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4年初春,华国锋在中央一次小型会议上突然拍桌子发火,指着当年举报贺龙"叛国

1974年初春,华国锋在中央一次小型会议上突然拍桌子发火,指着当年举报贺龙"叛国通敌"的李仲公怒斥:"他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政敌,纯粹是个造谣的老骗子!"说着就要严惩此人,周恩来却放下茶杯平静地说:"算了吧,他也活不了几天了。"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主要信源:(光明网——贺龙冤案调查始末;人民网——贺龙)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因病离开了人世,这个消息一传到北京,大家都感到了深深的悲痛。

多年来,贺龙被冤枉为叛徒,大家后来才明白他是清白的。

这事儿的起因还得从李仲公身上说起,是他诬告了贺龙,让他背上了罪名。

李仲公这个人,出生在贵州一个读书的家庭里,年轻时有几分才华,还和李大钊一起办过报纸。

可惜他没把才华用在正道上,总想着攀高枝、发财致富,跟军阀地主们混在一起。

1923年他加入国民党后,很快被何应钦看重,后来又当了蒋介石的秘书。

蒋介石喜欢能写文章的人,李仲公帮忙写了《北伐宣言》这些重要文件,所以挺受重用。

1927年,国民党背叛了和共产党的合作,开始屠杀共产党人。

而贺龙选择了共产党这边,这让蒋介石很担心。

他知道贺龙打仗厉害,怕对自己不利。

蒋介石想劝贺龙投降,第一个被派去当说客的就是李仲公。

李仲公自以为嘴巴厉害,兴冲冲地跑到贺龙的军营,隔三差五请贺龙吃饭喝酒,使劲儿吹嘘国民党的好处。

贺龙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对付了几天后,直接把他抓起来交给了唐生智。

要不是唐生智顾忌蒋介石,李仲公差点丢了命。

从那以后,李仲公就恨上了贺龙,一直惦记着报仇,但几十年来都没机会。

1949年国民党失败,李仲公也得找出路,他人品差但运气好,没被大动干戈处理。

建国后,政府没怎么管他,他却自以为是,跑去跟周总理要官当。

周总理哭笑不得,婉拒了好几次,他还是死缠烂打。

一天,贺龙碰巧来谈事情,和李仲公撞上了。

周总理警惕起来,安排两人对质,李仲公当场慌了神,灰溜溜地逃走。

后来政府让他当了国务院参事室的参事,可李仲公不满意,全怪到贺龙头上,认为是贺龙在背后害他。

李仲公等着报仇的机会,到了1960年代,局势变动,不少人喊着要揭发贺龙。

贺龙平时做事光明磊落,没什么把柄,但架不住有人造谣生事。

李仲公觉得时机到了,赶紧跑去报告中央,说贺龙给蒋介石写过投降信,还编得像真的似的,说亲眼看到的。

这一下引来调查组,李仲公虽然身体差了,但发疯似的污蔑贺龙,说贺龙让他转交两封信,后来被老婆烧掉了。

调查组那些人本就对贺龙不利,听了更来劲,三番五次催李仲公拿出信来证明。

可贺龙压根没写这东西,李仲公上哪找呢?

他想出法子,自己会模仿笔迹,看过贺龙的信,于是拿出旧信纸,捏造了两封投降信,冒充证据交上去。

专案组拿到信后争论不休,有人说贺龙元帅干不出这种事儿,但有人信了,最后康生拍板说信证明贺龙是叛徒。

批判贺龙的风潮掀开了,过去的功劳全被抹杀,说他是潜伏的土匪,还有人喊他是骗子。

事情变得乌烟瘴气,贺龙处境危险,家人也跟着遭殃。

周总理担心贺龙安全,安排他们躲到西山象鼻子沟驻地。

但1967年专案组又找到贺龙一家,把他看管起来,条件艰苦得很。

贺龙身体本就不强,这下更差了。

周总理多次帮忙换地方,可冤案已定,他一个人没法保住贺龙。

1969年,专案组强迫病重的贺龙搬走,他奄奄一息,送医院没照顾好,没过多久就含冤离世。

消息封锁着,周总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周总理心里一直惦记这事,初期阻力大,有人拿出材料硬说贺龙危险,调查不顺。

周总理憋着一股气,想到关键就是那两封信,只要能证明是假的,一切就清楚了。

他下令专案组重新查信件,派华国锋盯紧,详细检查纸张、笔迹和墨水。

花了好长时间,专家鉴定发现信件不是20年代的,墨水是40年代的东西,贺龙不可能在1929年用后来的墨水写信。

调查组拿着证据找到李仲公,李仲公吓得抖着身子,交代了自己伪造的真相。

1975年6月9日,中央为贺龙举行骨灰安放仪式,本来计划800人参加,消息传开后,各地老兵纷纷请求,最后加到1500人。

周总理抱病到场,满堂人看着他苍白头发和虚弱样子都哭了。

他坚持念完悼词,回顾贺龙的一生,还对着遗像鞠了七个躬。

骨灰安放在八宝山,英雄的名声终究得以恢复。

历史就是这样的,是非曲直总有一天会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