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7年,两个衣衫褴褛的红军,来到了援西军司令部门前,抓住门环,大声喊道:“我

1937年,两个衣衫褴褛的红军,来到了援西军司令部门前,抓住门环,大声喊道:“我们要见刘司令员!”谁知,话刚落音,两人就双双栽倒在青石板上。 刘伯承听闻消息赶来,掀起布帘,看到地上躺着两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左边那个,胸前的破军装上沾着草屑;右边那个,手掌上满是血泡,指缝里还嵌着祁连山的泥土。 警卫员扶起他们时,刘伯承瞧见两人怀里露出半截油纸包。油纸包里的泛黄信笺上,盖着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的朱红大印。 这封信,承载着西路军两万将士的生死重托。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两万一千八百名将士西渡黄河,目的是打通国际通道。 但很快,马家军骑兵就把这支孤军围困在河西走廊。古浪一战,红九军折损过半。 高台城头,董振堂军长身中数弹,仍死守城门,最终与三千将士一同牺牲。 石窝山会议决定分散突围,徐向前元帅后来回忆,那夜的月光特别冷。 肖永银是警卫排长,陈明义是作战参谋,他们在这绝境中临危受命,负责护送陈昌浩、徐向前两位首长突围。 护送首长到祁连山脚时,他们遭遇了惊险一幕。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十多个手持马刀的土匪,突然从石崖后杀出。 肖永银大喝一声 “拼了”,带着战士们用枪托、石头与敌人展开肉搏。 等最后一个土匪被打倒,陈明义发现肖永银的左臂已血肉模糊。 徐向前元帅看着肖永银渗血的绷带,说:“这样不行,目标太大,必须分散行动。” 在石窝山深处的岩洞里,陈昌浩郑重地把密封的信件交给两人,说:“这是西路军血的教训,务必亲手交给党中央。” 陈明义记得,徐向前元帅拍他们肩膀时,掌心的老茧擦过他的手背,还叮嘱道:“绕道腾格里沙漠,那里马家军的眼线少。” 这趟旅程的艰难远超想象。祁连山里的昼夜温差达三十度,白天他们躲在岩缝里,用草根蘸着雪水充饥。 夜晚摸黑赶路时,陈明义的棉鞋早已磨穿,双脚在冰碴子上踩出一串串血印。 走出祁连山后,又迎来腾格里沙漠的漫天黄沙。肖永银的喉咙早已冒烟,陈明义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突然指着远处喊道:“看!驼队!” 那是一支由回族商人组成的驼队。为首的老人掀开毡帽,露出额头上的伤疤,说:“前年红军路过时,我儿子就是被马家军砍了头。” 老人让伙计们解开羊皮水囊,又塞给两人半袋炒青稞,还说:“顺着长城走,那里有红军的接应点。” 肖永银要留下苏维埃纸币,老人摆摆手说:“留着给咱穷人买枪打鬼子。” 四个月后,在镇原县城,刘伯承颤抖着拆开信件。泛黄的纸页上墨迹未干,上面写着:“西路军自渡河以来,经大小战斗八十余次,歼敌二万五千余人…… 然弹尽粮绝,恳请中央速派援军……” 信末陈昌浩的签名旁,晕染着血渍,那是他在石窝山会议上被弹片划伤手指后留下的。 刘伯承声音哽咽,喊道:“把军医叫来!” 接着亲自把两人扶进窑洞。 军医剪开他们的衣服时,在场的警卫员无不落泪。肖永银的后背布满鞭痕,陈明义的肋骨处还有未愈合的枪伤。 刘伯承郑重地把那封浸透着西路军将士心血的信件,放进公文包。这个公文包曾装过泸定桥的作战图,此刻又承载起两万西路军将士的生死存亡。 休养期间,肖永银常坐在窑洞门口擦拭驳壳枪。 一天傍晚,刘伯承散步到这里,看着他缠着纱布的手问:“后悔吗?” 肖永银立刻站起身,大声说:“司令员,我们西路军没有孬种!” 刘伯承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看这窑洞的土墙,风吹雨打不倒,因为里面掺着糯米浆。我们红军就要做这样的墙。” 三个月后,肖永银和陈明义穿上了崭新的灰布军装,刘伯承亲自为他们佩上驳壳枪。 在镇原县的誓师大会上,刘伯承指着远处的六盘山说:“同志们,我们脱下的是红军帽,但脱不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心!” 台下,肖永银摸着胸前的伤疤,仿佛又听见祁连山上的寒风呼啸。 1955 年的授衔仪式上,肖永银和陈明义都被授予少将军衔。听到命令宣读完毕,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