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5年,南京出土了一座罕见的父女合葬墓,当专家们对这个墓地进行考察时,意外发

1965年,南京出土了一座罕见的父女合葬墓,当专家们对这个墓地进行考察时,意外发现在女儿的棺材里竟然还有200颗丹药,专家对此评价:“枉为人父……” 琅琊王氏在东晋时期是顶尖豪门,地位堪比皇室,族人多为高官,影响力遍及朝野。王彬,字世儒,官至尚书右仆射,是王导、王敦的堂弟,家住南京象山,宅子气派,门庭若市。他痴迷炼丹,尤其钟爱五石散,觉得这玩意能让人长生不老,常跟名士们聊丹术,家里炼丹炉从早烧到晚。 王丹虎是王彬的长女,生在东晋初年,聪明伶俐,模样俊俏,性子温柔,深得父亲宠爱。她住在深宅大院,生活无忧,平时弹弹琴、写写诗,日子过得像画里的人儿。可奇怪的是,这么一个条件顶好的姑娘,愣是没嫁人,58岁去世,跟父亲合葬在象山。史书上没提她终身未嫁的原因,但墓里那些药丸子,似乎藏着答案。 王氏家族当时风头正盛,提亲的人本该把门槛踩烂,可王丹虎偏偏独身到老。东晋贵族圈子风气开放,女子婚事不至于被逼得太紧,但她没嫁,八成跟身体或名声有关。墓志铭显示她活到58岁,在那个年代算长寿,说明生活条件好,但也暗示她可能有些隐疾。结合棺中五石散来看,她很可能受父亲影响,长期吃这毒药,身体被毁,婚姻大事也泡了汤。王彬对丹药的痴迷,直接把女儿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1965年,南京象山搞土地平整,挖机一铲下去,意外刨出一座古墓。考古队一看,墓碑上写着“王兴之”,旁边还提了“葬于先考墓之左”。顺着线索往右挖,果然又找到一座墓,墓志铭写的是“王彬之长女 王丹虎”。王丹虎的棺椁里,除了金钗、珍珠这些贵族标配,最扎眼的是一陶罐,装着200多颗红褐色药丸。化验结果一出,专家全愣了:这不是什么补药,是五石散,成分有朱砂、雄黄、磁石,个个带毒。朱砂是硫化汞,吃多了伤肝肾;雄黄含砷,过量能要命;磁石吃下去扰乱身体机能。这药在东晋贵族圈里火得不行,都觉得吃了能延年益寿,精神百倍,殊不知是慢性毒药。 五石散在东晋不是啥稀罕玩意儿,王羲之、王献之这些王氏族人都好这一口。吃了这药,短期内人会觉得浑身有劲,脸色红润,可时间一长,副作用就来了:皮肤长疮、脾气暴躁、精神失常,严重的还会不孕不育。 王丹虎一个闺阁女子,哪会自己跑去弄这种药?十有八九是王彬给的。他整天在家炼丹,琢磨长生不老的方子,估计觉得女儿也该吃点“仙丹”,强身健体,顺便沾点仙气。结果呢?王丹虎可能吃着吃着就上瘾了,身体一天天被掏空。史书上没明说她具体得了啥病,但吃五石散的人,皮肤烂了、身子虚了、怀不上娃的比比皆是。她一个大家闺秀,模样或身体出了问题,哪个世家还敢娶?终身未嫁,八成是这药害的。 更让人寒心的是,她死后,棺里还放了200多颗五石散。家里人知道她离不了这药,特意给她备了“陪葬干粮”。这得是多糊涂的爹,才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被毒药害了一辈子,还往坟里塞这害人玩意儿?考古队的老专家气得直摇头,说王彬这爹当得太失败。女儿吃药吃到58岁无子无婿,他不光没拦着,还变本加厉供药,简直是把迷信当真理,拿女儿的命开玩笑。 象山王氏墓群的发掘没停过,到2022年,已经挖出十来座墓,王丹虎的墓因为这200颗药丸子成了焦点。2019年,南京博物院办了个《象山王氏家族墓出土文物特展》,把五石散药丸摆在玻璃柜里展览,旁边还放了金银首饰、陶器啥的。那些药丸看着跟现代的六味地黄丸差不多,红褐色,小圆球,谁能想到是古代的“毒品”?2021年,考古队用X光扫描仪又研究了一遍,确认药丸里除了朱砂、雄黄,还有草木灰,工艺精细,说明东晋炼丹技术真不简单。可惜,这技术没用在正道上。 2022年,《扬子晚报》发了篇《千年丹药的现代揭秘》,讲了五石散的成分和危害,提醒大家这东西有多毒。江苏卫视的《江苏文物档案》也拍了专题片,把王丹虎墓的发掘过程掰开揉碎讲了一遍,说这墓是东晋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国家文物局把象山王氏墓群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墓里出土的东西成了研究东晋贵族生活的宝贝资料。现在那些药丸子还躺在南京博物院的恒温箱里,标签写着“东晋 五石散”,看着不起眼,却是个活生生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