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7年,美女土匪黄八妹孤身求见杜月笙,请求他援助一批枪支弹药,她要打鬼子,杜

1937年,美女土匪黄八妹孤身求见杜月笙,请求他援助一批枪支弹药,她要打鬼子,杜月笙笑道:“八妹,我知道你很厉害,我给你枪!” 黄八妹这个名字,在1937年之前,和英雄两个字没有半点关系。她本名黄翠云,1906年出生在金山卫海边的贫苦人家,因为眉毛浓黑形似八字,得了八妹这个小名。 她的人生开局,拿到的是一手烂牌,给人当过童养媳,后来为了生计贩卖私盐,在刀口舔血的日子里,渐渐成了太湖水域一个颇有名气的女匪首。 1931年,她因被搜出两支短枪而入狱,《申报》上女匪首审讯记的报道,让她双枪黄八妹的名号第一次传遍上海滩。 那时的她是旧时代里一个挣扎求生的草莽女子,凭着一股狠劲和几分仗义,在黑白两道间游走。 但日本人来了。1937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三,日军第十军绕开淞沪战场的正面,在黄八妹的家乡金山卫偷袭登陆。 守备空虚的中国军队一触即溃,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持续数日的、被后世称为十月初三惨案的血腥屠杀。 那片曾经的海防重镇,一夜之间变成了人间炼狱,村庄被焚毁,河塘被尸体填满。黄八妹的儿子谢其昌与数百乡亲被日军围捕,在她拒绝投降后,日军便将全村人残忍杀害。 国仇与家恨,在一瞬间灌满了这个女人的胸膛。个人的恩怨、曾经的罪与罚,在民族存亡的血色背景下,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她放下了在奉贤南桥镇经营的茶馆,重新捡起了那两把让她成名的短枪,在故乡的芦苇荡里,拉起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抗日队伍。 这就是她深夜叩响杜公馆大门的原因。她太清楚自己的斤两,凭着手下几十号人和几杆老套筒,等同于以卵击石。 她需要武器,需要支持,而放眼整个上海,能一夜之间拿出这批硬通货的,只有杜月笙。 杜月笙的爽快,也并非只是江湖豪情。作为上海滩的实际掌控者,他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日军的刺刀已经抵近法租界的边缘,支持一切能在正面战场之外给日军制造麻烦的力量,就是为自己、为上海多争取一分喘息的空间。 黄八妹的队伍在淀山湖多打响一枪,日军投向上流社会的目光就会减少一分。这不只是爱国,也是一笔精明到骨子里的投资。 于是,一个曾经的女匪首,和一个最大的黑帮头子,在家国大义的旗帜下,完成了一次看似荒诞却又无比合理的结盟。 拿到枪的黄八妹,彻底释放了她骨子里的野性和战斗天赋。她把太湖水域当成了自己的战场,将游击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 她知道敌强我弱,从不硬拼,却总能咬下敌人最疼的一块肉。其中最精彩的一战,便是智擒日军驻乍浦守备队长米山。 这个米山暴虐好色,黄八妹便投其所好,派女部下用美人计将其诱至城外西瓜田,自己则男扮女装,扮作瓜农,趁其不备一举生擒。 这个平日作威作福的侵略者,沦为阶下囚后竟学猫叫狗叫以求活命,其丑态被黄八妹的队伍传遍乡里,极大打击了日军的威风。 她的队伍越打越勇,战功也越来越显赫,很快被国民党正规军收编。她的人生迎来了第二次转型,从一个民间的抗日领袖,变成了拥有正式番号的黄司令。 从江南挺进军特务大队长,到平湖县自卫大队长,再到杭州湾护航纵队司令。她的名字成了日伪军的噩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她率部从平湖北门入城接受日军投降,那一刻,是她人生最荣光的顶点。 解放战争中,她在1949年我军渡江南下时,率残部从海上逃往台湾。 抵达台湾后的岁月,对这位戎马一生的女性而言,或许是一种更漫长的煎熬。她曾被美国中情局的外围组织西方公司看中,希望利用她的声望组织游击队反攻,但计划最终流产。 她也曾放下枪杆,拿起针线,带领着同样从大陈岛撤退来的同乡妇女,成立技工合作社,靠刺绣手艺谋生。 那个曾经在枪林弹雨中指挥千军的黄司令,为了生计,奔走于宝岛的市集,推销着花花绿绿的枕套和拖鞋。晚年的她,还协助宋美龄开办华兴育幼院,成了一位照顾孤儿的院长。 1982年,黄八妹在台北病逝。她去世后一年,其生平被以《杀敌保乡的黄八妹》为题,写入台湾的小学教科书,与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并列。 而在海峡的这一边,大陆出版的《平湖县志》和上海金山卫的抗战遗址纪念园里,也同样铭刻着她的功绩。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金山卫保卫战失利后民众奋起抗敌,战火淬炼英雄,“双枪黄八妹”屡袭日军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