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闻战线《晋西大众报》社驻在黄河西岸神木县杨家沟。这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山村,可以说是当时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中心
参加筹备劳模会劳模会筹备处设在盘塘。村子紧靠黄河西岸,河东岸是山西兴县峪口镇,这是相对的两个渡口,是当时晋西北通向延安的
回晋西北一九四二年冬天,部队进行"精兵简政"。战斗剧社机构过于庞大,当然也要进行"精简"
编入战斗剧社听过毛主席报告不到两个月,部队艺术学校第一期学员就结业了。我们正打算离开学校返回原部队的时候,正好接到了前方
部队艺术学校部队艺术学校,建制上属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领导,校长由政治部主任莫文华同志兼任,实际工作是由副校长王震之同志负
奔赴革命圣地我们总算都熬过了危险期。快过元旦的时候,收到了剧社同志们从延安寄来的几封慰问信。信中告我们说,有几位同志考入
一次遭遇战大约是在五月下旬,吕梁剧社到决死二纵队驻地来进行慰问演出,和我们同住在方山县津良庄。虽然互相都叫不来名字,但总
从晋西南转战到晋西北回到部队,首先是受到了旅政治部的热情欢迎。对我们一路上的表现大加赞扬,副官处很快就给发了棉衣,每人还
这年秋天,我随社长老唐去兑九峪出差,给剧社采购用品。我们两人轮流骑着剧社驮幕布、服装的一头骡子,走了两天半就到了目的地。
当兵学武第二战区随营学校当时驻扎在临汾。招生的人,本来打算领我们步行到灵石县两渡车站搭乘火车南下,可谁知走到那里,才知道
从初小到高小我们家搬到东大王村之后不久,我就开始在本村上学了。东大王村的学校设在村东南的关帝庙里。门口挂的牌子是"
东大王村地处汾阳县平川的东南方,村东和介休县境接壤,村南和孝义县界相连,全村约有二百来户人家。我舅父家姓王,是村里的一大
我出生时间是一九二二年农历五月二十三日,出生地点是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这是个将近二百户人家的村子,在县城西北方,离县城约
爱情与革命二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也不管影响的深浅,大概都要面临爱情与革命这两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父亲突然宣布要我去学英语。民国初年,除了考"洋学堂"之外,学英语﹣﹣当时称"英
进彩巷1920年春,我穿戴齐全﹣﹣穿上马褂,戴上圆盔缎帽,挟着书包,跟在父亲身后,走进我第四位老师姜先生的杏坛所在地进彩
除了逢年过节、迎神赛会以及看戏、读闲书,再除冬天看踢毽子、春天看放风筝以及大闸口看过船等等之外,两年间下午逃学的日数总有
除了过年过节、看迎神赛会和看戏(包括看鬼戏)之外,在我逃学时代,还有个消磨时间之法,那就是读"闲书"。&
世上是有天才的。据说人类有什么遗传基因,有的得自亲辈的遗传基因,儿子便成为天才,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或成为大作家。而天才
迎神除了逢年过年,只有每年清明或七月半的城隍会,是我的合法休假日。较之年节,我更喜欢赛会,因为它可以给我更大的欢乐。所谓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