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抗美援朝,我们是不是上了苏联人的当?今天咱们用历史的眼光,往回看一分钟,把它彻

抗美援朝,我们是不是上了苏联人的当?今天咱们用历史的眼光,往回看一分钟,把它彻 底整明白了。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一开始,没人能料到美国会这么快、这么深地卷入。但事实是,美军很快在仁川登陆,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们东北的重要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军的炮口之下。   美军飞机多次轰炸扫射丹东等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造成我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时的形势,借用现在的网络热词,对我们而言是“极限施压”。   国家安全遭受直接、现实的重大威胁,这不是苏联人在旁边吆喝几声的事,是实实在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那么,苏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确实在朝鲜战争中扮演了极其复杂的角色。   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金日成统一半岛的计划。然而,美国大举介入致使战局突变时,斯大林起初顾虑颇多,甚至不愿公开支持中朝与美国直接对抗,唯恐引发更大规模战争。   根据后来陆续公开的苏俄档案,在最初决定是否出兵的问题上,斯大林其实是倾向于让中国和朝鲜自己想办法顶住,他更希望我们在东北边境拖住美军就好,甚至提出过让北朝鲜政权退入中国境内建立“流亡政府”这种方案。   我们为什么坚决出兵?这是问题的核心,绝不能用外部因素来稀释我们决策的内在逻辑。官方出版的党史、新中国史及相关军事历史文献均明确指出,决策的核心依据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安全利益,捍卫民族独立与尊严。   美军的步步紧逼已经让这种安全利益遭受了迫在眉睫的威胁。当时国内刚刚结束解放战争,百废待兴,困难是巨大的。   但中央决策层对这个代价有清醒认识。正如历史所载,领导人反复权衡,认为若不出兵,整个东北将被牵制,南面蒋介石集团可能趁势反攻,国内建设将永无宁日。   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份战略决断力,这份敢于在极端困难情况下与世界头号强国较量的勇气,是立足于国家利益最深刻、最坚定的判断。   你可以说这是应朝鲜政府请求,也可以说它发生在冷战格局下,但它的原动力,是新中国主权与尊严的底线不容触碰。 当然,苏联在后续战争中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援助和贷款,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减轻了巨大压力,这一点在官方历史叙述中也给予客观肯定。   但此本质上更趋近于一种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合作,属于一种交易与交换。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鲜血代价,换来了宝贵的支持和喘息空间。   这种援助是结果,是过程的一部分,却决不能倒果为因,把它说成是我们被怂恿出兵的“诱饵”或“圈套”。难道接受援助就等于“上当”?这种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半岛。它彻底打掉了列强近代以来加诸中国身上的“东亚病夫”的屈辱标签,向世界宣告:一个崭新的、有决心、有能力保卫自己利益的中国屹立起来了。   这一仗打出来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打出了国际地位,奠定了新中国作为独立自主大国的地位。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 2025-07-03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