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26日报道:印度告知特朗普政府,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唯一方法是购买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 印度的这一表态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其能源进口结构的长期考量。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 90% 以上的原油依赖海外采购,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转根基。 7 月数据显示,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达 207 万桶,同比增长 12%,在其原油进口总量中占比 44%。这一比例较俄乌冲突前的 2% 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俄罗斯也因此取代沙特和伊拉克,成为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 这样的进口结构背后,是印度与俄罗斯深化能源合作的扎实步伐。俄油与印度信实工业集团已签署两国迄今最大原油供应协议,从 2025 年 1 月起,俄油每月将向信实工业交付 8 万吨至 10 万吨原油及 30 万吨燃料油,年交易额约 130 亿美元,协议有效期 10 年且可延长。 新协议供应量占俄油海运石油出口量的一半,主要投向信实工业位于古吉拉特邦的贾姆纳加尔炼油基地,该基地 124 万桶 / 日的产能所产产品,正出口至全球多个大洲。 印度对美国提出的替代方案,指向了同样具备资源潜力但受制裁限制的产油国。伊朗和委内瑞拉均为全球重要石油储备国,委内瑞拉 2025 年 1 月原油日产量已突破 100 万桶大关,达到 103.1 万桶。 但两国石油出口长期受美国制裁影响,美国 3 月已正式终结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制裁豁免,要求雪佛龙公司在 4 月前全部退出委内瑞拉石油业务,同时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措施,寻求将其石油出口削减至 “零”。 印度的提议,实则是对全球能源贸易多元平衡的现实呼应。随着印度对俄罗斯原油购买量激增,两国贸易总额在 2023 财年达到 660 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 5 倍,双方还计划到 2030 年将贸易额提升至 1000 亿美元。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已转向以卢布和卢比处理两国贸易,负责 70% 的俄罗斯对印出口结算,支付体系的自主化进一步巩固了能源合作基础。 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为这一博弈提供了背景。中东地缘局势紧张让印度加速能源来源多元化,而俄罗斯 “战略东转” 与印度的需求形成契合。 印度炼油商普遍表示,只要制裁不进一步收紧,对俄罗斯原油的需求就会持续增加。信实工业的声明也印证了这一逻辑,其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均建立在市场评估基础上,1 至 10 月该公司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已达 40.5 万桶。 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并非排他性选择,而是全球能源市场自主配置的结果。俄印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印度对能源供应多元化的追求,共同构成了其回应美国提议的现实基础。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治干预,已成为维护能源稳定供应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