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朱元璋

1382年,明朝刚立,状元欧阳伦娶了朱元璋的小女儿安庆公主。新婚夜,本该是甜蜜时

1382年,明朝刚立,状元欧阳伦娶了朱元璋的小女儿安庆公主。新婚夜,本该是甜蜜时

1382年,明朝刚立,状元欧阳伦娶了朱元璋的小女儿安庆公主。新婚夜,本该是甜蜜时刻,两人正缠绵时,安庆公主突然坐起,坚决地说:“以后别碰我的头发!红烛的火苗猛地跳了跳,把欧阳伦脸上的错愕映得清清楚楚。他手还悬在半空,...

洪武二年(1369年)猛将常遇春在军中暴病而亡,时年40岁。朱元璋得知消息后,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大明初建,常遇春来不及享受生活,就驾鹤西去,很可怜。朱元璋想起14年前常遇春投靠自己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勇冠三军的常遇春甘愿为自己当开路先锋,效犬马之劳。十多年来,遇山开道,遇河架桥...
1365年,朱元璋攻克武昌,赏赐常遇春、廖永忠。朱文正有战功而没有封赏,气得放任

1365年,朱元璋攻克武昌,赏赐常遇春、廖永忠。朱文正有战功而没有封赏,气得放任

1365年,朱元璋攻克武昌,赏赐常遇春、廖永忠。朱文正有战功而没有封赏,气得放任麾下部将抢掠。朱元璋怒火冲天,遣使责骂。没过多久,朱元璋将朱文正囚禁于桐城,离奇的是,朱文正下狱没多久,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朱元璋出身...
同样一袋面一块饼的投资,遇到朱元璋,你是马皇后,大明的无冕之王,老朱一辈子的白月

同样一袋面一块饼的投资,遇到朱元璋,你是马皇后,大明的无冕之王,老朱一辈子的白月

同样一袋面一块饼的投资,遇到朱元璋,你是马皇后,大明的无冕之王,老朱一辈子的白月光,老朱这辈子屠刀的刀鞘。有马皇后在,老朱就是个一代贤明的君王。她离去,史书记载老朱那是"恸哭。但如果遇到李隆基,你就是王皇后。王...

1369年,71岁的朱升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十分不舍,提出要给他封爵,朱升谢绝了

朱元璋十分不舍,提出要给他封爵,朱升谢绝了。朱元璋又说:“既然你不接受爵位,那就让你儿子来辅佐朕吧。朱升听后,长跪不起。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安徽徽州山沟里有个读书人叫朱升。这人打小就聪明,六岁能背《千字文》,九岁...
幸亏周芷若,没嫁给张无忌!张无忌虽然是明教教主,可是朱元璋却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幸亏周芷若,没嫁给张无忌!张无忌虽然是明教教主,可是朱元璋却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张无忌虽然是明教教主,可是朱元璋却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会对昔日的领导“教主”手下留情?张无忌和赵敏,连同两人的孩子,只能一辈子躲在冰火岛,一旦回了中原,朱元璋恐怕睡都睡不好!明教推翻大元,作为教主的张无忌,当不...
朱元璋南京称帝后,改金陵为应天府,气坏了苏州王张士诚。张士诚起三十万大兵,进攻大

朱元璋南京称帝后,改金陵为应天府,气坏了苏州王张士诚。张士诚起三十万大兵,进攻大

朱元璋南京称帝后,改金陵为应天府,气坏了苏州王张士诚。张士诚起三十万大兵,进攻大明。朱元璋御驾亲征,但被困牛膛屿。护国王胡大海临危受命,要闯营搬取救兵。面对三十万大军,胡大海硬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连闯三道连营。气...
1362年,徐达拜见朱元璋,在应天府的后花园中,偶遇一个天姿国色、庄重矜持,颇有

1362年,徐达拜见朱元璋,在应天府的后花园中,偶遇一个天姿国色、庄重矜持,颇有

1362年,徐达拜见朱元璋,在应天府的后花园中,偶遇一个天姿国色、庄重矜持,颇有大家风范的妙龄女子。两人四目相对,彼此心灵感觉到强烈的震撼!这姑娘可不简单,她是朱元璋手下大将谢再兴的二女儿,名叫谢闻莺,那天她是应...
大明皇帝当中,朱元璋是开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打9分感觉低了点,10分几乎都可以,

大明皇帝当中,朱元璋是开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打9分感觉低了点,10分几乎都可以,

大明皇帝当中,朱元璋是开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打9分感觉低了点,10分几乎都可以,几乎是做到了完美,真的是改变了中原大地的处境。而且还是北伐成功第一人,这局面也算是历史第一次,难度很大。大明战神朱祁,镇得分1.5分,...
1661年,顺治皇帝刚咽气,才20岁的贞妃就被逼着殉葬,当太监拿着白绫过来时,她

