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的打法变了,28国拉起包围圈,急先锋已出现,中国选择亮剑,从单挑到组团:特

特朗普的打法变了,28国拉起包围圈,急先锋已出现,中国选择亮剑,从单挑到组团:特朗普的算盘没变,只是更狡猾了。意识到再这么搞下去只会把自己拖进泥潭,他换了个策略:带队打群架。 割舍了俄罗斯的能源,和特朗普签了不平等的贸易协议,欧盟对自己的“第三刀”已经落了下来,这次他们选的目标是中国,28国设下包围圈,二十多项反倾销调查已经准备好;面对这波冲击,中方已经选择“亮剑”,看最后损失最大的会是谁。 刚结束的华盛顿 “印太经济框架” 部长级会议上,特朗普带着 27 个盟友的代表集体亮相,现场展示的 “供应链安全协议” 直接把矛头对准中国,这 28 国组成的包围圈,比四年前特朗普单方面对华加征关税时的阵仗大了整整一圈。 要知道前几年他搞 “单挑” 时,不仅没能遏制中国出口,反而让美国农民损失了上千亿农产品订单,国内通胀率一度飙升到 9%,这次拉上盟友组团,显然是想把压力分摊出去。 这 28 国的构成藏着精心算计,既有日本、韩国这样的亚太盟友,也有德国、加拿大等传统西方伙伴,甚至还拉上了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核心就是在半导体、新能源、矿产等关键领域构筑 “去中国化” 供应链。 而冲在最前面的急先锋,正是日本和荷兰,两国刚宣布升级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把先进光刻机、沉积设备等 23 种核心产品纳入限制清单,比美国去年的禁令范围还扩大了 40%。 日本经济产业省更是直接喊话本国企业,要求在 2026 年前把对华半导体材料供应占比从现在的 60% 降到 30% 以下。 特朗普的 “群架策略” 还带着明显的利益捆绑套路。他一边威胁不加入联盟的国家将失去美国市场准入,一边给盟友开出 “甜头”:对加拿大、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减免关税,承诺帮波兰、立陶宛扩大对美农产品出口,甚至松动对韩国的钢铁贸易限制。 但这种捆绑根本不牢固,欧盟内部已经出现分歧,法国公开表示 “不能为了迎合美国牺牲对华经贸利益”,德国企业更是集体上书政府,警告供应链脱钩将让德国汽车业损失 20 万个就业岗位。 面对这波围堵,中国的亮剑来得干脆利落。国务院总理李强刚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把反制措施细化到签证限制、财产冻结、交易禁令等具体环节,明确由外交、公安、金融监管等十余个部门分工执行,还建立了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落实。 这可不是空架子,之前协助美国搞芯片限制的三家荷兰企业,已经被纳入首批反制清单,其在华资产遭到冻结,相关高管签证也被限制。 经济领域的反制更具针对性。针对日本的半导体材料管制,中国海关加强了对日本汽车零部件的进口检验,仅 9 月就查出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12 批次,直接影响了丰田、本田的在华产能。 同时,中国扩大了对东南亚国家的稀土出口配额,越南、马来西亚等原本摇摆的国家,立刻放缓了加入美国供应链联盟的步伐 —— 毕竟中国的稀土加工产能占全球 90%,没人愿意跟自己的产业链过不去。 中国的底气还来自扎实的产业根基。美国想在高科技领域卡脖子,可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摆在那,仅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前 8 个月的出口量就增长了 55%,不仅价格有优势,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国内市场的韧性,政府刚出台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仅珠三角就有 3000 多家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国内市场,这让美国的关税讹诈失去了着力点。 这场博弈里最有意思的细节,是美国试图拉拢的印度,偷偷增加了对华铁矿石出口,今年 9 月的出口量比上月增长了 28%,毕竟印度每年从中国获得的电子设备进口额超过 400 亿美元,实在不敢真的跟中国硬刚。 而中国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更是把美国的贸易霸凌事实摆到了桌面上,让不少国家看清了特朗普 “群架策略” 的真面目。 特朗普以为拉上 28 国就能稳操胜券,却没算到联盟的松散性和中国的反制实力。从细化反制裁法律到精准打击急先锋,从巩固国内市场到分化对手联盟,中国的每一步应对都精准有力。 这场从 “单挑” 到 “群架” 的转变,本质上是单边霸权与多边秩序的碰撞,而中国的亮剑,不仅是捍卫自身利益,更是在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这恰恰是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当特朗普试图以旧式霸权逻辑重构全球贸易格局时,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多样性,正悄然改变这场博弈的走向。 信源:中国对墨西哥发起贸易调查,“警告其不得屈服美国压力”——2025-09-27 09:13·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