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2日中午,肯尼迪遇刺。子弹击中肯尼迪的头部,他的右边颅骨被炸开,脑浆和血溅了一车。就在众人惊愕之时,他的妻子杰奎琳像母豹般迅速爬到车尾,将肯尼迪一块飞出去的头盖骨碎片捡了回来! 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历史中的血腥画面,也展现了杰奎琳这个女人的非同一般! 杰奎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绝世美人。 但她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正是这种淬炼于书香中的智慧,让她拥有独特的眼光和坚定的意志,先后征服了美国最有权势的男人和富可敌国的希腊船王。 1951年,21岁的杰奎琳在友人的聚会上,结识了33岁的肯尼迪。 她一眼就看出来,这个男人是一支潜力股。 然而,因为优秀,所以耀眼,肯尼迪身边围绕着不少莺莺燕燕。 为了从众女人中脱颖而出,杰奎琳使用了一套精妙的“猎心战术”。 首先,杰奎琳没有像其他女性那样主动迎合肯尼迪,而是故意视而不见,态度冷淡; 她远远地坐在那里,冷静而自持,对肯尼迪的在场并不热心呼应。 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果然点燃了肯尼迪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他瞬间有了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宿命感! 其次,杰奎琳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无声地宣告自己与肯尼迪的势均力敌: 肯尼迪被杰奎琳吸引之后,便邀请她做自己的私人秘书。 杰奎琳在工作中全力以赴—— 她独自完成高难度的资料编辑,翻译肯尼迪需要的各种外国书籍,为他的客人准备午餐,与他共赴政治宴会,总之,无论肯尼迪走到哪里,她都拎包跟上。 然而,当肯尼迪私下发出约会邀请,她却永远以“还有文件要处理”婉拒。 与此同时,杰奎琳还故意跟一些优质男交往,让肯尼迪产生危机感。 如此,无意于结婚的肯尼迪,为了抓住优秀且紧俏的杰奎琳,不得不向她求婚了。 最后,杰奎琳非常耐心,充分运用“延迟满足效应”。 当肯尼迪终于单膝跪地时,她没有马上答应,但也没有拒绝。 她优雅地收拾行李,若无其事地去欧洲旅游了。 一个月的时间,肯尼迪饱尝相思之苦。 他不断揣测杰奎琳的心意: “她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我是被抛弃了,是被冷落了吗?不确定。” 总而言之,杰奎琳越是若即若离,肯尼迪越是非她不可。 终于,他们结婚了。 结婚的那天晚上,杰奎琳在日记中写道: “我终于将参议院最有希望的男人掌握在自己手中。” 字迹沉稳得看不出丝毫颤抖。 婚后,肯尼迪当选总统,杰奎琳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第一夫人。 她凭借卓越的社交能力和智慧,为肯尼迪的政治生涯助力。 1963年那个血色星期五,当肯尼迪遭遇刺杀、脑袋崩裂的时候,杰奎琳想都没想就跷脚站起来伸手去够他的头盖骨! 她扑向车尾的本能反应,暴露了这个精于算计的女人最不设防的真心——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十年婚姻早已蜕变成生死相许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肯尼迪去世5年后,杰奎琳又结婚了! 她嫁给了富可敌国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一个大她23岁的老头。 消息传来,人们纷纷谴责杰奎琳。 然而,杰奎琳毫不在意,因为她知道: 爱对方与爱自己并不相悖。 婚后,杰奎琳心安理得地住进了奥纳西斯建造的别墅里,肆无忌惮挥霍这位亿万富翁的钱财。 她有着疯狂的购物欲,“10分钟内可能已进出了世界数家豪华商店,花了至少10万美元”。 虽然船王也利用杰奎琳的名声和地位,做成了很多生意,赚了更多的钱。 但他依然觉得,妻子太会花钱了! 有时候,忍无可忍的船王,会把账单摔在桌上说: “尽管我是富翁,但我难以理解这个女人为什么一下子要买200双鞋?除此之外,我还得给她买成打的手袋、裙子、睡衣、外套!” 更让船王无法接受的是,杰奎琳结婚仅4周,就飞回纽约陪自己的一双儿女去了。 这让船王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于是,他也飞到巴黎去见老情人卡勒斯了。 这段各有所图、彼此利用的婚姻,最终只维持了7年。 船王在去世前,填了一张离婚书。 他的遗产,杰奎琳没有得到分毫。 但杰奎琳也无所谓。 她能屈能伸,有钱的日子可以过,没钱的日子也照样怡然自得。 往后余生,杰奎琳成了一名编辑,成为自食其力的职业女性。 虽然每年只拿一万美元的年薪,但酷爱阅读的她,在出版事业中找到了满足,自得其乐。 她说: “读书让我明智,而明智让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