1661年,顺治皇帝刚咽气,才20岁的贞妃就被逼着殉葬,当太监拿着白绫过来时,她

1661年,顺治皇帝刚咽气,才20岁的贞妃就被逼着殉葬,当太监拿着白绫过来时,她却突然提出要喝一碗红豆粥才肯赴死,一碗粥下肚后,贞妃摸着滚圆的肚子哭喊道“姐,都是你害了我呀!”她姐姐,就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顺治皇帝爱到骨子里的女人。咱们得把时钟拨回到董鄂妃进宫那会儿。她妹妹,也就是后来的贞妃,几乎是跟她前后脚进的宫。同样是青春貌美,同样是董鄂家的女儿,两人的命,从踏进紫禁城那刻起,就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董鄂妃,那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么说吧,她是当时后宫里的“顶流”。她爹在江南待过,所以她身上有股子江南女子的温婉灵秀,会读书,能写字,情商智商双双在线。顺治帝一见,魂儿都没了。进宫一个月封“贤妃”,再过一个月,火箭式提拔成“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不敢惹董鄂妃,那这股邪火往哪儿撒?可不就全撒在董鄂妃那个同样姓董鄂,却没啥存在感的妹妹——贞妃身上了嘛。所以,贞妃自打进宫,就活在姐姐的光环和阴影里。一方面,她是“皇贵妃的妹妹”,没人敢真把她怎么样;另一方面,她也成了后宫女人们嫉妒和怨气的垃圾桶。那些对董鄂妃的不满,明里暗里,都转嫁到了她身上。她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死死抱住姐姐这棵大树。后来,董鄂妃生了皇四子,顺治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又一次大赦天下,公开说“这是朕的第一个儿子”,那架势,就差直接宣布这孩子是太子了。那段时间,是贞妃在宫里最扬眉吐气的日子。谁都觉得,董鄂家要出下一代皇帝了,她这个未来的“太后姨母”,分量自然不一样。可惜,好景不长。这孩子没多久就夭折了。孩子的死,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董鄂妃伤心过度,身体一下子就垮了。偏偏这时候,孝庄太后病了,皇后不去伺候,反倒是刚丧子、身子虚弱的董鄂妃拖着病体去尽孝。后来,顺治又闹着要为她废后,董鄂妃又吓得长跪不起,求皇帝收回成命。这么一折腾,真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董鄂妃名为代行皇后之权,实则是干着皇后的活,操着皇后的心,却没有皇后的名分,里里外外,心力交瘁。贞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肯定劝过姐姐,别那么实在,多为自己身体着想。可董鄂妃是什么人?她善良,也或许是身不由己,她得用行动回报皇帝的爱,也得为家族挣得体面。1660年,年仅21岁的董鄂妃,香消玉殒。姐姐死了,最伤心的是顺治,但处境最难的,是贞妃。靠山,倒了。她成了后宫里最尴尬的存在,一个活着的、属于董鄂妃的“附属品”。顺治皇帝在爱妃死后,万念俱灰,整个人都垮了,没过几个月,也染上天花,跟着去了。皇帝驾崩的丧钟敲响时,贞妃知道,自己的丧钟也响了。殉葬这玩意儿,是个特别残忍的旧俗。明朝朱元璋就搞过,后来明英宗给废了。可到了清初,这股歪风又刮了回来。努尔哈赤死时,大妃阿巴亥就殉葬了。按着关外的规矩,大人物死了,得有妾室跟着走。因为她是董鄂妃的妹妹。孝庄太后本来就不喜欢董鄂妃,觉得是这个女人把儿子迷得五迷三道,连江山都不顾了。现在儿子也跟着去了,这笔账,总要有人算。董鄂妃已经死了,那她妹妹,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让她殉葬,既能全了顺治帝“与爱妃生死相随”的痴情名声,又能安抚宫中其他人的怨气,更能敲打董鄂氏一族,简直一举三得。所以,贞妃的殉葬,说是“自愿”,其实是“被自愿”。她没得选。她不“自愿”,整个董鄂家族可能都要跟着遭殃。她用自己的命,给姐姐和皇帝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买了单,也为家族换取了最后的安宁。1661年正月,养心殿的哭声还未散尽,几个面无表情的太监就捧着白绫,冲进了贞妃的寝宫。“主儿,您该上路了!”声音尖细,不带一丝温度。那一刻,20岁的贞妃,人生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她进宫,没享过一天真正的福,没得到过皇帝的一丝垂青,却要为那份不属于她的爱情去死。“姐,都是你害了我呀!”这一声“害”,不是怨,是痛。是啊,如果姐姐不是那么美,那么好,没有得到皇帝那份独一无二、足以致命的宠爱,自己又怎么会进宫?又怎么会被卷进这潭浑水?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姐姐的荣华富贵,最终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不是死于某个人的命令,而是死于那个时代,死于她无法挣脱的身份。康熙即位后,感念她的“贞烈”,追封她为“贞妃”,并下令善待其家人。她用死,换来了一个名分和家族的平安。她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后一位殉葬的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