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连锁零售药店纷纷交出成绩单。
2024年,大参林依旧稳坐国内连锁零售药店头把交椅,拿下最高营收264.97亿元;益丰大药房营收屈居第二,净利润却是最高的,达到14.97亿元。老百姓、国药一致营收分别位居第三、第四,一心堂排在最末,刚刚抵达1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益丰大药房仍旧营收、净利双增,其他四家净利润都出现明显的下滑。大参林、老百姓、国大药房、一心堂分别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1.58%、44.13%、388.33%和79.23%。
往年,第一季度大都是药店业绩最好的时候。但2025年的一季度不好过,益丰大药房、大参林略有起色,益丰维持营收、净利双升,大参林归母净利润则增加15.5%;但一心堂仍然处于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在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疲软、监管加强多重因素影响下,寒意还没有消散。
2024年,全国实体药店零售市场规模为6119亿元,同比下降了1.8%;全国零售药店闭店率达到5.7%,每个季度平均有9807家零售药店关门,尤其在第四季度,零售药店数量出现了负增长,关店数量达到季度最高,为14114家。
在营收百亿规模的连锁药店里,国大药房是第一个从“万店时代”抽身而退的,也是唯一一个亏损的。2024年,国大药房门店数量下降至9569家,即使去掉计提商誉的因素,国大药房也仍旧有5亿元的亏损。国大药房的规模收缩是很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在几家民营连锁药店成势之前,国大药房就是行业的标杆,如今却回撤得最快。
前几年的药店行业一味跑马圈地,乃至“三步一药店”,以此增加收入。在竞争和内卷中,全国的实体药店却陷入了销售额、客单价下滑的困境。
主要的原因是药店传统的经营思路在去年失效了。药店本质是消费品零售行业,以低毛利产品引流,高毛利产品创收。然而去年全国消费疲软,大健康产品需求不如以前高涨。去年全国实体药店零售市场整体都有所下降,仅药品的销售同比增长2.3%,但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分别下降了24.8%、19.5%和11.6%。
尤其是医保把监管的手伸到药店后,行业长期存在的经营问题被定向点爆,国家医保局约谈一心堂打响了严管的第一枪。
随后,药店比价系统、药品追溯码、集采药“零差率”进药店等一系列政策推进,让药品的价格、流通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倒逼着药店合规经营,也促使药店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从结果上看,四家民营连锁药店虽然门店数量仍在增加,但降低新店的开店速度,不再大幅扩张已成为药店们的基本共识。
连锁药店自己也不约而同地卷起了产品和服务:增设24小时药店,拓展O2O业务,借鉴互联网医疗押注慢病管理市场。老百姓披露,截至2024年底,公司慢病管理服务累计建档已达到1812万人。
也有不少药店人向日本药妆店、网红超市胖东来取经,向更多元的品类如滋补、保健、化妆品、日用品等发力。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益丰、大参林纷纷以中药滋补类为主,开发自有品牌。
开直播、建网站已经成为基本操作,现在的连锁药店行业越来越浸润出互联网的味道。不过,自有品牌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经营才会发挥效果。2024年,老百姓自有品牌自营门店销售额达到35.4亿元,占比仍旧较少。
未来药店的竞争,会是产品、营销、供应、服务全方位的,一场全面升维的淘汰赛已经鸣枪。
撰稿丨杨曦霞
编辑丨江芸贾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