介石母亲。1963 年,蒋介石前秘书汪日章回乡,见她靠破铜炉取暖,墙上还挂着蒋介石戎装照,忍不住落泪。蒋妙月说:“我就想问问他在台湾过得好不好。” 汪日章当晚写信向周恩来汇报,信最终送到毛主席案头。 汪日章的信让毛主席了解心愿,面对紧张台海局势,他做了充满智慧的决定。 夜里,毛主席翻完蒋妙月档案说:“这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尽管国民党常骚扰大陆,他仍决定:“礼送蒋妙月赴台,让全世界看共产党讲人情。” 1963 年 12 月 25 日,蒋妙月在医护陪同下到香港启德机场。台湾方面得知时,蒋介石正在主持军事会议,他猛地站起碰翻茶杯:“快!派我的专机去接!” 双方推动下,1963 年 12 月 27 日清晨,台北松山机场上演世纪重逢。 当天,蒋介石和宋美龄、蒋经国早早等在停机坪。见蒋妙月出现在舷梯上,他快步上前:“阿娘,您可算来了!” 蒋妙月摸他的脸:“介石,你瘦了……” 在场的人都红了眼。 此后蒋介石每周探望,还亲手用明代茶具给她泡茶。一次蒋妙月问起后院橘子树,蒋介石眼眶湿润:“每年您都给我留最大的。” 1967年,蒋妙月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安详离世。临终前,她把随身的蓝布包裹交给蒋介石:“这里面是你当年留学的船票,还有你阿娘的一缕头发。” 蒋介石打开包裹,泛黄的船票上 “大阪商船会社” 的字样仍清晰。他把船票贴在胸口,泪如雨下。 按蒋妙月遗愿,她的骨灰葬在台北阳明山,与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衣冠冢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