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了巴结英日,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

为了巴结英日,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国"再续前缘"。 说起坦桑尼亚和中国的交情,那得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开国元勋朱利叶斯·尼雷尔时期,中国顶着压力援建的坦赞铁路,穿越东非高原的崇山峻岭,把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连了起来,不仅帮两国打破了西方的运输封锁,更成了中非友谊的象征,坦桑尼亚人至今还叫它 “自由之路”。 这份情谊延续到21世纪更是热络,2013年中国成了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小到日用品大到基建项目,两国合作的摊子越铺越大。 真正让双方合作升级的,是2013年敲定的巴加莫约港项目。这可不是普通的小码头,要建成东非最大的深水港,中国一出手就承诺投资100亿美元——要知道坦桑尼亚一年的 GDP 也就三百多亿美元,这笔钱能直接带动整个东非的贸易和就业。当时项目搞得热火朝天,中方团队已经进场勘探,周边的公路、仓库等配套设施也陆续动工,坦桑尼亚老百姓都盼着这个港口能让日子富起来。 可谁也没料到,2015 年坦桑尼亚新总统马古富力上台后,事情开始变味。这位新总统一上来就对中资项目挑三拣四,而英国和日本瞅准机会凑了上来。英国人说要帮着搞基建,日本人更直接,许诺给 “更优惠的贷款”,俩国家一唱一和,还在马古富力耳边吹阴风,说中国项目是 “债务陷阱”,会抢了坦桑尼亚的主权,破坏当地环境。这些话正好戳中了这位总统对西方的 “好感”,再加上英日画的大饼看着诱人,2019 年他干脆一拍桌子,直接叫停了巴加莫约港项目,把中国团队晾在了一边。 坦桑尼亚政府当时估计还偷着乐,觉得傍上了英日这两个 “大款”,可很快就发现自己被耍了。英国人承诺的 2.5 亿美元援助,实际到账的连 5000 万都不到,还规定必须花在聘请英国咨询公司上;日本人的 3 亿美元投资更离谱,迟迟不见踪影,好不容易有动静了,又提了一堆苛刻条件 —— 要坦桑尼亚拿主权担保,必须用日本的承包商和设备,还得给日本企业免税。 这下坦桑尼亚傻了眼,原本热火朝天的港口工地成了烂尾工程,周边配套全停了,5000 多个当地工人没了饭碗,数百家本地企业现金流断裂,经济增长率从之前的 7% 一路跌到 2%,物价涨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更糟的是,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直接把它的信用展望调成了 “负面”,其他国家也不敢轻易来投资了。 这时候坦桑尼亚才想起中国的好,可当初把话说得太绝,面子上实在挂不住。直到 2021 年新总统哈桑上台,才算看清了形势,再跟英日耗下去,国家经济就得垮了。这位新总统立马转舵,先是悄悄放行一些中小型中资项目,比如姆万扎卫星城的供水工程,又让投资部长公开表态:“中国还是我们最重要的伙伴”。2023 年 10 月,坦桑尼亚干脆派了高级别代表团去北京,想重新谈巴加莫约港的事,可中方的态度早就冷静了,明确要求他们先拿出 “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毕竟谁也不想再吃一次说翻脸就翻脸的亏。 其实这些年,中国也没完全放弃坦桑尼亚。就说维多利亚湖上的马古富力大桥吧,虽然前总统当初折腾了中资项目,但这座他生前力推的 “梦想之桥”,中方还是咬牙坚持建了下来。5 年时间里,中国工程师带着当地工人攻克了湖底淤泥和环保难题,用数字建造技术减少污染,还手把手教坦桑尼亚青年电工、焊工技术,光这个项目就创造了2000多个岗位,当地员工占了95%。现在大桥快通车了,以前过湖要坐40分钟轮渡,以后5分钟就到,货物运输成本能降15%,老百姓提起这事都竖大拇指。 回头看这事儿,坦桑尼亚算是交了笔昂贵的学费。英日给的那些空头支票,比起中国真金白银的投入差远了,可他们偏偏信了 “西方月亮更圆” 的鬼话。那个被暂停的百亿港口项目,不仅意味着失去了巨大的建设资金和升级港口基础设施的机会,更错过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机遇。几年时间白白浪费,国家发展的步伐可能因此慢了一拍。 说到底,国际合作从来不是靠巴结能成的。坦赞铁路的老交情摆在那儿,中国给非洲的从来都是实在的帮助,可再好的关系也经不住反复横跳。现在坦桑尼亚想 “再续前缘”,光靠嘴说是不够的,得拿出真真切切的诚意。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稳定的投资环境才是真正的 “投名状”。