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史料,第一野战军在1949年整编后下辖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共6个军: 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 上将) 第1军(原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 军长:贺炳炎(开国上将) 部队渊源:由八路军358旅主力发展而来,参与延安保卫战、解放青海等战役。 第2军(原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 军长:郭鹏(开国中将) 部队渊源:以八路军359旅为核心组建,以“南泥湾垦荒”著称,后进军新疆。 第7军(原华北军区第7纵队) 军长:彭绍辉(开国上将) 部队渊源:原属华北军区,1949年6月调归一野,参与解放西北战役。 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 大将) 第3军(原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 军长:黄新廷(开国中将) 部队渊源:以晋绥野战军358旅为主力,参与兰州战役,歼灭马家军主力。 第4军(原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 军长:张达志(开国中将) 部队渊源: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发展而来,负责解放宁夏、甘肃等地。 第6军(原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 军长:罗元发(开国中将) 部队渊源:以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为核心,参与扶眉战役、解放西安。 补充说明 兵团与军级关系:一野两大兵团各辖3个军,其中第一兵团侧重西进新疆,第二兵团主攻陕甘宁战场。 将领军衔背景:一野军长中仅贺炳炎、彭绍辉为上将,其余为中将。这与部队历史贡献及1955年授衔标准相关(如许光达因装甲兵建设需要授大将)。 部队整编沿革:上述6个军均由早期陕甘宁边区及晋绥根据地部队发展而来,历经红军、八路军至解放军建制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